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一份闪着泪光的事业。"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报告文学《闪着泪光的事业》,著名作家蒋巍在他的文章里如是评价中国的高铁事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牛背上的中国到高铁上的中国,最伟大的变化就是:‘速度’。""‘和谐号’诞生的速度和它创造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确实,从新世纪初起引进吸收高铁技术,到如今高铁已经作为中国的一张"黄金名片"驶上世界舞台,成为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京沪高铁两端,两列流线型的"子弹头",一个形似"飞龙",一个神似"金凤",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复兴号"。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千米以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实力不断增强,全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5%。中国从高铁产业的规模到建设速度,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结合这日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项目的签约,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目标正在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的重大影响,高铁"走出去"不仅是国人的期待,更是世界的召唤。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着重讨论了在新时期下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及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需要高铁,中国高铁要引领世界,中国高铁的名片不能丢。组织安全大检查且全面降低新建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是非常必要的。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加强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将促进高铁更好更健康地发展,进而实现更安全的高速度。高铁并不是速度越慢越安全。安全要靠技术来保障,只要落实安全技术体系及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到2020年年底,中国已有3700组动车组奔跑在38000公里的高铁线路上,并保持着商业运行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世界纪录,日臻成熟的中国高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走向世界。中国高铁经历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过程。作为"高铁梦"的牵引者之一,坐落于成都市西北角的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故事与助推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产业的飞速发展休戚相关。走入实验室,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牵引传动试验台、高频激振试验台和疲劳试验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份闪着泪光的事业。"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报告文学《闪着泪光的事业》,著名作家蒋巍在他的文章里如是评价中国的高铁事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牛背上的中国到高铁上的中国,最伟大的变化就是:‘速度’。""‘和谐号’诞生的速度和它创造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确实,从新世纪初起引进吸收高铁技术,到如今高铁已经作为中国的一张"黄金名片"驶上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9,(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各方面技术都有了明显的创新和进步。我国的铁路安全装备及管理水平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近几年,我国的铁路运输发展比较迅速,路网规模越来越完善,高铁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列车的速度与之前相比也越来越快,高铁运营速度位列世界第一,制造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化动车组,列车控制技术及行车调度指挥水平大幅提升。但是随着铁路运输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及装备水平、控制技术、调度指挥水平的提升,确保行车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生命出现危害,以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作者根据铁路运输的几个问题方面做出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对铁路运输的安全起到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管道里"飞车",同学们一定会以为这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其实,这是科学家正在探索的一种超高速列车,是未来的"超级高铁"。据报道,这种"超级高铁"是我国未来轨道交通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并有望在2017年建成"超级高铁"(400千米/小时)试验线。速度遇到了"天花板"轨道列车在运行时受到的阻力,主要包括车轮与轨  相似文献   

10.
正弹指十年间,铁路大变样,中国高铁从零千米起步,发展到如今总长度2.5万千米,纵横神州,驰骋天下"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更是国家和社会对铁路寄予的殷切期望和拳拳重托。十几年前中国铁路与日、法、德三国就引进高铁技术斗智斗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之间,我们的高铁技术就从追赶者变成并跑者,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变成领跑者。高铁的华丽转身,代表了铁路从此告别了"慢时代",并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曾发起过一项调查,让来自"一带一路"地区20个国家的青年选出"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得票最多的是中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它们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那比娜说:"中国首先让我吃惊的是生活方式,中国人几乎可以在科技的帮助下做任何事。中国方便的交通太让人着迷了,我很想把高铁带回尼泊尔。""中国高铁的建设令人惊叹。""从北  相似文献   

12.
正年赚百亿的京沪高铁,平均卖一张票利润有多少?中国高铁的盈利速度在世界上堪称"标杆"。2008年开通的京津高铁;2010年开通的沪宁、沪杭高铁;2011年开通的京沪、广深高铁;2013年开通的宁杭高铁,均已实现盈利。据财新报道,中铁总确认京沪高铁准备上市,并已选定券商。2017年,京沪高铁净利润已过百亿。  相似文献   

13.
正很难说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比这更快。在眨眼的一秒钟,它已经完成数千万亿次计算。这是超级计算机的世界,速度永远在刷新。如果说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界的珠穆朗玛",那么,位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是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之巅插上的第一面红旗。2010年,"天河一号"以持续速度每秒2 570万亿次浮点运算、峰值速度4700万亿  相似文献   

14.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15.
, 《发明与创新》2013,(2):50-51
2012年12月26日,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京广高铁成功开通,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那么,"贴地飞行"的高铁动车组能跑多快?怎样确保运行安全?出现突发状况该怎么处置?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中国北车唐车公司制造的CRH3系列动车组承担主要运力。据了解,CRH3系列动车组创造并保持着"世界铁路运营列车试验最高速"纪录。新一代CRH380BL高速动车组更是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对交通速度的追求出来已久,然而当飞机和高铁的速度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进一步提高速度的梦想则需要另辞蹊径来实现了。"交通畅,百业兴。"现在,我国以"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轨道交通网已经基本建成,并日益成为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那么,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我国未来的轨道交通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30日15时,设计时速350千米、全长1318千米,世界运营速度最快、里程最长的高铁——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不仅是百余年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新的奇迹,同时,也将世界高铁技术带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肩负着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当前关于高铁技术的专利争端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潜在风险。本文基于短期资金偿付能力、长期资金偿付能力、需求国意愿、中国意愿、既有专利数量5项标准,将国际高铁市场划分为招标型、预期盈利型、远期利益型和战略型,并针对四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提出进攻、防御、调控等相应的专利策略,最后从整体上对中国高铁的海外专利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之时,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它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我国依靠自已的力量自主建设的里程碑式的工程。其最主要的特色表现在工程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工程质量一流、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最充分、安全保障可靠、第一次实行两种速度等级混跑和两种票价的运行模式、第一次实行网络售票、社会影响巨大八个方面。单论数字而言,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世界最长高速铁路将北京与上海间的时空距离缩短至5小时,为我国两大"经济引擎"年增加货运能力5000万吨。6000万立方米高标准混凝土——相当于三峡水利工程两倍以上的混凝土浇注量。500万吨钢材——京沪高铁建设工程用钢量相当于120个北京"鸟巢"体育馆的用钢量。3.2万个桥墩,29251孔900吨级箱梁,40万块精确到"毫米级"标准的CRTS Ⅱ型轨枕板,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和京沪高铁建设者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现。京沪高铁实现国内无砟轨道技术的突破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其工程总量居世界第一,技术难艇和复杂性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京沪高铁制造中靠自己攻关、一项一项地突破所取得的报告成果有百项之多,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诞生了世界首座六线高速铁路大桥,中国桥梁用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京沪高铁贯穿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打破了省际行政壁垒,不仅实现了北京与上海的高速连接,还将有效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人员就业,促进沿线中小城市借力崛起。京沪高铁运输能力不仅能实现"客货分流",缓解货运压力。同时,还可以将铁路运输与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结合起来,实现"无缝连接"。京沪高铁投用后,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城  相似文献   

20.
"把飞机翅膀拿掉,就是我们的高铁",这不仅仅说出来高铁的快,也敲响一记"一旦失控,就会车毁人亡"的警钟。史上最快的高铁——中国武广高铁在像疾风一样飞过时,究竟是怎样保障运行安全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