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在历经几次大的学派分离和理论修正之后,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本质特征,远离了它的生物学和物理学假设。精神分析的多次裂变既带来了其元心理学的分裂,也带来了新精神分析的发展。经过历次的修正,客体化倾向已经成为精神分析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既是对传统精神分析的颠覆,也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新发展。在这种倾向的指引下,还会有一批跟随者继续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修正,并不断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2.
后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联系是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以语言学观念对于女性主义的身体欲望与写作欲望进行调整,把这种欲望的超越引入政治化与社会化的范围。正是这种观念成为后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主旨,对当代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忽略后女性主义对于拉康精神分析的批判,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依托也拒斥的双重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系精神分析澄清了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的概念内涵,指出这对概念表明各种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不同.根据单人心理学、双人心理学的概念,关系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进行了归类,指出古典精神分析是一门典型的单人心理学,而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兼有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的成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自身是一门较为完善的双人心理学,主张一种整合性理论要兼具单人心理学与双人心理学要素,兼顾关注个体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在实践中的优缺点很多,因此我们的探讨围绕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发展史、理论框架和咨询技术而展开,分析这一理论的优缺点,以期在实际生活中去更好地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5.
释梦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潜(无)意识的特别关注和梦的愿望达成属性,释梦理论对梦的内容、形成、运作、典型及释梦方法均发表了独特见解。释梦理论不但在观点上与心理结构论、人格结构论、泛性论等精神分析理论具有紧密联系,而且在实践观、方法论及理论构建特征上对整个精神分析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政策精神分析是国外批判教育政策研究的新兴领域。基于拉康派精神分析理论,教育政策精神分析认为,政策科学和教育政策社会学混淆了政治“本体”与“本体论”,始终未能摆脱对政策的工具理性假设。教育政策精神分析指出,政治在本体论层面是一个空洞的能指,教育政策通过勾勒理想教育来服务政治的本体论运作。由于政治在本体论层面的不可能性,教育政策无法整体性地把握和抵达理想教育。基于此,教育政策精神分析主张关注教育政策的非工具层面,将目光从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转向政策主体在真实、日常的政策实践中自我解放。在分析方法上,教育政策精神分析围绕主人话语、大学话语、歇斯底里者话语和分析师话语,将政策批判与主体解放合二为一,克服了传统批判研究简化政策复杂性和受制于时空情境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他们的工作使亲子关系第一次成为精神分析学家们关注的核心。温尼科特(1896—1971年)运用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观点来解释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其实质是从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角度研究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理论,不同于克莱因和安娜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圜然而,无论在温尼科特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还是在他作为儿科医生与儿童精神分析师的临床工作中,游戏都是其关注与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本质问题成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实践课题。我们有必要对精神分析的始祖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为我们的教育寻求一些借鉴。正如弗洛伊德所发表的看法一样:“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一个很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在教育中应用精神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分域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等对超现实主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直接理论来源,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美术以最直白、热烈的方式彰显了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美术创作领域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0.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在精神分析思潮的发展历史中,她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对童年期经验的重视等思想及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又系统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在精神分析中引进了社会文化的因素,确定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新精神分析)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的学说思想非常特殊,追随者众多,影响极大,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于19世界末在奥地利创立的,故而也成为弗洛伊德学派"。psychoanalysis"一词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精神分析,指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采用的一套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析以及移情;二是译为精神分析学说,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说,人格结构说以及人格发展说。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和一些代表人物理论的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以及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导言 以弗洛伊德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思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修正和改造,其影响波及到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文化学乃至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心理学界或是其它学术界,都对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争论不休。介绍、评价精神分析学派的论著,撇开国际心理学界不说,仅在我国,已基本上是汗牛充栋。然而,80年代的十年中,我国心理学界在阐释和评价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的大讨论中,却忽视了对其女性心理学思想的关注。也许精神分析学派的意识分域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教育尤其是儿童的心理教育有重要启示,本文首先对精神分析学说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本上从几个方面对精神分析学说进行评价,最后探讨了精神分析学说影响儿童教育的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七八十年代成为西方电影界一种重要的理论批评流派。它的生成和发展吸收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以及后结构主义等一系列学科的理论要素。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也开始受到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精神分析文论在当代大陆的翻译传播情况,分为精神分析理论著作、精神分析学家生平传记和介绍评述著作三部分,考察对象包括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拉康等从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到后现代精神分析,既包括精神分析学家的经典理论著作,也包括研究者对之所作的介绍评述.精神分析在新时期的巨大影响得益于翻译传播的实绩.  相似文献   

16.
由拉康创立、被后世演绎得千姿百态的精神分析批评中的“奇葩”——拉康式批评已经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批评流派,以“镜像”、“欲望”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对拉康式批评进行阐释并以之为基础展开文本分析,以期读者对拉康式批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西奥多·赖克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在深化精神分析理论、创新临床技术和扩大精神分析的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精神分析是分析师对患者潜意识的"推测"、"理解"的过程,强调分析师与患者之间的潜意识交流的过程,重视分析师的潜意识的重要作用,认为分析师的潜意识是他的"第三只耳朵","用第三只耳朵倾听"的技术应成为一种新的精神分析技术。他认为分析师除了运用传统的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等方法外,还要使用自由浮动注意和自我分析深入到患者的潜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析的有效性如何和独具的主体性导致"精神分析是否是科学"这一问题的产生。从释梦过程可以看出,精神分析的主体性包括:释梦对象——梦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释梦的双重主体性——分析家和分析者及其相互关系;象征的揭示——释梦方法中的主体选择。精神分析强烈而又复杂的主体性质,使之呈现不同于传统科学的特质。但是,正是这种特质,使精神分析成为更为独特的尊重和理解人的主体性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广泛,影响也很深远。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于女性心理论述主要集中在俄狄浦斯期。多伊奇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她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上提出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多伊奇首次系统描述了女性心理发展及其特征,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女性心理学理论基础。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而兴起的,在把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女性主义咨询学学派。女性主义咨询学学派在批判传统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动摇了精神分析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使女性自身经验与主观性成为心理咨询合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