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比较中西方双语教育方面存在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源于西方教育界,在如何界定什么是双语教育上,我国和西方教育界采用了不同的定义。在为什么要实行双语教育的问题上,中西方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而在西方则大多数情况是为了使母语不是本国语的移民融入主流社会,获得认同。教学资源和目的等一系列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双语教学上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
贾琳 《教育评论》2022,(1):157-163
文章考察巴西第三代移民、第二代移民、新移民子女三类华裔新生代对母语族群和巴西主流族群的双向族群认同倾向和认同程度。第三代移民母语族群认同倾向和主流族群认同倾向差异不显著,对母语族群和主流族群都呈现出"中低度认同"倾向,家长、华人社团和华校应因势利导,在第三代移民融入巴西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其对母语族群的亲近,使这一群体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跨文化族群认同。与第三代移民相比,第二代移民对母语族群具有较高的认同,相关部门应及时研发有针对性的华文教材,保证这一群体的母语族群认同在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得以保持甚至加强。新移民子女对母语族群的认同十分强烈,对巴西主流族群的认同感和融入程度较低,家长应引导子女尽快适应新环境并掌握当地语言,真正成为我国需要的双语跨文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族群理论研究产生于西方,影响深远,是当代国际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具有思辨和应用的双重价值.在中国,开展族群理论的时间并不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术气氛的活跃,伴随着对民族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商榷,族群理论才逐渐被引介进来.族群认同理论是族群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族群认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解析我国各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现状,还可以通过对族群理论的深度剖析探究出其中蕴含的教育启示.本文主要在乡土教材开发、双语双文化理解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探讨族群以及族群认同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育与族群认同、语言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多元文化一起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现象。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发展至今,双语教育亦显现出一种全球性的困境镜像,这种困境的形成与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国际国内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国家都进行着各自的突破理路。从已有的双语教育政策及推行效果来看,当一国的双语教育走进困境的时候,智慧地认知多元文化的实质,进行"顶层设计",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政策才是合理之举。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民族的核心要素,语言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对丽江玉湖村纳西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目前丽江玉湖村纳西族族群成员母语水平较好,母语使用频率高,族群认可度较高,族群成员存在共同的文化心理,这些因素在影响着他们对母语的认同。研究表明:民族语言使用的本质是民族身份认同,民族语言使用的前提是母语认同;语言态度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语言水平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用来体现一个族群的民族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科学的传承与保护,民、汉双语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双语教育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不但具有原真性意义,而且还为跨文化沟通提供了族际交流的语言条件。无论是在实现多民族语言保护和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还是在构建"美美与共"的族际文化共享社会环境等方面,双语教育都在发挥着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中西方双语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双语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源于西方教育界,在如何界定什么是双语教育上,我国和西方教育界采用了不同的定义,而在为什么要实行双语职业教育的问题上,中西方也有着较大差异。我国双语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在西方则大多数情况是为了使母语不是本国语的移民融入主流社会中,获得认同。教学资源和目的等方面的一系列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双语教学上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育"应澄清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年龄与双语教育、母语教育与双语教育、英语语言发展与双语教育这三方面关系出发,澄清对双语教育一些有较大争议问题的认识,提出我国双语教育要慎行。  相似文献   

9.
