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基础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显现。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基于WOS数据库,以及USPTO数据库,构建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合作网络和专利技术合作网络,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其他多样性网络特征,探讨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网络与专利技术网络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在论文发表上占优,但技术创新较弱,而印度则技术转化能力强;英、法和意大利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失去了领先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国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帮助,而科学网络结构洞和聚集系数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乐琦 《软科学》2012,26(4):118-122
从制度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并购的合法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并购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对并购绩效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外部合法性可以分为管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内部合法性包括投资合法性和行为合法性。进一步结合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构建了更为全面的并购绩效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科学与利益相联系的最好表达方式。自熊彼特以来,无论是技术创新理论还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可以说都是一种自由主义创新,是通过实现科学研究促进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公共利益。如今科学国家化与科学产业化相融合的趋势,决定了创新实践需结合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结合了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共和主义创新,是符合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的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兴的创新合作方式,以此为平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探索价值。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主体通过激活创新要素、共享创新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得创新成果效用的最大化,其本质就是损益与共的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的互利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合作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共同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环境,并能够保持连续有效的培养效果,是一种超越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更加优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动因机制、目标机制等六个方面构建协同创新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通过多主体建模仿真证明了该机制的正确性;最后从利益协同、人才聚集、信任分派、知识共享和建立国际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协同创新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研发-营销的整合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协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的写作构思来源于对海尔案例的思考,通过对比海尔和清华同方的创新管理经验发现海尔的创新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之后,本文提出要平衡短期竞争优势和长期能力发展、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加、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的经营方式或者说创新方式必须从传统的职能整合发展到创新协同。  相似文献   

6.
从研发-营销的整合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协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的写作构思来源于对海尔案例的思考,通过对比海尔和清华同方的创新管理经验发现海尔的创新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之后,本文提出要平衡短期竞争优势和长期能力发展、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加、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的经营方式或者说创新方式必须从传统的职能整合发展到创新协同。  相似文献   

7.
组织间关系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其内在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考察和完善。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合法性和交易费用适合作为组织间关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由此构成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机制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政企间关系能够通过增强合法性和降低交易费用两条路径来提高企业绩效;企业间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交易费用的传递,而通过增强合法性来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此外,政企间关系能够完全通过合法性来影响企业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葛安茹  唐方成 《科研管理》2020,41(12):112-120
伴随企业组织间的跨界融合创新,大量新物种不断涌现并快速崛起,如移动视频直播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已成为人们消化碎片化时间的重要娱乐方式,发展速度令人瞠目。本文旨在研究移动视频直播作为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市场、消费者广泛接受的过程中如何获得合法性,并探究其合法化过程与新物种的涌现机理。通过对花椒直播进行纵向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新物种涌现的过程是一个合法化过程,新物种涌现阶段不同,其合法性获得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据此,本文针对新物种涌现的合法化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晚期资本主义陷入合法性危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取代公平交换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基于此,科学技术被视为政治上层建筑,履行技术统治的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集成创新的范式演变:从个体创新到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和方法,集成创新的范式经历了从个体创新到联合创新再到技术创新协同的演变.而在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成为集成创新的一种新范式.同时,本文提出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框架并对研究内容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同时产生潜在的社会负外部性,引发理论与实践关于科技创新治理的关注,以实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责任。而“开放”逐渐成为组织中一种强有力的规范和治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资源获取方式、运作方式、与环境的互动方式,责任式创新的治理目标均能够在开放机制中得以实现。围绕责任式创新研究,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构建了以开放科学、开放战略、以及开放社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责任治理的开放机制,并结合争议性科学研究(生殖性克隆与预防性基因编译等)和争议性技术创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的案例检验予以论证。研究构建的从开放科学到开放社会的开放机制为科技创新的责任治理提供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旭 《科研管理》2015,36(11):184-192
动态变化的竞争格局为银行债权人从对企业技术创新厌恶到创新包容提供了充分的演化动力。本文在分析银行债权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了制度效应和资源效应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而辨析了银行债权治理的创新效应的产生机理。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债权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银行债权人已由创新厌恶向创新包容演化;银行债权治理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优化企业原始制度安排的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即制度效应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银行债权治理并不能通过提升创新资源投入的方式促进企业创新,即资源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因此,"债权治理——制度效应——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对创新包容效应更具理论解释力。研究结论能够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融资优序理论和银行代理监督理论进行回应和补充,并为企业创新和银行债权治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One of the central issues in science policy during the past decade has bee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national levels of expenditure on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luenc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to show that the pay-off from this investment in science is more complex and indirect than previously supposed.  相似文献   

14.
从共享到原创: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知识论角度看,企业的自主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创造活动。伴随着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技术创新中所需要的各类知识也经历了一个从难言到明言,在流动中实现企业组织的共享,在共享中对知识加以整合,从而生成原创性知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后进者技术学习的阶段性特征理应成为制定工业与技术政策的重要参考,但现有的技术学习研究并未对这种阶段性差异予以足够重视。通过对技术变化过程的分析,本文引入了"技术自立"的概念,以此刻画后进者以掌握国外现有技术为主的技术学习阶段,并说明了技术自立作为从技术依赖达到创新的一个必经阶段的重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自主产品开发在摆脱技术依赖、达到技术自立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以四个行业的经验证据给出了初步说明。文章最后讨论了一个独立的技术自立概念对我们理解中国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48家制造企业的402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跨层次分析中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员工吸收能力和创新合法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吸收能力中的辨识与共享构面、个人投入构面对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的影响皆达到显著性水平,理解与整合构面对商业模式应用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2)实用合法性对商业模式创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认知合法性对商业模式应用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3)实用合法性与认知合法性在个人投入与商业模式创意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分别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创版上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Z-均值聚类分析对科创版首批上市25家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版首批上市企业注册地分布不均衡且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提升空间。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应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力度,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力度,注重技术转移能力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有借助专利及其引文探讨基础研究影响技术创新的文献多通过科学关联度、引用时滞等指标进行简单地描述性分析,缺乏对专利价值的探讨,难以系统解释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选取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整体上动力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显著,分技术领域分析发现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显著,镍氢电池不显著;(2)整体上动力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不显著,分技术领域分析发现锂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显著,且促进程度呈逐年降低趋势,但燃料电池和镍氢电池不显著。本文丰富了现有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理论,并对动力电池产学研合作及政府制定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