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喜欢” 对于中华文化的记忆,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所谓横向,也就是摆脱历史顺序,从逻辑上来感悟中华文化的光荣和缺憾。  相似文献   

2.
“叶落归根”这一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影响着早期美国华人对故乡故土的心态。同时早期华人在美国的悲惨境遇,客观上又促使了他们强化这一心理。但在“二战”后,这一传统观念已变得十分淡薄,这里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还有家庭结构因素等。今天美国华人已有胆略和勇气作为世界公民了。但他们要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还须冲破“唐人街”特殊的樊离,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因此必须具备一种新的意识──从政、参政意识。  相似文献   

3.
《母婴世界》2014,(9):30-40
九月,有两个重要的节日挨在一起——中秋节和教师节。两个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希望,本期的特企,能带你和你的孩子,回到从前,拾回那淳朴且珍贵的传统精华。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一、找准起点。教师要创造血命生活的情境,让新知探究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案例: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环的面积》时,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形纸片,让学生动手在圆内用同一个同心画一个半径是整厘米数的小圆(半径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内圆)。我让学生用剪刀把刚才画的小圆剪掉,然后观察剩下的部分,并指出剩下这部分形状的图形就叫作圆环。  相似文献   

5.
“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本位思想的延伸体家族是血缘群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族文化有其团体的局限性、狭隘性和传统社会的宗法性,与其他群体可能发生冲突。主流文化多年来对其持恶意态度,今天,重新审视“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分析它在增强民族国家凝聚力、建设社会伦理及其了解华人交往规范及家族企业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对现代化建设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怎样进行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童话以其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超人的神奇能力,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人格化的事物,曲折的情节,对孩子充满着诱惑。因此,在学生习作起步时,我们巧用童话,通过儿童"看童话、演童话、说童话、编童话"等系列活动,把他们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最终引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为进入高年级写好写人记事的  相似文献   

7.
邱爱萍 《考试周刊》2011,(92):151-152
为了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本文通过阐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冲击,引出课程整合实施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目标、有效途径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是我们发展出新的根基和安身立命的家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也是第二大国际通行语言.但目前我们汉语运用的情况,存在许多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大力整治.  相似文献   

9.
回想大学新生入学军训的日子,可谓是我的“磨难”月。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现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追求目标,也是教育领域不懈努力、乘风破浪的前进方向,但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人"的缺失,让历史课充斥着"无可奈何",趋向于"索然寡味",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且让历史教育失去理想与意义。而历史教育拥抱"人",能够架起一座"学生"与"知识"的连心桥,促成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也能够实现"历史"与"时事"的融汇,强化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鉴于此,"如何让历史教育拥抱‘人’"是一项意义非凡的研究课题,也是促成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牛是中华文化中有勤恳、诚实等美德的动物,人们常称老实勤恳的人为“老黄牛”,心甘情愿为人们服务也被称为“俯首甘为孺子牛”。可是这样一个忠厚老实的动物怎么进入了“吹牛”这个贬义词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学生会做题了,不等于真正理解了;被动地理解了,远远不如自己悟出来的深刻。数学教学,有时需要在快节奏中追求效率,有时也需要在慢镜头里寻求深刻。改变"赶务"的教学陋习,在教学关键处放慢脚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情体验,用心感悟,让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孕育成长。  相似文献   

13.
邓蕙 《天津教育》2012,(3):16-18
崇化中学是教育家严修先生创办的第二所中学,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崇化"二字取自《汉书.武帝记》:"崇乡党之化,以励贤才",大意是在乡党中推崇国学,通过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严先生先是创办了借鉴西方文化、推行教育改革的南开中学;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苟龙涛 《亚太教育》2020,(3):139-140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的发布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成了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新指向和轴心,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的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来实现,所以学校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展开设计,促使其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与“五”相关的词语概念的考证、解析,论证了“五”与中华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以蓝色多瑙河为象征的罗马尼亚,属于东欧国家。北部的马拉穆列什县地处边界,和乌克兰接壤,是罗马尼亚的"世外桃源"。这里风景如画(图1),民风纯朴,从未遭受外来侵略,因此,群山环抱的马拉穆列什低地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和建筑。长"眼睛"的房子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元13世纪,当时的统治者禁止老百姓用石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报仁安书》所强调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出《史记》主要创作动机,而"欲以究天人之际"的创作意图,尤其值得再加以深入探讨。通观《史记》创作的意旨:实际体现了他三种不同的职责使命与人生追求。"究天人之际",意欲承继家族传统,以沟通天地为本职,重视天地沟通,履行史官原始职责,承继巫史同源时期的神圣使命;"通古今之变"意欲承继史官的职责传统,尽心史职,"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成一家之言"意欲承继孔子私家著述的传统,立言以不朽,发愤而著书。三者实际上囊括了巫、史、士三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独特的家世、独特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司马迁成为身兼巫、史、士三代知识分子缩影的唯一幸运者。  相似文献   

19.
中古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文学”教育,“戒子”、“家戒”一类文章多有文学传统教育之内容。家族对文学“早慧”者多有关注,为之延誉并刻意培养,这种关注有的是舅家来实施的。家族对儿童文学才华的培养,其目的就是“成门户”,于是南北朝的“家学”、家族文学传统都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20.
湖湘化,是两宋以来形成于湖南地区的一种区域化。湖湘化虽然晚至两宋时期才形成,但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化自形成之日起,既具有中华化的一般性特征,又以自身所独具的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