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连兵 《考试周刊》2011,(36):213-214,140
教育是一个各部门彼此相连的系统工程,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教育的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不是太紧密,中学和大学之间分工不是很明确,区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理论和实践之间也彼此割裂。我们主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注重田野作业,关注弱势群体,唯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教育的和谐,也才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破解“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2.
一日,徘徊于新华书店的书架之间,忽被一本书所吸引,书名中的"不跪"二字如同磁石,强有力地吸引了我的目光。出于职业的习惯和好奇,略加翻阅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回到家便欣欣然细品起来。  相似文献   

3.
《学习之友》2009,(7):32-33
以前总认为鸟儿是最自由的,它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然而现在。人们却把它关在笼子里,使它失去了自由,只有墙上画着的小鸟才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相似文献   

4.
人师魏禧     
魏禧,清初在江西宁都地区长期从事教育,其教育经验对当今教育仍有重要借鉴意义:注重自身人格道德建设,既强调德,也重视才;对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宽严相济"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因此,人师的称号魏禧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起着独特的作用。现在,年轻教师做家访没有老教师做家访的那股子劲了,不少老教师也表示,自己的家访也不再像当年那么勤。原来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家访,现在做起来却越来越难。一份针对家访的问卷调查显示:90%的中小学教师都是因为学校的"三令五申"才去做家访的。40%左右的农村学生和85%左右的城镇学生没接受过教师的家访。种种情况表明,家访,正经历着静悄悄的"变脸"。  相似文献   

6.
《少年月刊》2011,(3):27-27
狗咬耗子 狗和猫伺候着同一主人。猫因频频咬到耗子不断受到主人奖赏。狗就难多了。小偷是咬不着的。换句话说,被咬着的都不是小偷。咬着人不是,咬不着人也不是。真是做人难,做狗更难。在进退两难之际,狗偷了一根猫啃剩的骨头拿来向狐狸讨教。狐狸诡秘地说:"你也咬耗子不就得了?"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旨意是在解决育人与用人之间的统一,尽量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育"是为了"用",没有"育"就没有"用",企业和学校本应很顺畅地达成一致。但在现实中,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校企合作之路走得并不是很顺畅,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很好的实践经验,但是,这其中一些问题的存在还对校企合作顺利发展产生着阻碍的作用。如何解决这些有阻碍性的问题,《校企合作发展框架研究》一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善于人物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书中刚强勇猛、忠义有情、恩怨分明、胸襟坦荡,以致金圣叹推崇武松为"天人",但武松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其形象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可以说既是一位平民中的英雄,也是英雄中的平民。  相似文献   

9.
方兆玉 《上海教育》2014,(29):21-21
著名的法国社会科学家,也是教育社会学这门学术性学科的奠基人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将社会知识和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它无可避免地总是"往后看","往前看"的机会则很少。在涂尔干看来,教育仅仅是社会的映射和影像,主要功能在于模拟和复制社会,而不是创造社会。这就生生"硬造"出了"教育仅仅是复制社会"这样的观念来。所以我们也不会觉得惊讶,当社会变革的进程加快时,那么多人扑上来,揪着教育"保守"的辫子大加鞭笞,  相似文献   

10.
亢音 《林区教学》2010,(6):102-103
从目前应试教育为主流的现象,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总趋势,议美育(其中的艺术教育)的育人意义。呼吁掌握学生教育教学的操权者,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为民族的发展前途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书写技能教学、文言文阅读技能教学。这两项技能,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特长"培养,而是面向全体的技能教学,就像学习"广播体操"一样,人人过关。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广大语文老师在继续教育中只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忽略了自身语文技能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2)注重平时积累。①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②通过写日记来积累。③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④注重作文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是"老鼠见了猫",而是"猫见了老鼠"。  相似文献   

13.
凌红武 《生活教育》2009,(11):48-49
一、更新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强调:教育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问的对话、交流活动,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共同探求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在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上也不再是注重结果.  相似文献   

14.
崔海霞 《考试周刊》2012,(40):164-164
老师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感受成长、感受收获,教育才有光彩,才有生命力。本文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动故事,体现了爱的教育,也说明了老师"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的家庭教育是热闹的,"虎妈"之后"狼爸"来了,风靡网络的《斗妈大全》也引发热议:家庭教育怎么了?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学问。"作为家长,能否不以"虎狼"形象示教,能否变"斗"为"爱",的确需要潜心攻修。教育,首先须回归到对儿童的尊重上来。有一位校长,正是以"尊重教育"为核心理念,悉心培养龙凤...  相似文献   

16.
3积极的渗透与整合 笔者以为,从对立面的必要平衡与互补这一角度去分析,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以下一些论述的积极意义.例如,在强调中国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即可被归结为“双基教学”的同时,张奠宙先生等又强调指出,我们也应十分注意学生的发展:“‘双基’教学并非只注意双基,同样也注重发展.中国‘双基’教学原理的含义是,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谋求发展和创新.”(《中国大陆的“双基”数学教学》,载文[2])再者,按照香港中文大学黄毅英先生的看法,“教师权威与学生中心的结合”则又不仅可以被看成中国数学教学传统,而且也可被看成整个“儒家文化圈(CHC)”的课堂教学的共同特征.(《儒家文化圈学习者的现象——对数学教育的影响》,载文[2])  相似文献   

17.
妈妈说的,新帘子胡同像一把汤匙,我们家就住在靠近汤匙的底儿上,正是舀汤喝时碰到嘴唇的地方。于是,爸爸就教训我。他绷着脸,瞪着眼说:"喝汤不要出声,的,最不是女孩儿家相。舀汤时,汤匙也不要把碗碰得当当当地响……"(呵呵,衔接得真是天衣无缝呢!妈妈说起他们家住的胡同像汤匙,爸爸就能想起教训我喝汤要优雅,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感觉很熟悉?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会不会觉得爸爸妈妈很唠叨?)  相似文献   

18.
王晓维 《语文知识》2005,(12):16-16
《现代汉语词典》对“灰色”的解释是:①像木柴灰的颜色;②比喻颓废和失望;③比喻态度嗳昧。  相似文献   

19.
李霁云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4):22-24,50
席勒认为,学生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禄之徒;一类是哲学之才。前者的特点是"隔"和"浅";后者则为"通"和"深"。席勒所指的"通"和"深",早已经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为此,从席勒的教育观出发,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种运行模式及误区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通识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的研究。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是指"涵泳"、"熏染"、"浸润"等彼此谐和的关系,它们之间虽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施教者运用的目的,都在于促进受教者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的"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因此,语文教育必须着力探究既要善于吟诵又要巧于咀嚼还要精于思考的渗透途径之涵泳和既要创设情境又要激发兴趣还要营造氛围的渗透途径之熏染以及既要关注心灵又要尊重个性还要鼓励创造的渗透途径之浸润等"寓学于乐"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