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思想,如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思想;中国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学习外国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关于发挥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思想;关于中国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迈入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跨越式、以人为本、公平高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与中华传统思想相融合的教育现代化过程。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处于现代化目标的优先位置,对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具有引领性的作用;教育现代化是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较变的根本途径,为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人力资源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基石作用,促进了现代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不能离开世界历史进程搞“地域性”的现代化,而必须在融入“世界历史”进程中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中国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利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肯定”因素,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要思想.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权威的两大基本功能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性;保证中华民族和社会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合法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巩固执政党地位并实现长期执政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不断生成和完善过程中,逐渐形成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具有决定意义,它既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决定了其内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还从根本上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一是深刻关切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人民的主体地位;二是深度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重大问题的导向作用;三是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论述了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联系.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解放作为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要社会前提;把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并选择中国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民主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正确地选择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育和积累了现代化的崭新因素。这些重大贡献为建国后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关于现代化探索的整体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难题,扫清了制约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系列政治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鲜明政治底色和显著优势;三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立足本土、艰苦奋斗,为中国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革命型现代化模式;这是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前提、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化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最佳实现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革命方式驱动社会现代化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不断暴露其局限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与桎梏,并最终为新的现代化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在现时代展开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具有了历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缔造之一,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思想,如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既反保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思想;中国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学习外国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关于发挥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思想;关于中国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迈入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与反帝反封建相伴随,同为近代史的主题;中国近代化的水平低下、发展缓慢,这为当今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与现代化在历史、哲学、政治的视野中具有不同的面相,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近现代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现代性的认识经历了痛苦而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从被动转向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化,呈现的是一种外源性的现代性;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新中国现代化则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更多体现为一种内源性的现代性。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则体现出独立自主性、全面协调性、人民性和计划性的特点;新时代中国现代性则融入了求实、自主、创新、开放的价值。随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深入,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认知将会更加全面和丰富。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新路。这一理论也具有突出的世界性:它是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其出发点是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对人类作贡献。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唯物史观展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现代化具有复合模式,即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种现代化模式表明现代化具有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发展道路,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具有现代化的特殊性。从现代化的普遍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与人类现代化共有的本质属性,即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以自然经济主导的模式向以市场经济主导的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从现代化的特殊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为道路选择的非资本主义性、领航主体的先进性、发展方式的并联式以及价值追求的人民性,等等。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悖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问,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制度探索作出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德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德育本体反思和改革逻辑。德育治理现代化是德育现代化的价值范导和质量担保。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德育系统要素理论,德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德育制度供给的引领性、德育目标与内容的调适性、德育实施过程的协同性、德育评价的创新发展性等时代特征。以此为据剖析现代化进程中德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重塑其价值底色和实践逻辑。德育治理范式的现代化转型要求多方德育主体从刚性管制到积极范导,实现德育制度供给引领的伦理化;从功利浸染到生命觉解,匡立德育目标与内容设计的生命在场;从被动接受到深度参与,重构德育过程的生态化;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全面,增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以德育治理现代化实现德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不是简单地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外在表现样态模仿和变革。中国社会传统结构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传统结构的根本特点,即乡土性。这种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而不是西方以团体为中心的社会。因此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事实,显示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不是由一个“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社会结构的革命性转变进程。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在实现差序格局现代表达过程中所实现的市民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互动;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突出地体现为市民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明现代化等视域中差序格局现代表达方式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格局中展开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特色,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在实现差序格局现代表达过程中所实现的市民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互动;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突出地体现为市民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明现代化等视域中差序格局现代表达方式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为中国现代化奠定坚硕的基础,他睿智地选择承继,按实际环境及形势,针对时代难题,逐一实现现代化政策,以务实承容态度,吸引外来文化精华而不失自我本质,吸收外来现代化策略创造性地转化为本土现代化策略,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真知灼见.周恩来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