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产商规模不经济属性是经济社会常见现象,但其对于低碳供应链减排与定价决策的影响较少得到关注。借助博弈论建立低碳供应链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模式下的决策模型,并设计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契约对生产商规模不经济且分散决策下低碳供应链成员的决策行为进行协调。结果发现:在集中决策或分散决策模式下,随着生产商规模不经济属性的增强,低碳供应链单位产品的碳减排力度均减少,供应链整体利润均下降,产品零售价格的变化趋势取决于产品碳系数的大小;在生产商规模不经济且分散决策下,低碳供应链中存在决策效率损失,且损失的大小受生产商规模不经济强度和消费者碳偏好程度的共同影响;当收益分享比例和成本分担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实施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生产商规模不经济且在分散决策下低碳供应链完全协调。  相似文献   

2.
气候适应治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与战略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深度减排力度不足导致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成为我国应对气候风险、提升气候韧性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国、英国、德国的适应战略演进和治理体系特征,并依据所得启示从适应知识、技术、资金三个能力维度提出完善我国气候适应治理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争取新一轮国际气候博弈主动权、提升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已经成为气候与环境领域国际外交的焦点,面向2012年后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本文阐述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框架谈判的形势和斗争焦点;分析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减排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管理》2018,(5):33-45
针对我国现阶段能耗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构建基于KAYA等式和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混合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政策变量调整对能源经济结构变化的敏感程度及各变量对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工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及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变量呈现高敏感度,边际减排成本呈递增趋势;外贸程度的下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且由于对能源及环境数据的低敏感性,其边际减排成本呈递减趋势;能源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及环境改善最为显著,且不同能源技术对同一政策变量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多种优化组合策略及政策含义,提出政策制定应因地制宜,经济发达地区应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优先发展经济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减排成本曲线演化的碳减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碳减排策略,制定减排目标,而减排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强制减排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本文通过建立减排成本评估的投入产出-计量优化组合模型,研究了我国减排成本曲线的动态变化,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宏观经济损失更大的结论,提出了实现我国碳强度减排目标的非等量递增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6.
魏一鸣: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气候政策谈判是继WTO谈判之后最重要的国际公约谈判之一,中国在全球气候保护方面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将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中国应从满足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和综合安全的战略角度,系统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参与全球气候保护活动,通过明确的战略、合理的对策和灵活的谈判为中国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基于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气候保护形势、CO2排放现状和减排政策模拟分析,我们建议:(1)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我国应加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在国际谈判中争取主动,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主要来自于IPCC发布的权威且具有重要影响的系列评估报告。大多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IPCC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做出的。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汇率选择会对IPCC报告中诸如减排目标的严重程度、减排责任的分担等情景模拟产生影响。SIKES情景对于汇率的敏感性需要对气候模型进行改进,同时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冲击不仅仅取决于气候变化本身,还取决于一国的发展水平。未来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集中在气候模型的汇率敏感度分析,以及汇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走低碳发展之路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球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深入分析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和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战略,并对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付加锋  刘小敏 《资源科学》2010,32(2):205-2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面对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时的政策选择难度加大,情景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不可能在先设定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再采用反演方法设定情景并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能源技术、经济竞争力,并在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投入。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约束下,通过调整部门能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加以实现。然而,"低碳"经济情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通过不同情景设计来选择较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情景模式。本文将对构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情景框架,关键指标的选择与设定,情景逻辑性检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耀华  仲伟周 《资源科学》2013,35(7):1430-1437
现阶段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是制定国际社会公认的公平且兼具可操作性的减排方案,而碳排放权分配是任何减排方案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国家利益不同,不同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在公平性、可行性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罗尔斯正义论视角解读最具代表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所蕴含的“公平”涵义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和代际公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减排方案,发展中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减排方案更加符合正义论的要求和原则,能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在代际公平方面,对贴现率选择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经济学家在价值观念和协调减排当前成本与未来收益问题上的不同理解.文章最后指出,我国学者应该加强在气候变化尤其是碳排放权分配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与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资源禀赋各异、气候多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高质量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客观需要,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在低碳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气候灾害预警预报、低碳技术、气候金融等重点发展领域以共赢模式开展深入合作。文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气候国际合作有益经验,探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新路径,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战略和对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没有亘古不变的所谓"普世标准"或最佳模式。中国金融深度参与、协调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既是中国有所作为、谋求更好外部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因时而变、寻求更优发展路径的必然趋势。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对外的发展理念、蒸蒸日上的中国金融,是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人类社会解决当前治理难题、应对21世纪各种挑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被认为是最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能力,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在中国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约16 000个野外样地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开展了6大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固碳效应评估和4个典型区域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和示范的综合研究。在全国尺度上准确评估了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科学评估了中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固碳效应,并发展了兼顾社会经济和固碳效应需求的区域可持续新模式。此外,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首次在国家尺度构建了科学的、可核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清查实体数据库,不仅可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间谈判提供重要数据,还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碳排放逐渐进入平台期,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0%以上。碳中和目标下,在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减排做法的基础上,如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明确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战略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明跨越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需要在电力、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量,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努力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5.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采取的对应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文章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大致呈下降趋势,整体表现为波浪形,2023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基于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回顾与分析,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平稳运行,增速达到6.0%左右;通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消费增就业促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防范化解重大领域风险,发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等。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1.贸易和贸易自由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如:贸易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贸易自由化是否会导致更多的排放量?这是有关文献研究的重点;2.国际贸易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3.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流动量和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即研究多边贸易体制(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如何在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是其参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先决因素。追踪并监测公众的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变化教育、大众传媒宣传沟通、气候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论述气候变化与公众心理反应的相互影响,梳理影响气候变化心理的多维度因素,从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治理实践价值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心理学、气候相关学科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的关注和应用,助力全民参与的气候适应型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事件的冲击下,全球市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度大幅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沿线国家")面临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文章基于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碳排放影响的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减排效应,助推了沿线国家绿色投资,并基于测算结果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在重点行业开展低碳技术转型;建立连贯的绿色发展政策;建立多边绿色合作;重点发展气候金融。  相似文献   

19.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需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全社会技术进步,而具有不同特性且数量持续增长的风险投资﹑科技信贷和公共财政在中国科技创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存在异质性的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探明异质性科技金融和国际创新合作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明确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参考。借鉴双元创新理论构建理论概念模型,并将国际创新合作作为调节变量,应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探讨异质性科技金融在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角色,以及比较风险投资和科技财政等不同科技金融工具的作用大小,以揭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主要发现:异质性科技金融中,风险投资的作用最大;中国自主创新对全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为正;国际创新合作正向调节国外技术引进推动中国全社会技术进步的过程,当国际创新合作程度很低时,技术引进对全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方向为负。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建议:改革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始终放在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上;坚持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加强技术引进的创新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