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伶官传序》一文中有“智勇多困于所溺”一句,课本注释:“所溺,所溺爱的事物。”笔者以为此注不妥。“溺爱”意为“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适用于人,不适用于事物。《辞海》指出“溺”有“沉湎无节制”之义,如《晋书·宣帝纪》:“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笔者认为,“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溺”也是此义,全句可译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受他所沉湎的事物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溺爱是对孩子过分的呵护,也包含对孩子过错的容忍和忽视。过分“溺爱”学生,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家教秘诀”在中国的家庭中很常见。有专家认为,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已经成为中国式家教的两大通病。独生子女家庭让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着“心肝”转,许多家长把全部爱心、过剩的精力、大量的资金倾注到孩子身上,然而这种爱的倾斜很容易变成溺爱,甚至成为一种无形的枷锁。相反,在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同时,也有不少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始终信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说:“…  相似文献   

4.
溺爱者,过分宠爱也。然而在《听潮》一文中,作者竟明言正告:“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作为一位睿智的作家为什么醋爱海潮到了如此偏执的程度呢?这是被爱物——海潮的独特形神情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会为学生的独到见解拍案叫好,也总是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独特的体验。但是,是否越独特就越好呢?学习《愚公移山》,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是愚蠢的,移山不如搬家;学习《背影》,有学生认为朱自清的父亲是老土的,不懂交通规则,在月台上爬上爬下,还过分溺爱孩子。这些解读早就有专家指出,  相似文献   

6.
孙晓虹 《甘肃教育》2009,(21):19-19
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的教育思想陈旧、狭隘,教育方法粗暴,对孩子不是“卡”、“管”,就是过分溺爱、放纵。在教《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后,笔者体会到,这篇只有四百余字的小学二年级课文,却蕴含着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7.
季雨 《山东教育》2004,(9):45-45
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各种幼儿杂志.发现《幼教园地》中“家庭教育”专栏很有特色。例如:“如何教育孩子艰苦奋斗”、“溺爱孩子的害处”等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文章拿给老公公看呢?我便借了几期《幼教园地》给老公公看。老公公看后连声说:“这些文章太好了,它告诉人们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溺爱坏了。要用我们老人的苦难童年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课本第六册,选有白维国先生《曹雪芹与(红楼梦〉》一,内中写道:“由于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也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据《咬嚼字》2006年第12期丁学军)关于“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云云,丁学军先生已作了驳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梁实秋的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读了他的作品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柔福德与墨顿》和《孩子》告诉我们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要加以管束,否则现在家庭的主人翁将不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同时还应加强道德教育。《写字》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的魅力,让我懂得了“字如其人”的道理,写字应视作一件大事。在《谈考试》中,梁实秋提出改善考试的方法,欣赏其简化、合理,并告诉我们,考试的成绩早就由平时读书的态度决定了,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鹰的对话》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0.
向峰 《中学教育》2005,(7):103-103
“孺子牛”这一词语原先是专用来表示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的。  相似文献   

11.
信义 《家教指南》2007,(1):20-22
“目前,婚姻濒临破裂而走进婚姻咨询室的人群比例中,有一半是20多岁的年轻人。”而来自广州一家律师所的数字显示,“80后”委托离婚或咨询离婚的案例也明显在增多。全国妇联婚姻指导项目督导员胡慎之教授分析,“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跟父母从小过分溺爱,凡事帮孩子拿主意,养成孩子缺少忍让性、宽容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07,(10X):10-11
“目前,婚姻濒临破裂而走进婚姻咨询室的人群中,有一半是20多岁的年轻人。”而来自广州一家律师所的数字显示,“80后”委托离婚或咨询离婚的案例也明显在增多。全国妇联婚姻指导师项目督导员胡慎之教授分析,“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跟父母从小过分溺爱,凡事帮孩子拿主意,养成孩子缺少忍让性、宽容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回族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提倡一种对孩子较为“粗放”的教养方式,在儿童教养过程中,回族父母要求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不粗暴干涉孩子,防止对孩子的过分保护、溺爱。他们的家庭教育具有民主型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要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必须克服家庭教育中的过分娇惯溺爱的现象;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儿童顺利而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要“望子成龙”,必先“望子成人”。  相似文献   

15.
爱,对孩子来说,是身心健康的源泉,它给孩子以安全、快乐,是孩子成长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从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家庭或托儿所给予孩子的爱还存在一些问题。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很难做到理智与公允。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难以按照规定来衡量和计算。我们把无原则的、过分的宠爱孩子称为“溺爱”。“溺爱”的“溺”与“溺水”的“溺”相同,也就是说,爱与水一样,是生命不可少的,但如果爱得不当,泛滥成灾,就会发生危险,危及生命。目前在家庭中有两种倾向,应该引起注意。一是过分的亲呢。肌肤之亲是小龄婴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许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这一特点,平舆县实验小学不久前举行了由中、高年级学生参加的“艰苦磨练营”活动。该校在开营前根据小学生自身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慎重选定切实可行的线路。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学生身体,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挑战自我、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平舆县实验小学“艰苦磨炼营”活动有特色@冯磊  相似文献   

17.
误区一:无原则的爱--溺爱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解释.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皆因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相似文献   

18.
《陕西教育》2005,(12):63-63
传统的中国式家教有两大通病:一是过分溺爱。二是过分严厉。  相似文献   

19.
孩子成长变化得很快,假如只是一味溺爱,事事顺孩子的意,孩子以为你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认为你可能有些怕他,所以他想怎样就怎样,他甚至会根本无视你的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无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懂得与他人合作。这些情况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不然。在过分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当他成人后,性格会变得有缺陷,一旦被人冷落,就会变得绝望、消极、抑郁,达不到要求会不择手段。“史蒂文,吃饭了。”“今天吃什么?”“牛排,蔬菜色拉。”“妈妈,我要出去吃比萨饼。”史蒂文大叫。“为什么?”“我不喜欢吃你做的牛排。…  相似文献   

20.
苏志闲在《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学校在特色发展中应抓紧教育目的,不能过分强调学校特色的“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