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和睦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没有用手抚摸性器官的习惯和忧郁的表情,而在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当中,用手抚摸性器官的坏习惯比较普遍。他们经常一个人躲到没人的僻静地方或钻到桌子底下摸玩性器官。  相似文献   

2.
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在此期间,不但身高、体重突然地加快了增长速度,更主要地是孩子的性器官和性功能开始突飞猛进地发育起来。与生理快速发育的同时,孩子的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更多自室要求;不再对父母百依百顺,同时,出现了性的萌动,对异性发生了莫大兴趣。按照我国旧传统,父母不和子女谈“性”,但孩子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学梭也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性教育空白是我国当前儿童、少年教育不容忽视的现状。上了初中,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怎样对子女进行“性”教育?不妨读一读下面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苏爱秋 《山东教育》2004,(36):37-37
学龄前儿童玩弄性器官的行为十分普遍,在幼稚园、托儿所或家庭中,只要多关心孩子的睡姿,不难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有此行为,但是,成人绝不可以有色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性游戏,更不宜用手淫的字眼来形容孩子玩弄性器官的行为。幼儿这种行为与成人的“性趣”不可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4.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对父母不满和对父母有什么要求时,常听到的回答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愿,致使孩子不听话,不用心学习。如有的父母吩咐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只顾自己方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常常是孩子刚坐下来学习,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家长》杂志进行了一次“家长威信大调查”,结果表明: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正急速下滑。数据篇:家长威信呈现危机——喜欢父母的孩子不到5%在回答“你对父母所持的态度”时,6.62%的孩子惧怕父母,56.28%的孩子对父母很反感,13.13%的孩子对父母极度反感或痛恨,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只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多数孩子不太在意父母的看法在回答“你在意谁对你的看法”时,超过50%的孩子选择同学或朋友,近30%的孩子选择老师,约15%的孩子选择父母,5%的孩子选择其他长辈。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其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感悟221: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联盟,而父母联盟需要合理分工。美国学者对112对4岁孩子的父母跟踪一年的研究发现,父亲主要负责陪孩子玩,母亲更多照料孩子生活,这样分工的父母关系更加积极互动,也有利于孩子特别是男孩的成长。如果相反,父母则会发生较多争执。显然,父母也要扬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许多情商能力的根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觉得孩子没自信,也不够坚强独立?父母往往不懂尊重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从出生起,父母就该把孩子视为另一独立个体。在和孩子说话时,尊重孩子的父母会认真倾听,不随意斥责。研究显示,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更乐于合作,对人友善,懂礼貌,也更能独立。  相似文献   

8.
教育感悟221: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联盟,而父母联盟需要合理分工。美国学者对112对4岁孩子的父母跟踪一年的研究发现,父亲主要负责陪孩子玩,母亲更多照料孩子生活,这样分工的父母关系更加积极互动,也有利  相似文献   

9.
正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尽力为孩子祝贺生日,孩子却从不过问父母的生日。凡此种种,值得深思。为此,设计了一次主题为"爸爸妈妈我爱您"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发现爱孩子对父母了解关心甚少不是孩子们的错,是父母过于  相似文献   

10.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11.
郭红 《山东教育》2008,(7):95-95
我们做父母的,在希望做孩子的“良师”时,更应该想想怎样成为他们的“益友”。因为,父母要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对父母更有依赖感,更倾向于和父母交流、沟通。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流是很珍贵的,在交流中亲情会不断加深,孩子对于父母会更加敬重和热爱,他们对于父母所做的事情,尤其是为了他们而做的事情,也容易理解,那么,“代沟”也将更少产生。因此,父母不能只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还要想到和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父母的虚荣心必然刺激孩子追求虚荣,这是爱慕虚荣的父母常常意识不到的。爱虚荣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生活的外部,喜欢在孩子的吃穿打扮等方面与别人攀比。爱虚荣的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孩子的优点,过高评价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绩和长处对父母来说比对孩子本人还重要。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14.
孩子要靠父母养育成长,但是,父母不一定真正、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特长,其实,很多孩子不是没有特长,而是很多父母不了解什么是孩子的特长,更不能很好地发展孩子的特长。每个孩子的特长,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即个体的优势。它表现在孩子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发展等方面。如有的孩子善于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的孩子办事公道,实事求是;有的孩子善于交际,对群体的适应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对体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父母对待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对孩子使用暴力,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限制孩子的自由,忽视父母榜样的作用,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等。孩子遭受父母暴力的伤害,关爱、自由、尊重的缺失以及父母榜样的失范,使得他们怨恨父母。同时,孩子也在渴望父母与他们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宽松的环境,给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而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种种问题其实是由亲职教育的缺失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烟子 《小读者》2012,(1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能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做老师:竭尽自己所"能",重在做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父母  相似文献   

17.
宋文娟 《家长》2009,(7):30-31
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父母。至少,孩子爱父母没有像父母爱孩子那样爱得那么深。出现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抱怨孩子不懂事。看完下面这位母亲的诉说,你就会发现,孩子不那么爱父母,父母本身也是有责任的。  相似文献   

18.
校长的话: 为人父母者,大都对孩子寄予厚望。殊不知,孩子也对父母有很多要求。但是,许多做父母的却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了解孩子,又何谈教育孩子!为了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必读》2009,(5):138-138
父母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父母。在孩子心灵的深处,一直由父母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只是父母常常不知道而已。人们通常会把父母的父母叫做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但是也有例外,套用一种国外的说法就是:孩子是父母的父母!  相似文献   

20.
上小学时,孩子放学回家总要绘声绘色地把学校里有趣的事向父母汇报,可一上初中,便不再主动与父母说话。孩子进入初中,青春期悄然来临,身高、体重发展很快,柔韧性增强,力量增加,给孩子自己以“成人感”在心理变化上,由于他的独立性增强,故尽量避免对大人的依赖。渴求独立,不希望父母对自己过多的干涉,因而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孩子此时开始重视与同性、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故可以与朋友尽诉衷肠,尽情欢乐,而不愿再对父母说心里话和表达亲密的感情。所以,对父母“疏远”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是孩子的独立性表现。父母应尊重孩子在家中的权利,有意地把孩子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