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由于电视新闻线性传播的特点,观众往往是顺序收看,如果新闻的编排不能一开始就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很有可能另换频道或关掉不看。所以,电视新闻一定要重视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2.
孙靖雅 《新闻传播》2023,(4):102-104
本文重点阐述了电视新闻中观众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内涵,主要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描述如何加强电视新闻的观众意识,这三个层次主要是新闻制作、新闻传播以及新闻编排。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观众意识内涵以及在电视新闻中渗透观众意识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电视新闻观众意识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我国的电视新闻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
电视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它与报纸、广播相比,有着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连续运动着的画面和有声语言的有机合成构成电视特有的表意系统。观众收看电视新闻,也是希望通过画面和声音更真切、更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电视的传播特性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传播更多可听、可看的"形象信息。因此,电视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标准除了新闻价值这一新闻共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形象价值这一电视个性要求,使电视新闻扬长避短,真正发挥电视独有的形象比较力。一、问题的提出"形象价值"最早是由摄影界起用的一个概念。1983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  相似文献   

4.
<正>电视新闻与传统的平面新闻进行比较,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同步。媒体人在电视新闻中若将声音的作用发挥好,可以弥补单一画面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同期声指的就是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录制过程中所同步记录下来的声音,这些音频信息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贴近新闻事件,是电视新闻里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根据对象的不同,通常可将同期声分为人物采访同期声和环境背景同期声两种,其中又以人物采访同期声最为重要。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将不同人  相似文献   

5.
所谓口述报道,就是播音员用口语的形式来完成新闻播报的一种形式。提倡口述报道,让播音员“说”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从当今世界传媒的发展来看,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借助其自身收看时间随意,内容容易保存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庞大的受众。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6.
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每天都要碰到作标题的问题。这里,我想就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特性和写作要求,谈点粗浅的看法。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也和报刊的新闻标题一样:概括和提示新闻的基本内容,帮助观众(读者、听众)理解新闻的意义;揭示新闻事实的实质,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与态度;吸引观众(读者、听众)产生收看(阅读、收看)新闻的兴趣。由于电视新闻具有深入家庭传播的广泛性,传播对象适合各种年龄结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串联词是将前后两条新闻连接在一起的文字,大都由主持人口头讲述.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尽管每段只有两三句话,甚至只有一句话,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不仅具有串联衔接、承上启下、有机整合的作用,还有替代新闻导语、引导观众收看、表明观点的作用。如何写好串联词.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每天都要碰到作标题的问题。这里,我想就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特性和写作要求,谈点粗浅的看法。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也和报刊的新闻标题一样:概括和提示新闻的基本内容,帮助观众(读者、听众)理解新闻的意义;揭示新闻事实的实质,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与态度;吸引观众(读者、听众)产生收看(阅读、收看)新闻的兴趣。由于电视新闻具有深入家庭传播的广泛性,传播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观众对新闻的时效性期待越来越高,大家希望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到与现场同步的信息,同时希望能够在观看现场直播的过程中,体验新闻现场的人的情感和感受。而电视新闻直播,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理诉求。以目前国内电视新闻直播情况来看,大致分为两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闻的一种,电视新闻的摄制和平面媒体新闻的写作一样,都存在"过渡"元素,所不同的是两者表现形式的差异:平面媒体新闻的过渡是利用文章的段落、文字、标点符号来表现;而"电视新闻是由画面、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共同完成的形象信息",它须由若干组镜头相连方可叙述完整.这样,在两组镜头之间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元素来过渡.通常情况下,受众收看电视新闻是线性的,看过之后在同一时段便无法重看,因此,适当的过渡尤显重要,它可以让观众分清段落与层次,进而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因为有视听兼备、长于再现、时效性强、家庭式接收方式等独特优势,从而深受观众的普遍欢迎。然而,它与受众的关系不像法律条文那样对公民有约束力,又不像文件那样有指令性。它要依靠新闻事实本身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去说服观众、诱导观众、打动观众。所以,电视新闻报道能否适合观众心理,为他们所接受,对于增强报道效果,增加收视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衡量一则电视新闻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主要应看这则新闻对观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而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电视新闻靠什么影响观众呢?我想应该是记者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具体、生动、深刻的表述.宽泛的陈述、空洞的议论、生硬的说教是新闻的大忌,这样的新闻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更谈不上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13.
陈刚 《新闻前哨》2010,(12):80-81
近年来.电视新闻策划在电视新闻报道实践中卓有成效。成功的新闻策划,会使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然而.时下对什么是电视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4.
狄雪君 《视听纵横》2007,(3):112-1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象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其"在现场",形声并茂的特点使观众倍感亲切,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参与感。一篇现场报道的成功与否,记者的现场所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场报道必须是记者自始至终地在新闻现场作报道和采访,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  相似文献   

15.
杜蕾 《新闻窗》2012,(5):72-73
电视新闻,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电视新闻编辑即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协调采编人员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基于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新闻判断,并根据所作的判断去取舍新闻、整理原稿、制作标题、编辑画面,以求再现新闻真实、落实编辑政策、吸引观众收看、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16.
孙林  张玮 《新闻前哨》2005,(1):48-48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观众心理有三个特点:随意性、交融性、互动性。电视观众心理是把电视新闻传播者的意图转化为观众行为的中介。观众心理的这个中介功能是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关键。一、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片的配音是电视新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发挥电视新闻效益的重要一环。然而,在我们目前的新闻片配音中,无论什么类型的稿件都是“一个味”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具体表现为:语言格式化、主次不清、基调千篇一律,在语言表达技巧上存在固定模式,表现手法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提倡电视新闻配音的“多样化”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首先,“多样化”是由观众的收视心里决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新闻,受众的收视心理是不同的,譬如,对于那些报道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时政要闻类的新闻,观众收看时是认真关注的,态度一般较为严肃。…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报道中,能否正确使用背景材料,是判断一个记者业务水平的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上,国内的通讯社与报刊的记者走在了电视记者的前面.相比而言,目前电视新闻更多地注意了事件的今天与现状,而对相关的昨天与过去的信息却很少提及,特别是以动用背景材料进行新闻分析的专门节目,更是少之又少. 随着电视新闻形态的丰富与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化与多样化成为一种趋势,针对同一新闻事件,观众对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样是收看新闻的观众,大多数人是知道新闻就可以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关注新闻背后是什么?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如何?这些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从央视到省市电视台,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频道相继走上荧屏供观众选择,并不断变换"面孔",让观众耳目一新,以吸引观众. 面对这一挑战,县市台怎样才能使观众在看完央视、省市台的新闻节目后,仍愿花费一定时间收看当地的新闻节目呢?笔者认为,除了将新闻节目办出地方特色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将县域新闻做短、做活、做精,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新、更值得关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电视引言,是电视新闻画面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像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是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以使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别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和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引言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