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晚报和日报除了出报时间不同这一区别外,差异主要有三点。其一,整体版面风格不同。日报一般是对开大报,文章篇幅较长,版面编排齐整有序,给人感觉端庄严肃;而晚报大多是四开小报,文章短小精悍,版面活泼富有节奏感。其二,内容结构不同。日报以硬新闻为主,娱乐消遣的软新闻为辅;晚报则相反,以娱乐消遣类的副刊为其龙头产品,补日报之不足。其三,新闻写作方式不同。日报以其大文章和深度报道见长,整个版面往往只围绕一件事情进行报道,风格硬朗;而晚报则将新闻“软化”、“短化”,版面就像一个大拼盘,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喜欢在“但是”后面作文章.我今天想在”还是”后面作点文章.谈一点读报后的随感与思索。(-)日报与晚报——还是晚报好看常读报.日报、晚报加在法.读多了之后.总感到还是晚报好看些。一是内容多,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读者总可从中找到自己所爱看的信息与内容。二是晚报确是作到雅俗共赏、软中有硬、软硬结合.老体上看是符合报纸这件大众传媒的办报方向的。三是晚报有自己的材色栏目与版面.如上海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版、文化新闻版、体育新闻版、副刊被称为该报的四大支柱,确实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吸引住广大读者.并长A不…  相似文献   

3.
媒体管家     
《新闻传播》2009,(7):4-5
《辽沈晚报·铁岭版》合作模式取得初步成果将扩展到日报层面 据悉,《铁岭晚报》自2008年5月4日改版为《辽沈晚报·铁岭版》以来,在内容产品生产上受辽宁日报传媒集团采编队伍的指导、办报理念和报纸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辽沈晚报·铁岭版》有50%的版面内容由辽报集团提供,包括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等,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晚报界的老前辈、上海《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说:晚报的绝对特点是“晚”。这确实是经验之谈。晚报之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较日报而言,出报晚;二是就读者来说,晚读报。所谓出报晚,即在日报出报后的半天或多半天之后才出报。这样,从日报半夜截稿到晚报中午截稿这一段,就是晚报独占的黄金时间。在此时间内,晚报既可接收新华社播发的国内外要闻,摘编当天《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报道,又可采写本埠当日发生的重要新闻,还可对当天日报报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地市级晚报,是以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起家的。这是晚报的传统优势项目和看家本领。在目前的地市级报社中,大多是一张日报办一张子报(晚报)的格局,许多晚报也就很少做或有意识地淡化时政报道,认为那是日报的事儿,搞得不好一是重复二是挤占有限的版面,晚报就是要主打社会新闻,把这个搞好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傅秀武 《新闻实践》2005,(11):55-55
晚报与日报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空间。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在新闻时差和报道深度上比日报类报纸有着明显的优势。打好晚报国际新闻报道这张优势牌,已成为许多晚报人的共识。 利用时差优势,狠抓当天新闻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晚报和日报类报纸在出报上的时间差,使晚报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上处于优势。 由于时差关系,美国比我国北京时间晚了13个小时,英法德则晚了七八个小时。也就是说,白天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新闻,相对我国来说刚好是当天夜里至第二天凌晨的消息。新华社驻外记者采写的新闻稿,通常要在第二天早上才能发给国内各新闻媒体,而日报类报纸一般在晚上12点左右就截稿了,这些消息对他们来说已是“相见恨晚”,但对通常中午才截稿的晚报来说,刚好是一道新鲜出炉的“早餐”。这也意味着,在国际新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后起之秀的综合性晚报正迅速成长为新闻界的一支生力军.晚报因截稿晚(当天中午前),比日报(多为凌晨)消息在时效性上占很大便宜,特别是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显优势.与此同时,这也给晚报国际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紧张的时间内、有限的版面上唱出“好戏”、“大戏”?一般来说,地方报纸(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的电讯稿件主要是来自新华社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讯稿件往往都经过了记者、编辑和有关领导的精心筛选、认真加工和层层把关,可以说,每篇稿件都有其重要性和可读性.但由于版面的限制,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稿件都刊发出来,这就需要各报编辑对稿件进行权衡取舍.虽然对同一稿件,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看法,权衡起来有轻有重,但大致上还是有个相对的标准.作为晚报,取舍编辑国际新闻稿件起码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报纸趋同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早报、都市报等,无一例外地选择“大而全”的办报思路,给人“千报一面”之感,从内容到形式,很难用不同的特点将它们清楚地区分开来。体现在版面上,无非是“新闻 副刊 专刊”的模式。各家报纸不仅版面设置大同小异,连风格定位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刊载的新闻内容也差不多,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晚报在内容形式上跟其他综合类报纸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在出版时间方面迟于日报、晨报和都市报,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更处于不利境地。因此,在目前的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晚报更应该…  相似文献   

