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采一采让学生采一采,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地点,这是活动的准备阶段。由于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集前,对学生进行采集的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如何选择采集地点;采集工具的准备;怎样采集及采集的技巧;采集后岩石的处理;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采集岩石的实践活动。反思:这一环节一定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下面以《认识岩石》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理念的贯彻。  相似文献   

3.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下面以《认识岩石》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理念的贯彻。  相似文献   

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下面以《认识岩石》为例,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利用《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分析《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思政与科学精神培养的融合点,基于科学精神提出课程教育者先受教育、立足学生需求进行顶层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同步进行等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7.
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为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的良性、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身心准备、社会准备和生活准备在幼儿园的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及一日常规教育活动中已经具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目前,幼儿园比较欠缺的,是针对学习准备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培养小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只有亲历实验过程,学生才能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激趣引导,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指导要点》)明确提出了科学的幼儿园入学准备内容,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为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指明了方向。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和社会准备在幼儿园的健康、社会领域中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但幼儿学习准备的体系仍较不完善。学习准备是否全面不但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还关系到幼儿的终身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指导要点》为背景,对幼儿园的学习准备进行了调查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科学贯彻《指导要点》提供良好助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简介 北京市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先后组编了小学《信息技术》教材1~4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1~4册。第1、2册配有教学参考书和教学配套光盘;第3、4册在网上提供配套资源。 本套教材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及特点有深刻理解的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为核心力量编写而成的。 教材编写的目标:把教学理念和教研成果体现到教材中,以教材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领略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第八册《认识岩石》(一、二)两篇课文,属地质知识部分的内容,教学顺序是;看五种编号的常见岩石(引发问题)→观察五种岩石的特征并作研究记录(学习研究岩石的科学方法)→根据研究成果正确鉴别五种常见岩石(解决问题)→采集岩石标本(激发主动研究的兴趣)→从采集来的岩石标本中辨认五种常见岩石,引发对岩石其它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巩固认识,拓展研究范围)→了解岩石的用途(结合实际进行再认识)→制作岩石标本(培养兴趣,掌握好方法,养成自觉研究岩石的习惯)。通过观察实验,指导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统整《幼儿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呈现课程的多元化课程如何设计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这是《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以整合的思路呈现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不是照搬照抄照讲,而是根据实际状况将新,旧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拓展,以整合的思路呈现课程。在三轮的《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选择使用三种版本的教材:幼师学校协作组编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国家自考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其中以协作组编写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培养小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只有亲历实验过程,学生才能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激趣引导,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然教学中的观察实验大多采用分组进行。这样就必须准备比较多的观察实验材料。现以《怎样认识物体——岩石》一课为例,谈谈激励学生参与实验材料准备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寻访小动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要求引导学生开展寻访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我根据探究教学的展开过程,采用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许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地震、雷电、光合作用等)单靠书本呈现的文字图片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更无法探究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现代教育技术为自然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自然第十册《雷电》一课为例,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自然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自然课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纵观现  相似文献   

18.
活动设计说明 :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课文为基础 ,根据“学科学、爱科学、学创造”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组织学生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把学科知识“嫁接”到寓教于乐的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 ,让学生愉悦地走进科学宫。活动目标 :1 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和操作的能力 ,激发他们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发展个性特长。2 激发“学科学、爱科学、学创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动准备 :电视资料片、音乐磁带 (《我想有个小发明》《歌声与微笑》)、活动圆盘一个、答题板一块、表卡若干、小贺卡、小红花若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4年级下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目标1.教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收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通过观察描述活动,让孩子认识改变岩石模样的自然力量。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大气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理论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认识周围世界探索各种客观规律的过程。为使学生学好自然,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自然知识,形成对科学学习的爱好。例如,在教《岩石》等课文时,我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奔向大自然,开展人人参与的“揭开地球之谜”的采集活动。为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提高岩石的科考价值,防止采集过程中发生“百石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