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岩,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员,系科研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信息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SocietyofAmerica)会员和光电工程师协会(SPIE)会员。  相似文献   

2.
<正>曹树基,1956年生,江西鄱阳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和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I0001-I0001
刘颂豪院士是我国著名光学家,首批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学院院长,199  相似文献   

4.
孙公民 《学会》2006,(1):34-36
从2002年始,学会学术部在中国科协六届常委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专委会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专委会指导下,组织全国性学会的相关专家学者,就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产业,连续4年开展了“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系列专家论坛(专委会还代表中国科协组织并出席2004年和2005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区域性论坛分别总结或出纪要)。2005年分别委托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5.
刘炳胜 《科学中国人》2007,(12):107-107
钟先信重庆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和赴美、日、德出席国际会议。国家级重点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副理事长兼测试与控制专委会主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7,(11):F0004-F0004
刘颂豪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光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合肥分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现为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于1996年开始用于”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的颁发。2000年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更名为“王大珩光学奖”。“王大珩光学奖”的设立是为了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  相似文献   

8.
《学会》2006,(1):49-49
2005年12月6日,部分全国性学会“十一五”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电子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等13个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有关负责人,中国科协办公厅、学术学会部、信息  相似文献   

9.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7,(10):107-107
方康玲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科技大学自动化学科学术带头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1986年被原冶金部评为"全国冶金教育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授予"湖北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0.
杨洁 《科学中国人》2007,(10):92-93
韩晓日蒙古族,1960年1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93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毕业,1997-1998年在韩国Kyungpook大学作博士后研究;2003年10月-2004年3月在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土壤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参与主持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参加完成的"森林土壤标准物质研究"1996年获国家级研究成果。承担了的本、硕、博士生10余门课程教学任务。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院长,植物营养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土地与环境学院学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兼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农化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根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壤学会理事等。同时担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和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1.
先进科技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211工程"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国际玻璃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特种玻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玻璃与陶瓷分会  相似文献   

12.
王大珩事迹     
《金秋科苑》2010,(15):34-34
“王大珩光学奖” 1996年,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于1996年开始用于“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的颁发,并已执行了三届。在2000年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决定将该奖的名称改为“王大珩光学奖”,现已通过中国科技部的批准。  相似文献   

13.
专家档案刘颂豪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物理系。1951年-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上海、安徽光机所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先后任研究室主任、研究部副主任、副所长、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1986年至今,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继续从事光学和激光及其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曾任该校校长和华南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华中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安光机所所属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杂志编委;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和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物理学会和光学学会理事长。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OSAFELLOW)。曾获国家级科技奖和发明奖2项,省部级奖5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443篇,SCI收录45篇,EI收录44篇,CA收录80篇,被引用394篇次,著作4本。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后14名,博士生32名,硕士生71名。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一等奖,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优秀党员,并被授予"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4.
杨克明,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组组长。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储量评审专家,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大型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7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  相似文献   

15.
吴志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WISE公司工作两年半,1985年5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1989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为主任研究员,2001年以后为首席研究员.曾担任国家863-317主题计划第一届多媒体终端专业专家组组长、中国邮政总局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22):76-76
10月26日,学会服务中心召开中国科协直属全国学会会员日活动地第三次协调会。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李桐海、副主任王玉平、王江宏出席会议。会议由王玉平主持。学会服务中心学会秘书处联合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新建介绍了会员日活动前期的整体筹备情况。中国光学学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相似文献   

17.
2月16日,学会服务中心召开中国科协直属全国学会秘书长工作交流会。学会服务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桐海.中心副主任王玉平、王江宏,14个直属学会的秘书长或主持工作的副秘书长以及学会秘书处联合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光学学会、中国能源研究会、  相似文献   

18.
李树君1962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农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机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团中央、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农产品加工领域首席专家,出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获国家专利4项(其中发明2项)。曾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机械工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机械工业部直属机关"十佳"党员,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邵兰星 《学会》2012,(1):58-61
<正>一、热爱激光,把学会工作当作终身事业上世纪70年代,市科协委派我到激光学会负责学会具体工作,至今已整整40年。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重大科技创新,我国从1961年开始研究激光技术。随着激光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我国各地也纷纷发展激光技术。1970年,上海市激光学会成立,比中国光学学会早成立了10年。上海市激光学会成立后应该  相似文献   

20.
正专家简介:唐雄燕,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兼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兼传送与接入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泛在网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网络专家委员会主任,GSMA Network2020管理团队成员,ONOS(开源网络操作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