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孩子早日成长,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符合社会的要求。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由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几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它们一下子成了畅销书。这几本书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俗物与天才》、《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卡尔·威特的教育》写的是19世纪初一个叫卡尔·威特的小孩。他小时候被他的父母和周围的人认为是弱智,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他14岁就进入大学读书,并最终成为博士和大学教授。《俗物与天才》写的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塞德兹博士的儿子小塞德兹。他在其父所采用的卡尔·威特式早…  相似文献   

2.
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天才与天赋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这本出自19世纪一个睿智乡村牧师之手的教育史上的奇书,用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卡尔·威特是德国一名牧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为了研究教育,笔者绝不会硬着头皮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这本书目前颇为流行。历时24天,记下1225条感悟和发现,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卡尔·威特扯了一个弥天大谎。老卡尔·威特是德国的一个牧师,他“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并且把孩子14岁以前的成长经历写成了“杂乱无章”的书,这就是老卡尔·威特在教育上的全部成就。这个“低智儿”就是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用句俗语,父子二人正是“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儿子的成就同时就是父亲的成就,两者都只因为同一个事实:儿子由弱智成为了…  相似文献   

4.
《小学青年教师》2008,(5):21-21
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天才与天赋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这本出自19世纪一个睿智乡村牧师之手的教育史上的奇书。用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卡尔·威特是德国一名牧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慧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小卡尔,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他于1818年写下《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一八一四年,德国的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孩子被授予哲学博士的学位。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聪明?他的父亲卡尔·威特总结了八条经验: 一、不浪费幼儿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要教他正规语言,不要把小猫说成“妙呜。”二、从小培养思维能力。吃西瓜,父亲问小威特,两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四个人吃每人吃多少。  相似文献   

6.
一八一四年,德国的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孩子被授予哲学博士的学位。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聪明?他的父亲卡尔·威特总结了八条经验. 一,不浪费幼儿智力。当幼儿  相似文献   

7.
卡尔·威特(以下称老卡尔),儿童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  相似文献   

8.
郑贺秀 《小学生》2005,(1):30-31
公元前二一八年,秦始皇带大队人马外出巡视,行进到博浪沙(河南原阳县),车队正在缓缓前进,突然飞来一个大铁椎,只听哗啦一声,秦始皇座车后面的副车被打得粉碎。秦始皇吓坏了,立刻下令,全国搜捕刺客,结果搜查了十天,也没抓到,只得算了。  相似文献   

9.
威特 《教育》2015,(2):8
出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一位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使用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讲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本书详细地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  相似文献   

10.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19世纪,这本将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著作却不被人认可和接受。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芒。重新审视其教育思想内涵,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及为人父母者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十九世纪,他把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该书却不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的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  相似文献   

12.
儿科专家认为,玩具对促进儿童的动作与智力发育有益,父母们也觉得一件新的玩具会给孩子带来欢乐。特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一孩化”的普及,父母在给孩子买玩具上的花费,一般都不会吝啬的。然而当人们出钱去买玩具的时候,是否会考虑,这件玩具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  相似文献   

13.
法学博士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博士教育的路径更加应该注重多样性。“博士”是对某一专业进行精深研究的人,现实对博士的理解存在悖论,在我国博士教育由于专业分工过于细化、学术视野狭窄、学术对话封闭,使博士的知识体系不健全、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整体缺乏创新,优秀的人才难以冒出,最终博士...  相似文献   

14.
陈峰 《宁夏教育》2011,(5):76-76
这是一个"教育神话",52岁的卡尔·威特生下了近乎痴呆的儿子,而这样的儿子却最终成为了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9岁考上大学,14岁成为哲学博士,16岁被聘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但丁研究领域的权威。这个神话的创造者,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卡尔·威特将儿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做法、感受、思考写进一本书里。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很多读者可能要带着猎奇和怀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因为"造星"时代神童的陨落已经让我们痛定思痛。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这是一本极其理性的书,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独门绝技,  相似文献   

15.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十九世纪,他把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该书却不被当时的人们认可和接受。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  相似文献   

16.
张成秀  刘敏 《早期教育》2001,(10):35-35
歌德8岁就能阅读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和希腊等多种字的书籍。10岁时已阅读了《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天方夜谭》等名。14岁写剧本。16岁入莱比锡大学。25岁时,他用四个星期的时间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相似文献   

17.
歌德8岁就能阅读法文、德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和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0岁时已阅读了《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天方夜谭》等名著。14岁写剧本。16岁入莱比锡大学。25岁时,他用四个星期的时间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花了60年时间写成了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18.
“教人要从小教起.”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贯主张.他说:“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他的这一观点在今天仍有一定科学道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人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强,是充分开发婴幼儿全脑功能的最佳时期。因此,早期教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能启迪和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早期教育热潮,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人至今还对早期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认为:孩子不到几岁就教这教那,有损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的还持“听其自然,消极等待”的观点。之所以产生误解,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不理解之缘故,为些,我就早期教育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