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艳 《中学教学参考》2009,(36):119-119
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三个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掌握新课标,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新课程注重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当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等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即质疑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面结合自己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袁巧兄 《林区教学》2010,(10):55-56
通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的描述与分析,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说,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来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由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是一种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课程形式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不仅要关注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方法,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挥主体学习意识,强化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相似文献   

12.
潘龙 《教师》2010,(20):63-63
一、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问题性”。即强调质疑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质疑和问题来进行学习,把质疑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质疑,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就得必须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吸取新的信息,即学习知识与方法;二是在吸取信息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培养观察、想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无外乎两类,即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从小学教育实践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把这两种学习方式优化整合,以达到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表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手段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有效提问。重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反思性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进行反思来促进学习。反思性学习不单是对学习过程的普通回顾,而是对所学知识涉及的方法、思路、策略等的深化。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探索、体验分析、提拣、总结来获得知识,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开发个体各种潜力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结果,并运用探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7.
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等认识、实践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课堂提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课堂上科学精巧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  相似文献   

19.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跨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仿照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养成创新精神的学习过程。以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其主体是学生,其目标是学生科学态度——技能——知识的系统构建;研究性学习不等同于课题研究,而是研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统一;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适合高中阶段,初中和小学阶段也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自主学习,有效指导",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所以教师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会学生正确思维,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