母语概念的经典界定主要是把母语等同于"第一语言""本族语""优势语(官方语)"或者"原始共同语"。前三种看法是在单一民族、单语制的角度建立起来的母语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各个民族各地区语言的接触、双语教育等大量的普及,很难存在有单一的语言环境。在双重认同的基础上,"双母语"概念的提出更是对传统的母语概念带来了新挑战。在单一角度建立起的母语概念需要重新解释和审视,只有对"母语"概念进行厘清才能更好的对母语的各项工作进行规划。因此,有必要对"母语"的概念重新审视,使其内涵符合现实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时期的语言政策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前后颁布了"国语法"和"官方语言法"以后,大力开展双语教育,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其双语教育的历史证明,用一种大民族语言强行替代别的民族母语的语言政策完全背离了语言平等的原则。在一个双语或多语的环境里,如果正确对待不同语言,恰当地处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经济腾飞。语言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袁新平 《孩子天地》2016,(8):258-259
少数民族的母语和汉语为基础的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稳定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课堂教学,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为日后的学习发展以及社会社火奠定稳固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构建双语课堂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在追求科学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陷入"人的缺失"的困境,这提示了语言研究的杜会学视角的必要性.在方言分类问题上,语言学把方言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自身的特征作为方言分类墓准;语言社会学则认为,方言作为一个族群的母语,既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重要标志,又是一个族群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语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也应该成为方言分类墓准之一本文从语言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检视被语言学家归类为客家话的闽粤赣边区诸方言之间的异同,选择其中典型,辨析这些异同与各方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之间的联系,挖掘相同的或不同乃至对立的族群认同形成和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尝试对语言学关于客家话界限的规定予以语言社会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欧卫红 《教育探索》2008,3(4):44-45
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外语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是本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所必须使用的交际语;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母语通常被看做是第一语言的同义语。但是,一个人在使用术语时选择的是母语而不是第一语言,这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母语及母语蕴涵的全部意义,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习俗和诗韵文采等,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要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只靠一两门课是无法实现的。除语文课是重头戏之外,还应包括政治、历史、思想品德和音乐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语言应主要为汉语普通话。母语教育甚至还应包括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因为我们的国歌人人都会唱,我们的党团信仰能继承和延续,它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母语的教授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在我国,双语教育的含义是,在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以普通话和英语开展各项工作的双语人才。未实施双语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14.
语言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政策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语言教育因忽视母语教育、盲目实施双语教育及外语教育缺乏长远规划等急需改革的问题,通过概述美国20世纪以来的语言政策,分析其政策制定的动机,以期对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调整带来有益的启示,以满足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双语教育有广义与狭义的分别。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一间学校的授课语言虽然只有一种,但如果它的语言背景不单纯:例如授课的语言与学生的母语不同;老师与学生的母语不同;学生之间的母语不同;以致在学生的学习经验里存在着不同的语言成份,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是属于双语教育的一种。狭义的双语教育顾名思义是比较明显的,是指完成一个课程中所涉及的授课语言多于一种。这个情况与个别学校的语言背景没有一定的关系,有关学校的语言背景可以非常单纯。纵观是指文章从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去阐释双语教育的衍生及发展。横观是指文章在说明论点时.举例不限于一个民族或地域,而是选取世界各地较贴切、代表性较大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语言政策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语言教育政策则是语言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我国两种"特区"--少数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关于语言教育政策的相关特性,以及由此引出如何对待"双语"关系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依据划双语教学模式及区域特征,从语言环境、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及第二语言对母语的影响程度等层面将我国的三语教育划分为六个主要的教育型态并对其形成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民汉双语教育是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教育和保存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仡佬族语言与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在其母语保存地区开展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有助于母语维持、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损耗在国外的研究已颇具规模,但此类研究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研究重点在于整理和探讨国外的相关研究,而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笔者将语言损耗的相关理论与我国维吾尔族族群的母语使用现状相结合,采用访谈的方法,研究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族群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母语的损耗状况,探究母语损耗的成因。调查结果显示:“民考汉”和受双语教育的青年维吾尔族同胞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本族语出现了较明显的损耗现象。  相似文献   

20.
德昂族汝买方言较早评定为濒危小语言支系,但目前研究无法准确描述汝买方言的生命力。以小语言生命力重估为视角,以瑞丽勐秀乡南桑汝买自然村为个案,描写和分析汝买语使用现状,剖析其母语保留与语言兼用的成因,窥探汝买方言使用中心区语言活力一角,为科学评估当前德昂族汝买支系小语言生命力提供重要依据。研究指出:南桑村买方生命力映射出汝买方言使用中心区母语保留型的语言活力状态,重估濒危小语言活力需持整体观;汝买人语言使用类型透视出族群语言关系的复杂性,汝买方言在语言接触中发生着突破语言孤岛困域的运动;母语使用中心区汝买语言认同存在代际差异,汝买青少年群体母语认同弱化现状值得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