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界提出的要求。实际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也有赖于新闻媒体的传播、倡导。因此,从广义上说,正确的舆论引导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要求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二是间接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人民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人民的素质,培养造就  相似文献   

2.
网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它的里面出现了一定的舆论混乱现象,有时还成为一些反动言论的嚣张场所。“法轮功”组织就很善于利用网络进行舆论造势,混淆视听。李洪志在向其成员传播其声音时,首先是将其意旨发布到网页上,送达到其骨干成员的电子信箱里,然后通过网络终端的各地站长,再通过电话等通讯手段传达到每一个成员。网络成为他们散布言论,歪曲事实的场所,切切实实影响着我们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4.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经济报道方面的竞争将成为传媒之间竞争的中心和焦点.这是因为,现在的中国百姓,已经从政治人向经济人转变,人们谈论的话题已不再以政坛秘闻、政坛走向、明星逸事等为主,而是转向国家经济政策、经济走势、市场行情等经济方面的内容.人们已逐渐懂得并学会了通过分析现行的经济政策、经济走势来寻找赚钱的机会.因而,反映经济政策、经济事件、经济生活的经济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一张报纸的灵魂。总编辑的第一位工作、第一位责任、第一位考核指标,毫无疑义,必定是舆论导向。研究舆情、把握导向.是总编辑的一项基本功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事关办报的方向和报业的兴衰,更是党和人民的祸福所系。因此,总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此,必须认真研究舆情,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舆论,解释客观存在的舆论现象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求解决…  相似文献   

6.
加强舆论导向中的建设意识,对于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新闻界一些同仁尝试用建设意识引导舆论导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表明这种探索是有益的。一、报道的目的不在于能否引起轰动,而在于是否具有建设意义。新闻界近来有一句话颇为流行:“欲出名,跑批评”。以为名记者之名是建立在批评报道之上。诚然,不为人民鼓与呼的记者不是称职的记者,但把为人民利益鼓与呼狭隘地理解为跑批评同样也不是履行了职责的记者。至于图一时痛快,不顾社会效果的不负责任的批评,则是一名称职的记者所不愿为之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新闻如何摆脱旧有的宣传模式,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脉博,以充分发挥经济宣传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当前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就这一课题,作以粗浅探索。 一、正确把握潮头,努力探索市场经济宣传的规律 长期来,我们的经济宣传一直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合。把计划作为经济宣传的中心,围绕着政府制订的计划相各级各部门落实完成情况,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顺藤摸瓜地找报道重点,由此形成了旧有的经济宣传较固定的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旧有的宣传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变化的形势的需要,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与转轨,以便更好发挥新闻舆论对市场经济的服务与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舆论工作——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90年,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的60余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的基本经验之一是:要在反右、反左两条战线作战。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  相似文献   

9.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坚持正确导向的“舵手”和“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只能是总编辑。总编辑的第一位工作、第一位责任、第一件考核指标,毫无疑义,必定是舆论导向。 研究舆情、把握导向是总编辑的一项基本功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不仅事关办报的方向和事业的兴衰,更是党和人民的祸福所系。因此,总编辑必须在导向问题上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此,就必须认真研究舆情,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舆论,解释客观存在的舆论现象并预测其发展舆论调控的基本原理,把握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这是总编辑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导向与技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导向与技术表现关系密切,在新闻报道中缺一不可,因而,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也就成了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舆论导向与技术表现是新闻报道中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新闻报道带有导向性,包括政治导向、思想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及审美导向等等,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新闻报道又需要一定的技术表现,包括新闻捕捉及采写技巧、稿件修改及组合、版式设计等等,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326座,教育电视台62座,广播电视台1303座,电视节目2267套,每天播出的电视节目有3万多小时,其中新闻节目1770小时。有4亿台电视机,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61%,这种市场规模是其它任何国家也不能比的。电视小荧屏巨大地影响着社会大舞台,电视传播中的舆论导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强化导向意识是做好舆论导向工作的前提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中更好地落实。只有不断强化导向意识,才能确保在新闻报道、节目制作中牢牢地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认识上稍微松懈一下,就会造成不良…  相似文献   

12.
谈谈舆论导向王霞林近年来,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经常讲到舆论导向问题,但究竟为什么要强调舆论导向?怎样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很多并不完全清楚,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也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客观存在把握好宣传基调,...  相似文献   

13.
雷霆 《声屏世界》2004,(12):19-20
新闻媒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网络新闻媒体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的不同,两者在舆论导向的特征和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特点、方法和艺术,对于正确把握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雷霆 《新闻导刊》2005,(2):30-31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不同.两者在舆论导向的特征和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特点、方法和艺术.对于正确把握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赛事转播历史中的舆论导向 建国初期,媒体的舆论导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国内民众的爱国热情,使大家团结起来建设祖国;二是向世界展示风采,表明外交态度.而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当时的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先后转播了几场国际友谊赛和国内地方队间的比赛.在这些转播中,除对比赛过程进行描述外,解说员也利用转播引导舆论.这一时期的解说员也注意强调参赛双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风尚.  相似文献   

16.
1993年以来.以频率专业化为特征的广播改革方兴未艾.广播业的这种变革,从内容上讲,是从传统意义上以新闻为主的综合内容走向单一的专业化频率的变革.从对象上讲.是由“大众化”.“广众化”向“窄众化”.“分众化”的转变.可以说.广播的“窄播化”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突发事件及政府的应对措施常常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大众最迫切需要的是从新闻媒体中迅速、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相、发展方向,以便他们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正确与否影响着公众的利益和党、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将可能产生的危害与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化不利为有利;而错误的舆论导向将给社会、人民群众带来恐慌,给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困扰,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冲击。因此,在突发性公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企业化运作中的舆论导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缘起在今天的中国 ,已经没有人能够怀疑 ,大众传媒属于一个能够带来巨大利润的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不少传媒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即从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生存的事业单位变成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实际上 ,今天的大众传媒是在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它必须像企业那样设法使自己生存下去 ;另一方面 ,它又要完成自己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部门所肩负的传统使命 ,因此 ,它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 ,就是如何使传播的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我们可以假定谋取这两种效益的行为是一致的 ,但事…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名专栏在舆论导向中的领航作用徐光春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评选活动,今年是第二次。从实践来看,名专栏的评选对新闻单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很有必要。在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要充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