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忽然收到徐雁学长的短信,惊悉朱天俊老师不幸因病仙逝,顿感怅然若失,心痛不已.回想起种种往事,朱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不时涌上心头.8月3日下午,我陪同徐学长及其在京实习的两位研究生弟子张思瑶、朱琳前往老师府上吊唁,在遗像前深深地鞠躬致哀.  相似文献   

2.
夏洪川 《图书馆建设》2000,(6):93-93,101
赵世良学长的新文集<我的半个世纪>即将付梓,我由衷地表示祝贺!这是一部记述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图书馆员的信念与追求的书.它凝聚了学长近些年的心血,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在成稿或发表时我都有幸拜读过.这次结集后又细研一过,仍多有教益.学长的文章质重老辣,"厚积而薄发",有大家风范;其诗作则情真意浓,壮怀不已,撼动人心.我借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话说,学长大作是"学问文章老更醇".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前,一位写小说的学长约我小酌.酒过3杯,老兄话多了:你别看我红,可在编辑眼里,我只是他们门口的石狮子而已.一家杂志到北京来,说是宴请作者,把我也叫去了.  相似文献   

4.
四年前岁梢的一次浙江永康之行,得闻当地知名学人、藏书家陈寒川老学长的文名,遂请永康图书馆馆长徐关元先生导行拜谒,竟赴其独乐轩中得一夕欢晤.此行也,获学长所赐赠之处女集<独乐轩集>五十册毛边本编号第二十五册,乃其2001年8月以"莹雪书屋"名义自印五百册者.拜读之下,方知学长不惟善文,亦能诗词者也.  相似文献   

5.
出版界的一位学长嘱我在本刊《圈外人语》栏上写稿,我满口答应了。一来是长者之命,不好推辞;二来是自己心里也在为让讲点外行话而暗自高兴。后来一想,不好了,圈外人冷眼旁观,爱说风凉话,是不讨  相似文献   

6.
庄森 《新闻世界》2008,(5):54-54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令人敬佩,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民主与科学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而正是蔡元培,慧眼聘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此创造了北京大学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亲爱的老师、学长 ,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 ,也是北京最美丽的季节。金秋的北京广播学院花团锦簇、高朋满座、群贤毕至 ,几代北广人欢聚一堂 ,庆祝母校 5 0华诞。在这喜庆的时刻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我们挚爱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道出最真诚、最美好的祝福———祝我们的母校生日快乐 !记得几年前刚刚踏进北广校门的时候 ,一位学长自豪地对我说 ,在中国 ,只要有广播电视的地方 ,就有我们北广人的身影。的确 ,五十年来 ,北广人肩负着传播先进文明、先进文化的使命 ,把新中国的声音带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8.
杭迅 《航空档案》2005,(3):82-84
程宝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37—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在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里,有一位年轻英俊而谦和的学长给我印象颇深,他就是徐舜寿。他20岁毕业于清华大学,22岁毕业于中大研究班,学习成绩一贯优秀。  相似文献   

9.
满庭芳     
《中国广播电视学》经过二十多位同志四年来酝酿、研讨、撰写、修订、总纂,终于成书。我作为这个群体中一员,锻炼颇多,受益良深,欣喜甚炽。今应《视听界》之约,作《满庭芳》以答,并献诸学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1,(16):29-29
按照清华校史专家的断代法,80年代后走进清华的学生应该是第四代清华人。他们没有经历过先辈学长所经历的救亡,也很少有人经历过“文革”的冲击。较他们的学长而言,他们缺少对苦难的体味。他们是唐少杰所谓的“第四代清华人”,或者说“新清华人”。  相似文献   

