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但凡一堂好课,听者最直观的印象是“好听”“有味”,《经济生活》要有“经济味”,《政治生活》要有“政治味”,《文化生活》要有“文化味”,《生活与哲学》自然要有“哲学味”。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哲学课缺失哲学味的现象较为普遍,或把抽象、思辨的哲理生硬、肤浅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高一册新教材选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胡同”书上有了明确的解释,但“文化”一词难以界定,再加上当前“文化”大有泛滥之势,从烟文化、酒文化到风筝文化、豆腐文化甚至有人提出所谓的电子文化,弄得学生很难理解“文化”的含义。古代的“文化”,按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的解释为:一、指典籍,如《诗》《书》《礼》等;二、指人们的礼仪风俗。因此,“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也可以说是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如: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前蜀杜光庭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一代文化巨匠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钱先生一生专于治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被许多人视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登峰之作。《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著作,更是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骄傲,成为中国的“文化昆仑”、“当代第一鸿儒”。  相似文献   

4.
读了《音乐世界》1993年5期刊登的《令人担忧的“弃艺下海”》一文后,感触甚深,我认为笔者精辟道出了当前文化艺术界生活现实中人们爱搞“一窝蜂”、“赶时髦”的弊病,同时对我国当前文化艺术体制改革与发展和繁荣提出了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在我国文献学史及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学界对“艺”“文”“志”3词及其关联状况缺少系统研究,这3词直接关系到《汉书·艺文志》的主旨和内容。“艺”“文”“志”3词在古代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源流,在《汉书·艺文志》中,3词第一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辩证统一的系统。深刻体察其内涵,可以于此管窥班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6.
一片“打倒”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在砸烂孔家店的呼声中,旧体诗词几无藏身之地。叶圣陶(斯提)曾把写旧体诗词说成是对“骸骨的迷恋”(见《骸骨的迷恋》,载1921年10月2日上海《时事旬报·文学旬刊》第19号)。闻一多曾激烈地称写旧体诗词为“背叛民族”(见闻一多反对写旧诗》,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四辑)。更有甚者,民族虚无主义者胡  相似文献   

7.
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了一篇《风骨》,该书的其他各篇也多处提到“风骨”问题。刘勰的“风骨”论对后来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解放以来,文艺界对“风骨”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意见没有统一,就被“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的大棒打了下去。我觉得“风骨”问题实在有继续深入讨论的必要,这对于如何正确评价《文心雕龙》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对于如何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学理论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艺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1.1.十几年前,吕叔湘先生在评改一篇作文的讲稿里顺便提出了将“的”和“地”合并为“的”的主张。十几年后,吕先生在1981年《语文学习》第三期上又发表了当时讲评中的附记:《关于“的、地、得”和“做、作”》,在1982年3月20日《北京晚报》发表了《“的”和“地”的分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可以看到不断被强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中国改编莎剧也注意到《奥赛罗》中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8—9期刊发的刘兴桥老师《(胡同文化)的“文化”究竟作何解》(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文化”一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刘老师能看到“众人未见之处”,敢于质疑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刘老师认为,《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探讨“《银幕》理论”中的“文本分析”方法。20世纪70年代,围绕英国电影理论杂志《银幕》发展起来的“《银幕》理论”整合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前沿人文学科理论,发展了以左派意识形态-符号学-精神分析为框架的电影“文本分析”和电影精神分析方法,对现代电影理论影响很大;同时因其与以“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复杂的理论交织、缠绕关系,今天梳理“《银幕》理论”对增进我们对文化研究的理解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6年第一期《上海师大学报》悠悠文《“拥趸”考》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小文章。它所提出的,其实是俗文字学的问题。文章的结论是:相信,“趸”“万”两字混用,一是望字生音的误读;二是“趸”很能形象地描绘球迷在球场中的手舞足蹈之模样,便将错就错地用作“拥趸”了。这个结论基本正确。从俗文字学的角度追究一下,还可以看到,使用“拥趸”者,是有着其文化和心理的背景的。 先说文化的。英文Fan,义为球迷,按音译应为“万”,但这个“万”只是一个近似音,正像粤语用“波”音译事Ball一样。然而“万”也许更容易造成字义上的误解,试拟这样一句报道:“全场万馀万欢呼雀跃”。读者一定会感到不知所云。所以,“拥万”就出现了,其中  相似文献   

13.
祝勇的文化散文《欧阳修的醉与醒》(《当代》2020年第6期)中,说到了宋朝的贬谪文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但贬谪来了,他们的政治梦想无以为继了,他们一下子被逐出朝廷,被发往老少边穷之地……”——问题来了,宋朝何来“老少边穷之地”的说法?这个词,可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新词”啊!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用书》)在《小珊迪》一课中 ,对“目不转睛”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 :“不错眼珠地看”。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目不转睛”一词本身不是表示看的词 ,而是用来描写“看”的状态及样子的。《用书》中“不错眼珠地看” ,这句话的中心词是“看” ,这样就使“目不转睛”具有看的意思了。笔者认为“目不转睛”的解释应采用《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中的意思 :“看时眼珠不转动 ,形容注意力很集中 ,看得很出神。”小议“目不转睛”!江苏@刘剑华  相似文献   

15.
“女史”是一种特殊的史学现象 ,是宫帷生活中的一只“理性的眼睛” ,它发源于《周礼》、《毛传》 ,潜流于《汉书》、《后汉书》 ,交汇于《宋书》、《魏书》、《北史》 ,奔腾于新旧《唐书》 ,《金史》、《明史》为其余波。“女史”是先民们“二元本体思维”的产物 ,沉淀着特异的文化内涵 ,是传统史学大厦上开启的一扇“新窗口”。  相似文献   

16.
“杂”字不应归“木”部方德教学“杂”字时,被学生指出了一处误写,由此也意外地发现一个问题:“杂”字应归哪部?查《新编小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它们都无例外地把“杂”归到了木部,但“杂”的下半部分分明是“木”;在《说文解字》中,...  相似文献   

17.
1958年,《文艺报》组织了“再批判”专题。“再批判”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悖谬在于: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语境中,并不自觉地接受着“他人引导”。这是“再批判”能够生成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象状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老子》之“道”、“一”进行了研究。认为《老子》之“道”、“一”二者都具有实体、过程、原则之义,这三方面的内容又渊于一源;《老子》对“道”之象状的直接描述虽惜墨如金,但它使用了“以‘一’写‘道’”的形象笔法对其作了泼墨尽写,这一笔法是《老子》所从属的荆楚文化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怀旧语境中的《长恨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怀旧文化特色:其一是对“殖民”文化的复制及宣扬;其二是对“高雅”之享乐主义的膜拜。在这样的怀旧语境中产生的《长恨歌》在某种程度上是“隔绝了底层社会的利益代言角色”的一种行为,是典型的势利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课本将《孔雀东南飞》的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句中的“徘徊”释为“犹豫不决”,这是不妥当的。请先看辞书的解释与古人的用例:《辞源》:“往返回旋貌”:《辞海》:“亦作‘徘徊’、‘裴回’.来回地行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回地走”.《荀子·礼论》:“则必徘徊焉,呜号焉”.并附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再有《文选·风赋》:“徘徊于桂椒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史记·吕太后纪》:“欲为乱,殿门佛得入,徘徊往来”;陶潜《饮酒诗》“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以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