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盟一体化历经42年,"东盟认同缺失"成为东盟一体化进步的障碍。认同建构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与教育具有相互依存与影响的关系,教育政策通过制度、机制、规范等引导追求共同利益的不同国家协同合作。文献研究表明,东盟希望把保存东南亚各国历史、多元文化和遗产作为培养东盟认同意识基础,把高等教育政策作为认同建构手段,通过高等教育传播区域主义开放、合作、相互认同的思想理念,建构东盟共有文化知识和集体认同观念,培养年青人东盟意识,实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长期坚持的一项总政策,其政策问题是科学文化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领导层和科学文化工作者主要围绕如何正确处理文艺与政治、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在较大范围内以民主讨论的方式进行了政策问题的建构,其过程表现为一个民主讨论的过程,其内容基本反映了科学文化事业自身所具有的客观发展规律,但是,还存在有被简单化和政治化的欠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和调控。只有构建与世贸规则相适应且又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中国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才可能发挥出来。而要做到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的有机互动,加强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大致经历了外延建设与内涵建设两个重要时期。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配套体系不完善、政策本体操作性不强、政策定位不明确、财政投入政策存在偏颇等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应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提高政策本体可操作性、明确政策定位、改善财政投入政策四个方面,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传统德育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公民教育思想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公民教育的完整概念和明确表述还没有真正进入德育政策设计的范围中。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尝试都给德育政策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德育政策必须面对公民教育思想的冲击,在政策设计中积极建构公民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教师工资是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反映,是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表现。教师工资水平受国家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工资政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行教师队伍管理的公务员化制度,分类制定教师工资标准制度以及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的执法保障机制等,对改善教师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源  张志勇 《教育科学》2021,37(1):83-89
全面、系统地研究幼小衔接政策内容是反思幼小衔接政策制定科学性的基础,也是深入研究幼小衔接政策执行的依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幼小衔接政策文本中对幼小衔接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幼小衔接实施目标、幼小衔接实施措施以及幼小衔接实施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对政策规范的目标、对象和措施三个要素在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幼小衔接政策存在政策目标只重视解决表层问题,政策对象不够全面,政策措施缺乏系统配套等局限。今后我国幼小衔接政策内容的完善,应当进一步明确幼小衔接政策的目标,精准清晰地规范幼小衔接政策的对象,健全幼小衔接政策中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以教育信息化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认为自1999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经历了起步探索(1999-2000年)、初步发展(2001-2005年)、全面推进(2006-2010年)、坚定推动(2011-2015年)以及创新发展(2016-2020年)五个时期;政策演进呈现出颁布主体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日趋多元化的趋势;政策工具的选择呈现差序化格局等规律性特征,但也存在主体间权责边界不明、政策工具选用存在结构性失调等问题;未来教育信息化政策应当在明晰主体权责边界的基础上,优化政策工具选用策略,政策工具间实现有机组合,发挥预期的政策效应,以助力技术从教育领域中的外在器具转变为实现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正思想作为合理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规范,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的正义思想和神话之中的公正萌芽,到古希腊罗马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德性、伦理、政治的公正解说、基督教绝对和相对公正命题、资产阶级基于法治认同的公正追求、空想社会主义的公正假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批判、近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公正两难选择、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公正观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公平正义的探索,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公正思想史就是人类思想史发展的缩影。客观地说,公正思想的发展史并非一以贯之,而是一个起伏低迭宕的过程。科学地把握公正思想的发展进程,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公正内涵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公正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介与技术的发展,课程政策的有机运作越来越离不开课程政策传播方式改进与效能的提升。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我国课程政策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宣传为主的高度计划型的课程政策传播,到20世纪90年代媒介助推、环状互动的协商教育型的课程政策传播,以及21世纪以来协同合作与多元对话的公共服务型的课程政策传播模式的变迁。未来我国课程政策传播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可从观念重构、政策意义建构、社会价值共鸣和传播伦理规范等方面来进行,以提高课程政策传播的质量,优化政策程序与社会结构,深化课程变革和课程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的政策建构与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大学生稳步就业是缓解全国就业形势、增强基层服务人员文化素养、提升基层发展速度、促进城乡人才结构均衡、保证区域发展协调、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自身设计缺陷、扶持力度不足、保障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只有形成合理的政策建构,从政策的出台、实施、监督、评估等四个方面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完善政策出台激励机制,提升政策实施能力,强化执行监督,探索社会第三方质量评估机制,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完整政策建构。  相似文献   

13.
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意识是近几年在教育、心理学界新产生的一个术语,与问题发现和问题提出密切相关联。但是,对于其概念的内涵却不很明确。一、问题意识研究的现状最早提出“问题意识”一词的当属1995年姚本先的《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文。文中是这样界定问题意识的:“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很显然,这是一个循环定义,对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15.
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备受重视,但教师对它的认识尚显浅薄,甚至仅将其看作一个自明的、庸俗的、形而下的存在。问题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在教学中承担激发、导向、交流、组织与创生的作用。问题逻辑是教师在教学与反思中不可或缺的思维品质,也是该群体的一种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品质非天生具有,需要教师深刻反思并在不断地自我提问中生成。  相似文献   

16.
前言过去40年来,由于技职教育的发展,培育了无数质量均佳的实用专业人才,促成台湾建设快速的成长,被公认是主要的原因。1996学年度技职教育体系,计有技术学院10所、专科学校70所、职业学校204所,学生总数约95万人,占高级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人数比例达612(ff。受到传统土大夫观念及社会文凭主义风气的影响,技职教育过去一直被定位在职业养成的终结式教育。技职学生的升学不受重视,进修管道十分窄小。以往教育制度的设计,似乎出问偏重少数三成学生的精英教育,忽略了将近七成多数技职学生的教育需求,造成所谓“多收弱势”的不合理现…  相似文献   

17.
18.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加强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建构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历史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策略水平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创新创业政策评估体系建构,文章通过总结创新创业政策评估的研究类型与进展,形成评估体系建构依据。在结合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政策总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四级树状式结构的创新创业政策评估体系的建构,以拓展创新创业政策评估体系框架,突出政策本身与其宏观目标的契合度、与区域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与政策执行便利度的关联性,增加了指标体系建构的系统性,为其他具体公共政策评估体系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乡村初等教育政策主要着眼于广大乡村地区教育形式落后、入学比例不高、乡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低下等特征,从变革乡村社会的角度出发,广泛借鉴国外普及初等教育制度的经验,先后实施了以新式学校教育取代旧教育形式、推广义务教育制度、实行国民教育制度等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教育政策,凸显了教育政策内容内在的逻辑性,也反映了政策本身对于外部条件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反映,在调整和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对于乡村初等教育缺少师资的特殊状况,政策也相应地采取了针对性的举措。这些政策的引导和设计,为我国乡村教育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