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维“一量多物”是人类意象图式范畴化和类比推理的结果,意象图式是基础,范畴化和类比推理是手段。论文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探析汉维量词“一量多物”的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以意象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为支撑,揭示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本文认为,这一现象是事物意象性突显和概念合成的结果:一方面,事物本身的属性和观察者的视角转换是导致事物意象性突显的内因和外因,反映在语言中,便出现了"一名多量"现象。另一方面,人类跨越心理空间的联想能力和合成多个空间的概念化能力造就了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从而大大丰富了名量词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64):75-7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指一个语词有多种不同却具有相互联系的意义。从认知机制出发可以对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阐释,从而深化对这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吸收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研究增加了新的视角,也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一词多义的成因,并从范畴理论、框架语义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三个方面探讨了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英语教学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知识开始与实际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相结合,而与此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教学来说,其良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对于英语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结合范畴化、原型理论和隐喻等概念和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词汇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可阐释一个量词可以修饰多个不同名词范畴的“一量多名”现象,随着家族相似性的逐渐减少、模糊,量词可搭配的范围、对象逐渐扩大、增多,原来合乎语法的常规搭配向以修辞为目的的变异搭配挪移,这一挪移就是量词范畴典型成员向边缘成员挪移的过程,随着成员共有属性的减少,其联想度呈递减趋势,这是变异搭配之新颖度呈递增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虽说英语是单复数语言,汉语是数词加量词语言,但英语中也有“数词+N1+of+N2”的表量结构,汉语“数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以省略。由于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可分为八类,且量词既可用于表单位,又可用于表种类和表容器等,汉语中省略了量词的“数词加名词”构式有时就有多义性。人们在进行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根据语境对其进行适当的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8.
"拿"是一个常用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意象图式、隐喻、框架等理论,分析了"拿"的一词多义现象,厘清了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爱情"隐喻,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把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结合到一起对"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英汉"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是由人类的物质经验、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国内外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这一时代发展过程中特定的语言现象.认为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语言的现象和特点,找出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网络语言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为指导,讨论了范畴化的原型和层次理论对于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启示,以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构建以典型词义和基本层次词汇为基础的词汇语义网络,从而提高词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概括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翻译中形式与意义问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该问题的讨论上所能提供的新的视角。接着,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实例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通过“意象”概念说明语言形式与语义互相依赖的关系,进而指出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决定“意向”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意象图式和隐喻,将形象具体的空间概念域投射到复杂抽象的非空间概念域,语言词汇方面的一词多义现象正是人类通过隐喻将一个简单概念域向几个复杂抽象概念域转换的结果。本文基于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尝试探究法语介词"sur"的多义拓展理据并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对法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是人们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言语中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会影响人们正常交际。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将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辖域歧义的产生和识解作统一分析。分析结果为,言语包括词汇、短语或语句的多个义项进入大脑,结合人的主观知识呈现出歧义度,在交际者的认知经验作用下,多个义项之间产生竞争,并在大脑中被表征和消解歧义,而语言的内部因素和人的认知因素共同促成歧义的识别和消解。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实现翻译,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对一量又一量结构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该结构的句法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定语>状语>宾语>补语>谓语>主语,既能表示多量,又带有一定的逐量义与次序性,同时也是主观大量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余宁宁 《海外英语》2012,(22):47-49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重叠现象也被广泛运用到各种语言中。英汉语重叠词都很常见且种类繁多。它形式工整,音韵和谐,表达意思形象生动。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流派,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英汉语中的重叠词,将会对我们更深刻理解重叠词的构成、意义及使用都有很大帮助。该文将英汉重叠词的界定和分类进行总结,并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容器隐喻理论和相似性原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词汇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以范畴化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加强多义词教学,强化词汇文化内涵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仙鹤和乌鸦在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比较了它们的差别。这些差异与文化背景有关,也与诗人的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孔元元 《考试周刊》2012,(30):27-28
转喻和隐喻都是基于经验的思维方式,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英汉“cake(蛋糕)”为语料,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从而呈现词义延伸的认知思维结构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