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激发求知欲的原动力。那么,如何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呢?我在教学中经过多年实践,认为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完么 《青海教育》2005,(5):46-4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努力去探求某种事物的根源,也能直接影响一个人学习效率和智力的发挥。要想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就不能把数学讲得枯燥乏味,而应以实践证实数学是有趣的、令人兴奋的。新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聚精会神、兴致盎然地去学习、探求和研究。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王秀侠 《山东教育》2007,(10):50-50
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科学课题的确立就像一篇文章的眼睛,好的课题,可以起到概括内容、提炼要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下一些教材,课题细究起来似乎有些地方需要商榷。如以抽象概念作为课题,看似概括性强,实则深奥艰涩,令小学生望而生畏;如以浓缩要点定为课题,则平淡无奇,更不用说“兴趣”二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美华 《考试周刊》2011,(29):100-101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自己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宅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时,就能孜孜不倦地去钻研,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自己的活动时间,遇到困难也能顽强地去克服,并能由此产生欣慰和快乐的情趣,从而较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红 《河北教育》2007,(11):44-45
1.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时,最重要的一条是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好英语,并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学好英语。明确了目的,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推动学生去努力学习英语,取得更大的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会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洋溢出注意的倾向。良好的兴趣孕育愿望,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采取怎样的教学法去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就极其重要了。而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应如何起主导作用.去达到教与学目的。可以从下几点去探讨。  相似文献   

9.
好奇与兴趣     
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起点。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也正是创新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王玉兰 《青海教育》2005,(12):50-50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力求接触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年龄小的学生大多对事物或活动本身发生兴趣,年龄大的学生往往对活动的结果产生兴趣。在学习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呈现相互交叉,相辅相成。新的地理教学大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指一个人在认识、研究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倾向或积极态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它也称“求知欲”。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人们渴求知识、探究事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浓厚、强烈的兴趣。同样,学生的求知欲也往往来自于浓厚的兴趣,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曹世国 《教育》2009,(9):52-53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或活动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观点的主体以需要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活动需要为选择的一种表现。凡能满足需要、符合人的价值标准和观点、能引起主体感兴趣的活动,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愉快的心理倾向;反之,就使人产生消极、厌烦的心理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过程中兴趣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正> 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重读写而轻听说,对于枯燥单调的语言文字,提不起学生兴趣,而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正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优美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运用起来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用词丰富规范,既消灭了方言俚语的粗俗,又保留了民间口语的生动幽默。所以在口语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准确优美的语言语调会使学生从开始就有良好的语言发音;教师流畅生动的口语会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校园广播、录音、磁带、电视机、宣传橱窗等设备,听名家朗诵、听评书、听鞠萍演播儿童故事;收看新闻联播、阅读精彩的语言片断、背诵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在学校内创设的这  相似文献   

15.
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农业、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环境保护和治理、国策的确立,也都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从乘车坐船,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购买土特产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无不需要一定的一理知识。再进一步激发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懂得地理知识。一个公民如果缺少必要的地理知识,没有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就很难成为未来社会强有力的竟争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这就赋予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教育不仅应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实践证明,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滋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产生创新的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主要由好奇心引发,其次,动力作用、求知欲及认识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之一德国的教育学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醉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他的话突出指明了教师劳动艺术性的特点,而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染,感染性是感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情绪的波澜。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并成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参与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强劲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因此,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兴趣,便会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正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