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安全和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内食品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9月通过专家论证,2007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了2011年和2016年两次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2014年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2015年首次参加评估并获评良好类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环保系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发扬"求真、继承、包容、引领"的学术精神,倡导"自然和谐、厚积薄发"的创新文化理念,紧密围绕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的首批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3月23日,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4年4月,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攻克领域难关,打开研究新局面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洁净燃烧技术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2005年,科技部批准建设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6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2019年3月,科技部发布了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良好类实验室",在工程领域的29个良好类实验室中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2001年6月建立的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5年进入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序列,2006年通过建设验收。2011年10月,科技部批复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11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验收,2017年6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首次评估。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引导行业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顺应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监会和国家海洋局编制印发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23,(3):70-71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筹建,2010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分别于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在工程与材料科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实验室总体定位于汽车车身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的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重点实验室计划。迄今,在中科院建成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包括与教育部联合的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76个。此外,还开始了其它3个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一重点实验室发展概况1984年,国家开始实施重点实验室计划,我院同时起步,至今已20年整。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约占全国的1/3,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建成,90年代新规划启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较少。2000年以来,国家再次有计划地增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批准建设21个,其中我院10个。2004年,科技部又发布了19个准备增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领域。院重点实…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22,(17):72-73
<正>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2001年实验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被批准为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0.
正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1987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和相关资源组建的。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7年批准筹建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并于2010年初通过验收,正式步入国家重点实验的行列。奋斗不止以"稀"为贵在工业界有这样一个比喻,如果  相似文献   

11.
正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矿业大学整合原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相关优质资源基础上成立,是依托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矿产普查与勘探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共建的一个国内领先、高度开放的科研平台。实验室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于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先后通过科  相似文献   

12.
关于机电专业群机械类实验室建设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院进行高职高专国家示范性学院的建设过程中,机电专业群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一项投资大、项目多、任务重的一个重点工程,针对机电类机械实验室的建设,本人专门进行了一些实验室建设的调研.  相似文献   

13.
正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山东农业大学。这是山东继山东大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后,省属高校第一个获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山东省作物生物学研究方面有了高水平科研基地。实验室于1991年1月开始筹建,是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原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植物遗传工程""果树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的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接受科技部的委托,并根据科技部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04年3—5月组织实施了化学科学领域的30个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参加此次评估的实验室构成为: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12个来自教育部、  相似文献   

15.
正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以华南地区重要农作物、果树和水牛等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是以2003年建立的"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基础,整合广西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优势资源,于2011年3月立项建设,2014年7月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2016年在科技部首轮评估中获得良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针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粮食作物水稻、食糖原料作物甘蔗、工业和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科技部批准我院4个院重点实验室新组建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为加强我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我院又批准成立了6个重点实验室,本刊将分期介绍这些机构。  相似文献   

17.
9月28日,国家863计划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重大专项“100纳米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机和大角度离子注入机”,通过科技部与北京市组织的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23,(2):74-75
<正>洞庭湖畔,明珠璀璨;武陵山下,战鼓正酣。这里有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成色:一处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座座闪耀着“中联绿”的塔吊矩阵成为园区最醒目的地标;一条条生产线上挥舞的“机械臂”展现智能制造的活力。这里有闪亮耀眼的成绩单,擦亮了创新、创业、创造的深厚底色:获评“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载体”和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57个国家、省、市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与技术中心……凡此种种,都得益于常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常德高新区”)以创新领航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0月。其前身中科院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2004年起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10月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和批准,建设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并于2009年10月正式通过科技部验收,成立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1年第一次参加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22,(Z3):90-91
<正>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1986年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海洋工程领域所设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于1994年、1997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6次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