11.
3月9日上午,接师兄李修宇电话,告之学兄赵世良去世的噩耗,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这太突然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我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50年代末的学生,赵世良是我的学长,那时他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自然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12.
得知我们的老总编辑庞家驹老师去世的消息,深感悲痛。他老人家是老清华的毕业生,去过西南联大,做过清华大学教务处的副处长,参与筹建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中文系科技编辑专业,在中国科技出版界是德高望重的教授、编辑家,是我敬重的学长、导师。我认识庞老师是从我想到出版社工作开始的。那是1984年秋天,我听说,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立不久,急需编辑人才,我心动了。有位朋友  相似文献   

13.
与陶小爱同处一个大院十多年,见惯了她风尘仆仆的身影,似乎她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神情似乎也总是蛮凝重。在我与她交往的回忆中好像只有两次她是自然而然的呵呵大笑,那笑声让人明显地感到一种女人的幸福和满足。 1986年下半年,学长带我去她家,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和知道陶小爱,她及她的丈夫、学长和我,四个对世界认识尚浅的年轻人,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神吹海侃,不亦乐乎。待到情绪高亢时,学长高深莫测地讲了一些经济方面的理论,记得陶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点头,轮到我,那时毕业出道不久,没什么多的表现,只好根据学校时的爱好背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一篇中的一小段,陶小爱听完了背诵,笑呵呵地鼓了几下掌,如同大姐鼓励小弟弟一般,轮到她那位了,有着诗人一般冲动的先生站起来,捋了捋额前的散发,深吸一口气,诵读起了据说是前一个晚上刚写就的诗作。忽然间,房间里除了诵读声之外,没有任何声音,一切仿佛停下来了一般,学长用手捅捅我,朝陶小爱指指,我一眼望过去,那边的陶小爱只手轻柔地托着下巴,嘴微张,稍歪着头入神地望着先生,过了一阵,诗朗诵完了,先生  相似文献   

14.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每个企业都需要罗文这样的员工。如果不是秉持着“没有任何借口”这一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把信送给加西亚将是不可想象的。 在西点,我作为新生学到的第一课,是来自一位高年级学员冲着我大声训导。他告诉我,不管什么时候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  相似文献   

15.
我手头有一封1984年11月18日胡乔木同志写给萧乾和我的信。这是复印件,原件已捐给清华文库永久保存。说来,胡乔木还是我的清华学长呢。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一位写小说的学长约我小酌。酒过三杯,老兄话多了:你别看我红,可在编辑眼里,我只是他们门口的石狮子而已。一家杂志的编辑到北京来,说是宴请作者,把我也叫去了。满屋子黑压压的,人家互相都很熟悉,就我两眼一抹黑。后来,才听出了一点味来:原来,  相似文献   

17.
1942年2月25日,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平山县吊儿村,司令员聂荣臻推掉所有工作,专门接待从北平来的两位“洋教授”.他们都是英国人,一位叫林迈可,一位叫班威廉,分别是燕京大学经济系、物理系教授.聂荣臻给予两位“洋教授”以极高的尊重和礼遇.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不大明白,我们老是沾沾自喜于自己优良的读书历史传统,却对始终不爱买书的这个历史传统只字不提。读研究生时的一位学长,三年下来,一本书也未曾买过,毕业时还把从家中带来的十几本书拎到校园的跳蚤市场廉价处理了个干净。我给他算过一笔账,光一个月的烟钱至少就够他买十本书的。看来,  相似文献   

19.
与<环球经典名曲导读>一见钟情 2004年年底,我是从昔日的学长,当时任环球唱片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周瑞康先生那里见到了<理查·施特劳斯>,那是第一本英文版环球系列唱片.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本厚重的说明书,和里面图文并茂的解说,特别引人人胜,也就从那时起我对这个选题一见钟情了.  相似文献   

20.
胡智锋:今天两位长江学者要做一番关于中国传媒学术的对话①.一位是在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现在世界知名的华人传播学者赵月枝教授,一位是本人,与中国的传媒一起成长,做中国传媒研究的本土学者.我们两位,恰好成为了有中国传媒大学背景的两位"长江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