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孙云晓 《教育导刊》2006,(11):63-63
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现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是因为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孩子虽小也接触了海量的信息,如看电视、看广告、看书刊甚至上网。有人或许不以为然,说小孩子看的不少,懂的不多。问题恰恰在于,孩子的复杂性往往是因为看了太多成人的东西,他们不懂或不全懂,或许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第二可能与独生子女现象有关。一般来说、人的许多方面经验是来自兄弟姐妹之间的传递,而与同龄人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天性。可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被迫在成人…  相似文献   

2.
郭立场 《云南教育》2007,(B09):36-36
《广州日报》9月2日报道,总是喜欢扮成奥特曼的模样,追着“怪兽”不停地打。这个暑假,小宇最想做的就是每天都能看一集《奥特曼》,然后再练习一下刚刚学到的“招数”。暑假就要结束,但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看了一个暑假的日本动画片,尤其是像《奥特曼》这样充斥暴力情节的节目后,性格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0,(2):I0011-I0011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相似文献   

4.
家里的孩子要升入小学了,对于父母这意味着孩子在成长,是一件喜事,但是伴随而来的,往往也有烦恼,那就是面对“孩子应当上什么样的学校”的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5.
提起“教育”,在许多人脑海中出现的是严肃的面孔、严厉的声音,这种印象是他们一次次的“受教育”经历铭刻下的痕迹,因此在他们看来,“教育”一词是不可爱的、是充满压抑气氛的。  相似文献   

6.
《早期教育》2005,(5):i001-i001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邓万祥 《教师》2011,(7):123-124
正如每个国家都很重视青少年教育一样,美国也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但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青少年教育专门机构,青少年教育融于日常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8.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对孩子们来讲,幸福既是快乐的现在,又是美好的未来,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幸福,就要从儿童的现在出发,重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利用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儿童的意愿和要求;要让孩子们真正在知识上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9.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西安、天津等大中城市,八成以上的3-6岁孩子都参加了特长班学习。其中,同时参加2-3个特长班学习的占34%;同时参加4个特长班学习的占13.6%。可见,幼儿们已成了各种特长教育的主要对象。家长和老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0.
所谓随机教育.就是指在教师教育计划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情境而临时组织的教育。把握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可以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才华 《教育艺术》2006,(10):41-41
年轻的父母们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材,为实现这个愿望,他们不惜花钱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然而,事情并非尽如人意,有许多“投资者”收获甚微,甚至培育出一些不合格的“次品”。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责任应由家长自己来负。  相似文献   

12.
陈晓 《教育导刊》2011,(1):53-55
当学校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问题时,实际上也就说明了它的"离经叛道",这也正是我们呼唤学校教育"回归"的原衷。诚然,学校教育要真正的回归,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教育以外的因素,但"回归"的逻辑起点则首先是学校。  相似文献   

13.
张少云 《教育艺术》2008,(11):69-70
一个孩子的成长,必须经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进行学校教育的前提,先于学校教育产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更是人生的第一篇章。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孩子做人水平起点的高低。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在体力、智力、品德行为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反之,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如果我们说“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认同。但是尊重孩子不能只挂在嘴上,要体现在行劝中。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由于教育质量具有“内隐”的特点,不像教学楼、教育设施等能外显出“政绩”.因而,教育质量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加之教育质量又有迟效性的特点,短时间难以见出成效.即使有了成效.由于评价的标准不统一.也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杨来仓 《教师》2008,(24):22-22
子女成长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要赏识孩子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创造环境让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时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孩子刚上一年级,对正规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内心充满紧张、惊疑,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陪伴孩子要讲究科学,家长要弄明白:陪伴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才正确?  相似文献   

18.
林放 《江苏教育》2009,(3):14-15
长期以来,如何评价初中教育的质量一直困扰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也困扰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现在有必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对初中教育质量问题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廓清现在被混淆的一些关于初中教育质量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9.
麦结柳 《广东教育》2009,(11):61-62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他们中能记得这一点的为数不多。而且,他们还指着我们的脸:怎么这么笨!最恨就是大人骂我们笨,这些大人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吗?我愿我的爸爸妈妈永远是童真的。”  相似文献   

20.
曹海云 《考试周刊》2011,(89):219-219
表扬是众多家长和老师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表扬是对孩子的认可、肯定和赏识,体现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爱和期盼。在集体中表扬孩子还能对周围其他孩子产生影响,促使更多的孩子明白事理,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