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凯 《青年记者》2001,(1):18-19
“环境报道”是伴随着人类感知世界的步伐而诞生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大自然取我之所需,弃我之所弃的生产与生活模式。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公式,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界的物质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肆无忌惮地排放到自然之中,不断导致着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不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等导致大量人员死亡或患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促使人类开始正视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环境报道”就这样逐渐开始发展、完善。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环境报道”,就是用新闻传播的手段,告诉人们所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它是不断变动着的最新的围绕环境问题的事实与新闻报道这一传播方式的结合。它要求此类报道既充分体现出环境问题本身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及所包含的物质性、科学性、复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录音报道中的音响一般可分为主体音响、环境音响和背景音响几种,有人把环境音响归入背景音响也是可以的。所谓主体音响是指被报道的主要事物或人物所发出的音响;所谓环境音响,是指被报道的事物或人物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在报道中常常起烘托气氛,或者表现时间、地点、场合和条件等作用;所谓背景音响是指与被报道的事或人发生纵向(历史的)联系的其他事物发出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语境”应有大小之分,大的新闻语境指整个新闻事业影响所及的社会舆论环境,比较宏观;小的新闻语境则是指某一具体消息报道、某一具体新闻表达所涉及的传播环境,相对微观。这里所议是小的新闻语境。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是指在短时间甚至瞬间之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  相似文献   

5.
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丑”是“丑”,“美”就是“美”,“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美”的东西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早就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看演出时,舞台上正剧之外插上一出丑剧,“小丑”那滑稽可笑的脸谱,幽默风趣的语言,憨态可掬的形体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6.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和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记者的动态思维,是指记者根据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运用动态思维,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思维内容,对报道对象进行追踪、调查、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报道目标的思维过程。 一、有利于改“完成式报道”为“进行式报道” “完成式报道模式”是指等一件事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7.
郭慧 《新闻采编》2006,(4):17-19
环境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门类,“它探求环境报道的独特规律,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警示”。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题材,环境新闻开始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1850—1920),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专业环境新闻记者和专业环境记者协会。环保典范之作之一,美国纽约市的中央公园,就是在《纽约晚邮报》主编布莱恩特的相关环境报道的影响下,由纽约市政专门拨出一块土地建立而成的。而《森林与河流》杂志主编葛瑞乃尔对滥杀、滥捕猎物的声讨,则直接导致了美国包括黄石公园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自然生物保护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8.
提出现代图书馆建筑环境的重要性,阐述了建筑、自然环境与人的“天人合一”,生态环境及文化氛围的有机联系,营造出建筑、环境与人的和谐之感。  相似文献   

9.
谷峰 《中国广播》2005,(9):70-71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与一般报道方式相比,深度报道更侧重于揭示事物、现象的全面真实、实质及意义,提供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之相关的事物现象的互动关系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对前景趋势的预测等,因此更需要新闻人在报道前进行精心组织与指挥,这种策划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以便取得更佳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黄本军 《新闻记者》2001,(12):61-61
日 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新闻采访中 ,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作好准备想去采写的内容没写成或在完成的同时 ,意外发现并采写的另一新闻 ,竟比“计划内”的更鲜活、更生动。这种看似“东方不亮西方亮”、偶而得之的现象 ,实际上是作者用心观察事物、多个心眼抓新闻的结果。经济报道 ,特别是工业经济报道 ,最容易落入“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提高质量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或扭亏为盈、或效益大增、或超常发展”的俗套。枯燥的数字加一连串的专业术语 ,令人乏味。2000年1月 ,听…  相似文献   

11.
胡弋 《新闻前哨》2005,(9):51-5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与保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环境问题已由过去的边缘性话题,上升为主要新闻源。环境报道在大众传媒日常报道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重。采写一篇环境报道并不难,但如何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新闻报道能“落地有声”?笔者以为,这需要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启发报道思路,去分析、把握新闻事件,关注新闻事件对人的影响,关注人群的利益诉求,环境报道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而且使问题的解决变得较为容易。  相似文献   

12.
在大千世界里,报道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报道对象以及如何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性步骤,它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新闻发现。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它的本质特征是“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新闻发现则是指报道主体对进入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物有无新闻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人物新闻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新近的行动和思想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如何避免人物新闻的同质化?一些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注重策划、改变报道方式、修改记者考核标准等。但笔者认为,这些只是避免人物新闻同质化“治标”之招,而非“治本”之策。重视对人物在“第一现场”中的采访,才是走出人物新闻同质化怪圈的最根本方法,然而这个方法却被一些人给忽视了。那么,什么叫对人物“第一现场”采访?笔者认为,就是将被报道人物置于其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现场环境中所进行的采访。这样,才能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从根本上走出人物新闻同质化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传播环境下的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曦 《新闻记者》2004,(6):43-44
在国内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中,典型报道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典型报道是发端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示范”,师承苏联的“典型宣传”,①之后又融会了毛泽东典型思想方法及典型工作方法的产物。②目前,有关典型报道的定义很多,如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刘建明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介选择事实、强调新闻事实社会意义的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宣传性报道方式,即为了达到宣传…  相似文献   

15.
子生 《新闻三昧》2004,(1):17-19
有新闻学者肯定地断言:“新闻不是宣传”,理由是:“记者是与事实,而不是与观点打交道。”持此观点者主张“新闻等同于事实”,应是“事物本来面目的自然呈现”,不应“包含意见和倾向”。这种“新闻不是宣传论”  相似文献   

16.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报道,如何能够力避平板、平淡,力求写鲜、写活,实践证明,善于“反弹琵琶”,会更加诱人。所谓“反弹琵琶”,既有表现手段和技巧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和方法的问题。“硬题材”作“软处理”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报道在党报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让人喜闻乐见呢?将“硬题材”作“软处理”,便是方法之一。所谓“软处理”,从总体上讲,即努力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宏观的事物微观化;在语言表达上,应多用文学语言,多做形象、具体…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的报道,是地市报人既兴奋又苦恼的事情。兴奋之处,可见证事关共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盛况,从中挖掘出具有新闻点的线索;苦恼的缘故,则是“两会”报道往往套路多,亮点少,报道形式死板、教条,难有创新,难以在读者中引起轰动效应。为此,对搞好“两会”报道进行有益探索,力求出新出彩,把最鲜活、最生动和人们最关注的较深层次的东西呈现给广大读者,真正把群众的目光吸引到“两会”上来,搭起一座群众与“两会”之间的理解之桥、沟通之桥、互动之桥,便成了我苦苦思索、不断谋划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道可以说是记者们的“基本功课”,基本上要天天做。但对一些地市级党报来说,不少会议报道千稿一面,冗长繁杂,读之让人昏昏欲睡。为会议报道营造和谐环境,就是在进行会议报道时,通过建章立制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协调,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编辑部内,加强对会议内容的提炼,加强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主动性策划,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与经济有关的信息成为热点。围绕经济生活进行的经济报道面临报道理念、方式的转变。经济报道要吸引受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就必须踩准以下三个基点:带有一定指向意义的判断能力;对经济信息、现象草根化的“译制”能力和宏观、微观环境下流畅转化的思辨能力。这样才是经济报道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