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此种制度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且正在发展。在我国,这一制度无论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需要,还是社会思想化和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的需要均需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全面有效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也是督促依法行政的有力保障,是国家、政府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体现。因此,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一系列有关行政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衡量一国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尺度。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法理的使然。文章以法哲学的视角从精神利益可物化性、人性发展、人权保护、法制统一、平等、公平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完善了我国在国家赔偿领域的立法,行政侵权赔偿作为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弥补行政侵权给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国家赔偿法对行政机关侵害相对方所造成的精神损害问题.却未明确规定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不符合宪法的要求.也不利于相对方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行政侵权赔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浅析.也对具体的适用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对于著作侵权是否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上持肯定的态度,而我国立法尚属空白.为此,法学界应该探讨著作侵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和归责原则、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等问题,以期完善我国立法.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权可能带来受害人财产、身体的损害已经毋庸质疑,但因环境侵权的特殊性,根据侵权责任理论、精神损害理论、外国司法实践,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适用民法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精神损害赔偿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使其在环境侵权适用中也是必要的、具有适用性的。  相似文献   

6.
行政赔偿理论的建立是在借鉴民事侵权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对以前的主权豁免理论、政府公务员赔偿理论、财政制约理论等解构的过程。在行政赔偿理论的产生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行政赔偿的平等精神。  相似文献   

7.
行政侵权和民事侵权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侵权行为,其承担责任的主体和归责原则都完全不同.但是在实践中,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共同侵权的案件却时有发生,对于这类案件的赔偿责任的分担,法律甚至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实际处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为出发点,拟从行政侵权与民事侵权的特点、归责原则等方面来阐述作者对这类案件赔偿责任如何分担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行政聘偿制度已经凸显出许多缺陷,很难满足行政赔偿司法实践和保障人权的需要,应当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确立以公务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危险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将行政不作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扩充到国家赔偿法的行政赔偿范围之内。完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实现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当前行政赔偿范围在"违法"定义、可赔偿侵权主体、可赔偿侵权行为范围及抽象行政行为等方面存在不足.要修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赔偿直接和间接损失,保护被侵害权利.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前不久终于迎来了全国人大的首次审议,从草案可见,将精神损害纳入赔偿范围是这次国家赔偿法修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正是当务之急.本文应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立法中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缺失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的救济缺失,论证了我国构建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责任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包括:一、行政侵权主体要件,二、行政侵权行为要件,三、行政侵权结果要件,四、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有因果联系,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13.
责任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前提,行政侵权责任主体制度是行政责任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侵权责任主体制度存在着较大缺陷,应在借鉴西方法治发达国家行政责任主体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行政责任主体制度进行改良,其关键是:当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且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应由该公务人员个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国家仅承担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损害与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精神利益的含义、构成,精神损害的实质,受损精神利益的物化,精神损害赔偿费的计量方式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法定精神是外在精神利益和内在精神利益的集合,法人精神利益的存在有深刻的法理依据,精神损害的实质就是法律主体多层精神利益正常存在状态的破坏,受损的精神利益可以并能够物化为一定量的金钱财产,精神损害赔偿费数量的确定应考虑四种主要因素和四种酌定因素等,文章对探讨精神损害与赔偿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精神损害的性质及赔偿制度如何建立,做出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6.
侵权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对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的不同考量,实质上不仅关系到对侵害人赔偿能力的考察,更是关系到对受害人利益的充分保护与实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应考虑到精神损害抚慰金与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性质上的不同特点,同时参考受害人的个人因素,并在恰当时机对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进行一定的立法限制.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损害侵权行政救济模式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规模损害侵权的行政救济模式是借助行政权力解决纠纷的法律机制,它所涉及主体以及权利义务配置机制与诉讼救济、社会救济不同,它在大规模损害侵权救济中所承载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对大规模损害侵权责任实现的意义也不相同。大规模损害侵权行政救济模式在损害风险判断、赔偿标准制定、赔偿范围确立和责任承担方面需要通过行政主导方式加以明确,但是在大规模损害侵权救济中需要做到个体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尽可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虽然无形却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一些受害人来讲,精神上的损害远甚于物质上的损害,如果不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抚慰和赔偿,有失法律的公平.我国私法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已在立法、司法上得到了肯定,而在公法领域国家对公民造成的精神损害,是否应该进行赔偿,法律制度上却是不置可否.精神损害赔偿既然已在私法领域得到了确认,那么就不应因侵权主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法律标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是法治社会所需,且我国实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已经成熟,不存在阻碍.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没有规定赔偿标准,这种状况存在诸多弊端。实际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化具有可行性。制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条思路:1.根据不同的侵害典型分别制定不同的赔偿标准。2.根据精神损害程度细化赔偿标准。3.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最高限额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20.
《国家赔偿法》自95年施行至今,我国的国家行政赔偿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行政赔偿范围过于狭窄,致使许多权利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领域内尚可做到全面、有效的救济,而作为一方为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之精神损害却几乎不能得到任何赔偿。其不足之处昭然若揭,故参考我国民事立法及国外行政立法之经验,我国行政赔偿范围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逐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