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企业外部知识源搜索策略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快速创新的需要使得对外部知识源的搜索成为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将搜索划分为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两个维度以及界定了十六种外部知识源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影响企业搜索策略的概念模型,并用我国112家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资源、外部知识丰富度和搜索经验与企业搜索宽度正相关,而技术特性和市场预期与搜索宽度负相关;技术特性、市场预期和搜索经验与搜索深度正相关,而组织资源与搜索深度负相关,但是外部知识丰富度对搜索深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引入知识属性的三个维度,知识宽度、知识深度与知识相似性,研究其对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知识属性三个维度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知识宽度、知识相似性对吸收能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相似性与企业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并未发现知识属性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6,36(2):12-19
基于对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中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了文化科技融合过程中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在外部知识提升创新绩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一旦只考虑文化型企业时,这一结果就不绝对成立了。对于文化型企业,外部知识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此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就显得非常微弱。研究表明,吸收能力的测量还需进一步深化,以便使其在缺乏内部研发的文化型企业中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科研管理》2016,37(8):8-17
尽管近期大量学者验证了外部知识异质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曲线效应,但却没有能够厘清这一效应的内生性机制及其形成原因。本研究基于知识重构和吸收能力的视角,通过采集和分析来自江苏、浙江和上海的261个创新型样本企业问卷数据,识别外部知识异质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倒U型曲线效应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通过促进知识重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却通过弱化吸收能力反向影响创新绩效;这两种效果相反的中介机制导致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产生了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发现揭示了企业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发展了主流文献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外部知识溢出、集群吸收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125-12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群知识溢出问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集群研究的前沿。然而,一直以来,对于集群内部与外部知识溢出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对外部知识溢出的探讨显著不足。本文认为,外部知识溢出的获取,对于集群克服技术锁定、激活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外部知识源的有效获取与利用,取决于集群的吸收能力,并最终决定了集群基于知识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识别与获取能力—理解与消化能力—转化和应用能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者动态匹配机制为“识别与获取能力—企业并购”、“理解与消化能力—企业合作”、“转化和应用能力—引进专家”;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而后者又会影响企业下阶段知识获取模式的选择;选择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可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绩效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天颖  孙伟 《情报杂志》2012,(10):201-207
构建了关系嵌入强度、知识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嵌入强度和知识吸收能力正向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关系嵌入强度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强度和技术创新扩散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实现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强度和技术创新扩散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还表明,对微型企业和初创期企业而言,关系嵌入强度对知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不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将外部知识搜索过程分解为外部知识搜索选择和搜索强度两个部分,探索外部知识搜索选择(本地知识搜索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搜索强度(搜索努力程度和搜索持续性)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本地知识搜索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此外,企业外部知识搜索选择必须与搜索强度相匹配。相比本地知识搜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需要实施更努力和持续的搜索方式。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贞  杨洪涛 《科研管理》2012,33(1):79-89
在科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选取我国长三角地区2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定量地探讨吸收能力、关系学习及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明确了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路径,对于正确理解吸收能力、关系学习、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付敬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4,35(3):25-34
本文提出一个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343家技术中心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RD投入直接影响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而外部RD合作提高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但对实际吸收能力并无直接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并无直接作用,而对创新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实际吸收能力显著促进创新绩效,却对财务绩效无直接影响;企业内部RD与其知识基础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而企业知识基础广度与外部RD合作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特征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关假设。选取我国6家国有和6家民营汽车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Bootstrap软件对假设进行了简单中介检验和多步中介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和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并通过吉利汽车案例验证了开放式创新和吸收能力的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杜鹃  陈松  叶江峰 《科研管理》2016,37(10):18-25
企业只有主动遗忘过时的知识,扬弃既定思维和克服核心刚性,才能摆脱陈旧技术的羁绊而不断创新,避免技术锁定。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主动组织遗忘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探索吸收能力对该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主动组织遗忘与吸收能力、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评价识别能力、消化转换能力及应用整合能力在主动组织遗忘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这些结论因主动组织遗忘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而丰富了组织遗忘和创新绩效关系理论,同时有助于企业深入理解主动组织遗忘的重要性及其如何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但我国汽车企业经历了60余年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引进,广泛采用了由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仍然未能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产业实践背离理论的现象还没有进行系统回答。在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中,对吸收能力的系统定量研究不足。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特征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关假设。选取我国6家国有和6家民营汽车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Bootstrap软件对假设进行了简单中介检验和多步中介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是以现实吸收能力为中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开放创新理论,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雪春  张伟 《科研管理》2021,42(5):218-224
组织忘却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已受到关注,但鲜有文献研究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也甚少有学者分析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的作用。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搜寻分为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以知识搜寻为中介变量,通过21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组织忘却对绿色创新、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对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深度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于广度知识搜寻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陈茵  徐二明 《科学学研究》2013,31(7):1050-1059
自"吸收能力"诞生以来,其研究视角正在逐渐转变。近三年来吸收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演进成为研究主流。此研究在国外最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鉴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学习成本,企业不可能将其吸收子能力全部保持在巅峰水平,而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不同,对子能力进行选择性投资,利用它们特定的组合推进企业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这个过程从整体上来看便是企业吸收能力随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动态重构。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113个企业样本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上述假设;同时还证明,外部知识环境也影响沟通机制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研究企业吸收能力,指出其内部构成随环境变化的模式,以及沟通机制在其间的作用。此外,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对外部知识环境显隐性的判断,对吸收子能力进行选择性投资,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