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上海的开放把它变成了有名的"十里洋场",作为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批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王韬19世纪40年代末初次来到上海时就被发达的西方物质文明所吸引,并成为他后来进入上海墨海书馆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原因.虽然王韬承认西方文明有其自身的优点,虽然进入上海墨海书馆工作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虽然其收入之高令人羡慕,可王韬却把自己在上海和西方人合作的生活描写得苦不堪言.他再三表白他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希望能获得朋友们谅解.为西方人工作使得王韬受到传统社会的排斥,置身于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之中,成为生活在正统社会文化边缘的"边缘人".在墨海书馆工作的10年中,他一直抱有强烈的"华尊夷卑"的观念,总是为自己不得不为夷人工作感到非常耻辱,一直陷入对自己的"事夷"行为的深深地自责和挣扎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抗拒.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它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化解民事争议,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然而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该制度暴露出以下弊端:相关立法存在着疏漏与缺陷;“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调解原则有违法理逻辑;难以解决其本身存在的强制与自愿、适用法律的随意性和严格依法解决纠纷、权利保护与让步息讼的矛盾等。只有对症下药加以改革,才能使该制度进一步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现状简析及改革浅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法院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内涵及利弊的简要分析,提出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制度是极具东方特色的民事程序制度,契合了当今诉讼爆炸时代司法效率的要求,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现行人民调解制度在价值衡量、程序保障、经费来源、人员遴选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来自社会生活本身的产物,民事法益包含民事社会生活利益和民事法律应保护性两个要素。民事法益具有仅得民事法律消极或间接保护的天生弱性,使得民事法益游离于民事权利体系之外,难以得到民事法律的"眷顾"。加强民事法益的保护正是为了克服民事法益自身这一与生俱来的弱性。以民事法益之属性为切入点,探求民事法益保护之蹊径,正是民事法益属性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是社会活动和司法实践中最普遍的法律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根据目前我国有关民事、劳动法律法规,从主体、内容、客体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方式,行政调解制度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无论学界和立法部门,还是具体实施机关,对行政调解的性质和地位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立法不统一、地位不确定、范围混乱、主体不中立、效力缺失是制约行政调解发展关键因素。因此只有协调调解与法治的关系,确定行政调解的性质和理论基础,才能从主体、范围、程序、效力方面设计出更为合理更加有效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风俗习惯在民事调解中的适用体现了司法国情的特殊性、司法制度的文化内涵与和谐社会的法治要求,有其必要性。风俗习惯适用于民事调解存在体制保障的缺失、缺乏必要的调查和汇编、法官适用风俗习惯的意识有待加强等方面的困境。我国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善良风俗的认定标准、加强对民众利用善良风俗习惯的引导、整理善良风俗习惯和汇编风俗习惯司法适用案例、加强法官群体对风俗习惯学理的认识与学习等方面的措施,为风俗习惯在民事调解中的适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民事调解检察监督权,作为新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公权力,考虑到民事诉讼本身属于私权领域,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特点,这一监督制度在理解及适用上应该遵照从严解释的原则.无论从文义解释、立法解释还是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新修订的民诉法所规定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不包括违反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以及损害第三人利益这三种情形.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代表国有资产一方放弃国家利益;利用调解书规避行政处罚或者强制执行以及民事调解书内容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等三种形式.检察监督的方式包括抗诉、检察建议及移送立案侦查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民商事调解担保作为一种诉讼担保方式,通过法官的指引介入民商事案件的调解程序中,经当事人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由一方当事人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从而在实体和程序方面强化调解功能。民商事调解担保制度的适用,提高了民商事案件调解率,降低了调解案件执行申请率,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诉讼程序复杂、持续时间长的弊病,有效节约了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11.
张志让常被认为是一位政治人物,其"法学家"的身份不为学界所熟知。文章着力于考察张志让留学欧美学习法律和在国内的学术活动,梳理其法律思想,试图揭示张志让在中国现代法学的早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