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怀念他,尊敬他!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1931—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此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一年九月,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实行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江西中央区联合起来有过二十一个县城”,“最多的时候有过二百五十万人口”。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在这重要时刻,中央红军和根据地却遭到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极大危害。一九三一年一月,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接着以太上皇的姿态,到处推行他的错误路线。一九三二年八月,他们在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夺了毛主席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史上,国民党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前四次反“围剿”红军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第五次反“围剿”却以失利而告结束。关于失利的原因,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着重强调中国共产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泛滥和排斥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军事路线所致。但是如果我们将着眼点转到国民党方面来,那么不难看到正是30年代以来国民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促使了蒋介石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端严重的困难。当时所遇到的困难集中表现在物质方面,就是粮食不足,缺乏衣穿,没有经费。为了战胜困难,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伟大号召,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从华北前线返回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359旅积极响应号召,开进荒芜的南泥湾屯垦,实行部队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深切怀念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的丰功伟绩。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卓越贡献,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胜利。一、“通道转兵”使红军避免了落入敌人陷井的危险。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虽然经过苦战杀伤了不少敌人,但终不能打破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我党经过长期聚集起来的红军遭到重大伤亡,根据地日益缩小。到了1934年秋,在敌军一步步逼近的严重形势下,不得不退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任苏区中央局书记期间 ,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中央的错误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极力维护毛泽东 ,体现了他和毛泽东之间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在他和朱德的领导下 ,中央根据地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在党的领导下,于一九三○年三月二日成立了革命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筹备会在上海东方饭店开会,不幸被特务包围,出席会议的三十六人全部被捕,其中包括左联的五位作家,即柔石、白莽(即殷夫),冯铿、李伟森和胡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在任苏区中央局书记期间,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中央的错误进行了艰难的斗争,极力维护毛泽东,体现了他和毛泽东之间深厚的无产天他和朱德的领导下,中央根据地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时代背景《一种云》写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当时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坚持卖国政策,帝国主义在我国大大扩张势力。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结成了反革命联盟,疯狂地向人民进行军事上文化上的“围剿”。中国  相似文献   

10.
《自嘲》作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是鲁迅诗作中最为光辉的战斗篇章之一。鲁迅写作《自嘲》的年代,整个中国阶级搏斗空前剧烈;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一九三○年底起,蒋介石反动派即调集重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与此同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空前酷烈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一年四月初,国民党二十万“围剿”军,在东西八百里的孤形阵线上,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反革命战略,兵分四路向红一方面军集结地宁都推进。在推进到吉安县富田、宁都县东韶和广昌县一线时,敌人又筑起巩固工事蹲了下来,妄图引诱红军脱离根据地前去攻坚。毛主席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形势,排除了党内逃跑主义、冒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干扰,决定仍然依靠“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它是三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左翼作家的革命组织。三十年代初,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面对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疯狂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严峻的现实阶级斗争,要求革命作家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积极投入反文化围剿的战斗。同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经过了一九二八年  相似文献   

13.
张君平 《上海教育》2011,(13):63-63
引入课文《为了忘却的纪念》 师:在龙华烈士陵园碑林区的南壁碑碣,刻录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手稿。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又发动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1931年1月17日,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五位“左翼”作家并于2月7日秘密枪杀了他们。得知这一消息,鲁迅悲愤至极。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继续影响,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头三个月的突围战役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就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军事失利的原因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自嘲这首诗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后加紧向华北侵略,中华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国民党反动派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卖国求荣,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实行残酷镇压,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在文化领域进一步采取法西斯措施,强化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对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化运动进行旷古未有的压迫和摧残。“文禁如毛,缇骑遍地”,进步作家横遭迫害。鲁迅所受的迫害尤为酷烈,他的著作不但被禁止出版,连出售他著作的书店也被捣毁。鲁迅当时正处在被通缉之中,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他在这一年十一月七日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愤慨地说:“近来很想写点东西,可是什么也不能写。政府和鹰犬,把我们封锁起来,几与社会隔绝”。但是作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鲁迅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又说:‘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一九二七——一九三七的革命运动时,曾用下面的一段话,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30年代文化控制与反控制的政治背景下,左翼杂志《文学》在一年内连出四个专号对付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其“创作专号”所刊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斗争精神,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给30年代沉寂的文坛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新型文学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查田查阶级运动的伟大意义 1933年湘赣边区的大规模的查田查阶级运动是在一个极复杂极尖锐的形势下开始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举行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虽已遭受严重的挫败,但这场斗争并没有完全结束,譬如在广东的敌人已进至寻邬、安远,福建的敌人仍盘踞上杭、连城、清流一带,这对于中央苏区(湘赣边区)及邻近各县仍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敌人又在所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和积极策划下,向英、美、日进行大批的军事借款,向德国聘请希特勒的军事专家,并使用一切收买与利诱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一九三二年九月,中共陕西省委直接派人发动了蒿店“兵变”,当时,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反共最疯狂的时期,敌强我弱,“兵变”在敌人的围剿下失败了。现将蒿店“兵变”的前后经过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毅同志是中國人民的忠誠战士,是优秀的无產階級革命家,是我军杰出的领導者与組織者之一。陈毅同志也是一位出色的革命詩人。他留給我們的几百首革命詩詞,真实地反映了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生活和建國以后繼續革命的实踐,記錄了中國革命的光辉歷程。这些詩充滿着老一辈无產階級革命家崇高的革命思想和感人的革命精神,我們可以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極大的鼓舞。編入甘肅省一九七七年初中語文課本(二年級下学期)的《梅嶺三章》,是陈毅同志一九三六年在赣南游击战争中寫的十分豪迈感人的革命詩篇。一九三四年,由于王明“左”傾机会主义路线的危害,紅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同年十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紅军开始了震驚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長征。当时,陈毅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