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颖 《新闻知识》2004,(2):36-38
2003年,是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60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2.
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陆定一的著名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研究 ,大多着眼于他提出的新闻定义。本文则专门探讨陆定一对于构建党报理念所起的作用。文章从新启蒙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出发 ,介绍了“以新闻为本位”的思想在边区水土不服的情况 ,深入分析了陆定一对法西斯新闻理论和西方新闻学常识所作批判的是非得失 ,实事求是地阐明了陆定一关于党报的思想的产生根源和利弊 ,最后历史地评介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对当时和今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立川 《新闻知识》2004,(10):24-26
新闻本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由陆定一先生于1943年9月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中提出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学界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本拟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有错谬,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孟建  张文静 《现代传播》2004,(1):104-106
194 2年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 ,是我国党报的第一次新闻改革 ,由此确立了我们的办报传统和党报的基本观念。陆定一同志在 194 3年 9月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下称《观点》) ,是延安新闻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该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就新闻学的基本问题做了自己的回答 ,特别是关于新闻的定义和新闻本质的观点对后来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中共党报思想中的一篇经典文献。 2 0 0 3年 10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在上海宝隆宾馆隆重举行了“党报传统与时代创新———纪念陆…  相似文献   

5.
萌欣 《新闻记者》2003,(7):34-34
为纪念陆定一同志《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发表六十周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将于2003年9月下旬召开“党报传统与时代创新”学术研讨会。 1942年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我国党报的第一次新闻改革,由此确立了我们的办报传统和党报的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实践和理论摆脱了“革”中“假大空”和“语录新闻学”的最初时期,对陆定一同志在四十年代《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重温,使得该对新闻的描述在八十年代初期重新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相当权威的定义,新闻界在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点上重新达成了共识。陆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界对新闻本体进行理论思维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周光明  蔡倩 《东南传播》2013,(3):110-113
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重要文献,特别是其中的新闻定义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重读此文,联系194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对此文发表的时间、发表的专刊这些学术界以往未曾重视的因素加以考察,并试着比较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话语中的多个新闻定义。我们认为,陆定一的新闻定义的关键点是"事实",但陆定一其实并没有战胜"性质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闻学术发展史上,任白涛筚路蓝缕,功不可没。1916年,任白涛东渡日本.进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因酷爱新闻学,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成为首届会员,并开始研究新闻学。1921年,任白涛在杭州创办中国新闻学社。1922年11月,几经修改而又命运多舛的《应用新闻学》以中国新闻学社的名义自费出版。《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实用新闻学专著。1935年至1937年间,任白涛完成了六卷本、130万字的《综合新闻学》,除了介绍英、美、日的新闻学观点外,突出介绍了德国的理论新闻学,是我国惟一介绍德国理论新闻学的专著。建国后任白涛定居上海,继续修订《综合新闻学》。1952年春,周恩来总理电邀任白涛去北京工作,因病未能前行,后于同年8月病逝。任白涛终身致力于中国新闻学的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本文拟对任白涛理论新闻学的骨干——新闻伦理思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我们党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四十年代就从理论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一九四三年九月一日陆定一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他以唯物论的观点论述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并指出,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九四五年四月四日延安《解放日报》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为题发表了社论。文章要求,不仅每条新闻实有其事还要去掉新闻在分寸上的毛病,并指出,旧型的新闻事业对于社会多少是不大负责任的,我们就是要改革这  相似文献   

10.
新闻本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由陆定一先生于1943年9月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学界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拟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有错谬,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定义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理论界一直有争议的核心问题。早在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上,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作为我国新闻理论界的指导思想,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新闻实践的展开,该理论渐渐显示出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莫新春 《湖北档案》2011,(10):18-19
《档案管理学》中关于档案的定义是这样的: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1]在新闻界,现在普遍被接受的新闻的定义,是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到的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新闻本源论──对三个命题的考察陈坚(一)“新闻本源”系陆定一同志借用哲学上“本原”一词提出的一个新闻学上的概念。他在194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了对我国新闻理论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命题─—“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所谓“本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同仁包括许多高校教科书习惯引用陆定一在1943年《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中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做为权威论断。客观地讲。他对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廓清了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言简意赅地概况出新闻的真实客观性、时效性、传播性等主要特点。对怎样认识新闻与准确地把握新闻写作的要素,起到了良好的引用与规范作用,在中国新闻事业上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这个定义的卓越见解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学系负责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军事学重点项目《军事新闻学概论》研究成果,于4月5日在南京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鉴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有学术水平的军事新闻学专著,不仅为军事学增添了新内容,也填补了我国军事新闻传播学科的空白。《军事新闻学概论》全书30余万字,共分17章,容量大,提出了较完整的军事新闻学理论框架,涵盖了军事宣传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以及军事新闻工作者的素养等诸多方面,对于军事新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提出…  相似文献   

16.
说起穆青,很多人会想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两张闪光的照片》等经典新闻名篇.因此,很多新闻界学者对于穆青新闻思想的研究纠结于此,难有更大的突破.笔者曾是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的一分子,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穆青对于中国新闻学的贡献不啻于此,其新闻思想——“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最毒后妈事件、海南香蕉事件、吃人水怪事件等虚假新闻混淆视听。这些虚假新闻,从本质上讲是媒体颠倒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认为新闻是第一性,事实是第二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就被清楚解释过。1943年9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总编辑的陆定一,在延安为纪念记者节写的《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黄天鹏:中国新闻学术史观的第一阐释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6,(11):75-76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消遥居士,广东普宁人。黄天鹏是现代中国著述最为丰富的一位新闻学者。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的新闻学著作十之七、八出自黄天鹏之手,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新闻文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天庐谈报》、《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等十余本新闻学著作。期间,黄天鹏还整理出版了《新闻学论文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演讲集》、《报学丛刊》等,为保存新闻学文献资料做出了…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一文(以下简称《不是》)最初发表在1998年第1期的《新闻前哨》上,后来又被收入《浅论新闻发现》和《大江潮涌》两本文集之中。它的一再发表,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不是》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新闻学家不过是一些只懂得新闻学理论却不会做实际的新闻工作的人,“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新闻学家的行为目的是建立‘新闻家’的行为规范;而‘新闻家’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要把这些规范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家与‘新闻家’就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是立和破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