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合作创新网络动态演进过程中,发明者面临着怎样的机会与约束?本文以华为公司和苹果公司在美申请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实证研究了发明者自我网络动态对其知识深度搜索及广度搜索行为的影响,并实证了网络社群动态对自我网络动态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发明者自我网络扩张和自我网络衰退对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之间都存在倒U型的影响,而自我网络稳定负向影响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进一步实证发现:发明者所处的网络社群扩张对自我网络扩张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网络社群稳定对自我网络稳定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网络社群衰退对自我网络衰退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弥补当前静态视角及单一层面对创新网络功能机制的研究,对指导创新主体构建及管理自身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ICT产业专利为数据基础,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2487家企业的专利引用网络,从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两个维度探究专利引用网络结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剖析联系强度这一关系要素在知识流动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吸收广度和知识吸收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广度和知识扩散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联系强度正向调节知识吸收深度与知识扩散深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对知识吸收广度、知识扩散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预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禹献云  周青 《科研管理》2018,39(8):11-18
外部搜索策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着重要影响,而知识吸收能力在此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搜索策略的搜索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索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外部搜索策略的搜索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知识吸收能力调节了搜索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开放合作环境下的学习是企业技术追赶的重要方式。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剧的环境下,知识耦合是否促进企业技术追赶?环境动荡性是否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利用373家中国企业的大样本问卷数据,检验了互补性和替代性知识耦合对企业技术追赶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互补性与替代性知识耦合对企业技术追赶有显著正向影响,表现为技术能力和市场份额的提升;环境动荡性水平提高,互补性知识耦合对技术追赶的正向作用加强,但替代性知识耦合对技术能力追赶的正向作用削弱;而环境动荡性对替代性知识耦合与市场份额追赶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罗蕾  刘凤朝  张淑慧 《科学学研究》2020,38(9):1719-1728
本文依据组织学习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从时间维度出发,将企业知识搜索节奏和知识重用轨迹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企业知识搜索节奏、知识重用频次和知识重用时滞对知识搜索量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运用风能发电行业81家企业2008-2017年的专利数据和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相关假设。研究发现,新知识搜索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知识搜索节奏正向调节知识搜索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重用轨迹中,知识重用频次负向调节知识搜索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重用时滞负向调节知识搜索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剑峰  陈思 《科研管理》2021,42(9):175-183
    企业创新离不开对外部知识的利用和搜寻,大数据技术能让企业在各种领域深层次地获取全面、完整的数据。因此本文探讨了外部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将大数据能力的调节作用纳入考虑,探讨其在外部知识搜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调节效果。研究中采用无反应偏差检验分析和同源偏差检验分析检验了数据的有效性;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探讨各研究变量间关系并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知识搜寻深度和广度对激进式创新及渐进式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搜寻广度对渐进式创新影响较大,搜寻深度则对激进式创新影响较大。在进行外部知识深度与广度搜寻时,大数据能力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大数据能力对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大数据能力在外部知识搜寻深度与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外部知识搜寻广度与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的关系中调节作用发挥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创新源分散化趋势下,不同类型企业知识搜索开放度的策略制定。本文从专利的角度出发,探讨创新源分散化与企业知识搜索开放度的关系,同时探究了企业技术多样性、企业规模这两个变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专利的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出,创新源分散化对企业知识搜索宽度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对知识搜索深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同时技术多样性先促进创新源分散化程度对企业知识搜索宽度的正向影响作用,后抑制这种作用;企业规模促进创新源分散化对企业知识搜索宽度的正向影响作用,抑制创新源分散化对企业知识搜索深度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源应用约束负向影响开放式创新绩效,外部知识丰富性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研究还发现资源应用约束对知识搜索广度有正向影响而对搜索深度有负向影响,外部知识丰富性对知识搜索广度和深度均有正向影响;二者通过搜索深度的中介作用对开放式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开放式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理论,以生物制药行业228家企业自2005到2015年的专利数据和SCI论文发表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以及科学能力对其成为行业关键研发者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广度和深度与其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为倒U型关系;而科学能力对这一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科学能力削弱了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金昕  陈松 《科研管理》2015,36(2):32-40
利用214家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知识源广度和深度及其平衡如何影响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以及动态能力在知识源广度和深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关系间如何发挥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知识源广度和深度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其中,知识源广度比深度更有利于改善探索式创新绩效,但知识源广度与深度的平衡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提升无显著影响;感知能力和转化能力在知识源广度和深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资本能力仅能够正向调节知识源深度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双元创新搜索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已得到研究支持,而多维视角的双元创新搜索研究及员工层面的双元创新搜索实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创新搜索、组织双元与情境理论,以多维视角构建三类双元创新搜索策略并分析其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从员工层面剖析情境分离的调节作用。通过275家企业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得出实证结果:搜索目标相同时宽度与深度搜索双元并序、搜索目标不同时宽度与深度搜索交叉双元比单一搜索战略更显著地提升着创新绩效,且后种双元策略对创新绩效提升度最高;宽度或深度搜索时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搜索双元并序未能显著改进创新绩效甚至损害创新绩效;情境分离在双元创新搜索与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区的296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揭示跨界搜寻策略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影响机制,并检验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技术知识跨界搜寻深度而言,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广度对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正向影响效果更加显著;资源拼凑在两类搜寻策略与双元创新能力平衡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分别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动态能力分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技术多元化的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突破组织边界,通过获取丰富的外部知识来弥补自身不足以促进企业成长,但学界对创新开放度、企业成长与知识获取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不足,为此,以国内3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不同类型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中,创新开放广度对企业成长没有显著影响,而创新开放深度对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开放广度对显性知识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对隐性知识获取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开放深度对显性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获取均有正向影响;显性知识获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隐性知识获取在创新开放广度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创新开放深度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从而得到如下启示:企业要重视开放式创新战略,合理高效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不断提高创新开放深度,有效控制创新开放广度;重视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企业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创新搜索是其获得所需资源、推动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现有研究表明,企业所采取的创新搜索策略会对其创新成果有显著的影响。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使企业接触到原本难以获得的资源,并对内部创新的驱动因素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绩效。另外,对企业认知过程的研究也指出了创新搜索广度在消除其认知偏误方面的重要性。当面对创新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创新搜索的广度来有效应对。除了拥有多个创新目标之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增加创新信息来源数量来提升创新成功的可能性。本文以创新目标、信息来源与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创新搜索广度对创新成功的影响程度,检验了创新搜索的"广种"效应。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首先,企业的创新目标广度是否会提升其创新成功可能性?其次,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广度是否会提升其创新成功可能性?另外,创新搜索广度(包括创新目标广度与创新信息来源广度)与企业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到单一依赖性的影响?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通过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理论框架,并运用2008年中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进行了大样本(共包括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870家企业信息)的实证分析,对创新搜索广度、创新信息来源广度对企业创新成功可能性的作用以及单一依赖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发现并总结出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搜索"广种"效应的规律。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目标广度与其创新成功可能性正向相关,即企业的创新目标越多,其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广度与其创新成功可能性正向相关,即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越多,其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另外,企业的单一信息来源依赖性会负向调节信息来源广度对创新成功可能性的正向作用,但并不会完全抵消其正向影响。替换变量、分组回归等稳定性检验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论证明,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创新搜索确实存在"广种"正效应,无论是增加创新目标还是扩展创新信息来源都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成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若企业对于少数创新信息来源依赖性过高,这种单一信息来源依赖性会削弱信息来源广度的正向作用,减小创新搜索的"广种"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