9.
社区新闻往往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新闻价值不大,受关注程度不高。其实,社区新闻不仅可以与社会新闻一样引起轰动效应,而且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温润广大读者的幸福生活。一、驻扎社区办公,挖掘新闻素材为社区版面写稿,如果仅靠通讯员来稿办社区版面,那么不是把社区版面办成晚报中的"日报",就是办成了"老头老太太版"。在各个社区"芝麻绿豆"的十分类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5,(Z1)
《社会大视角》的个性《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以图片新闻为主,配以文字报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是照片幅度大,引人注目。对于重要的事实典型新闻,编辑不吝惜版面,以大幅面刊载,以收先声夺人之效。有时一张照片几乎占去四分之一版面,再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0月25日,《咸阳日报·周末版》在一版刊发了一条题为《张军为服兵役的儿子订阅〈成阳日报〉》的新闻;同年11月4日,《兰州晚报》又在 B1版刊发了同一作者采写的同人不同事的新闻《子参军牵挂家乡事父为儿订兰州晚报》。笔者读了这两则新闻,总觉得有几句话要说。我不敢断言这位叫张军的父亲为儿子订阅《咸阳日报》、《兰州晚报》的事实有假,但新闻中所反映的有些地方明显属于编造。比如,《咸阳日报》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是晚报的特色菜.然而.随着报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新闻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党报的版面.如安徽日报的固定栏目《社会冒》.深圳持区报的“社会新闻”栏,陕西日报、上海文汇报等举办的社会新闻大奖赛等。有的党报甚至提出了“向晚报学习”的D号。所谓学习,其中一条就是指党报要像晚报那样重视社会新闻。这是一个新景观。与晚报不同,党报作为一张有较高地位、权威性很强的严肃报纸,似乎与故事性强、人情味浓、写作手法多样的社会新闻任渭分明.不能互寄。但近几年的事实证明.社会新闻作为一种涉及面广的边缘性新闻,其影…  相似文献   

13.
谈运满 《传媒》2002,(10):28-28
近年来,南昌地区的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经济晚报、都市消费报、南昌晚报你追我赶,显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互相学习和模仿,一种内容趋同的现象也日益明显了:一是版面设置多有相似,从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江西新闻、南昌新闻,到股市、房产、汽车、电脑、医药、连载、文摘等等;二是内容大同小异,具体表现在选自新华社的电讯稿和网上槁件多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国大陆部分有50余家晚报,老资格的是少数,多数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创办的;就是老资格的晚报,也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复刊的,按说都是没有多少老框框、旧套套需要革除的吧!但是,在当前报刊林立、日报和广播、电视中的晚报效应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感到了这是晚报面临的挑战,再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路,那就应当承认,在我们以往踏过的脚步中,留下的脚印确实有深有浅,不一定都可沿袭的。因此,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也把晚报新闻改革的课题提到了我们的日程上,笔者也遂有关于推迟截稿时间、改革内容结构、增强读者参与意识三题之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9月1日,《沧州晚报》焕然一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今年都对版面进行了全面改版(沧州日报6月份完成了改版)。改版后的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栏目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更加适合各个层面读者阅读;图文并茂,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新闻更多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两报"改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质至上,精耕细作新闻报道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内容竞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新闻摄影也随着报业的发展而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各地市级党报已经基本完成从“日报”到“日报+晚报”再到“日报+晚报+杂志+网站”的发展历程。地市级报业集团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形成,在中西部地区,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此期间,新闻摄影也经历了“报纸配角,美化版面”——“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读图时代”的发展历程。如何创新“读图时代”地市报业新闻摄影机构,已成为了一个摆在报社老总与摄影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和百姓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新闻不但在传统的专业财经报纸和综合型日报中常见,在都市报和晚报中,经济新闻也获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设了专门的经济新闻版面。作为地市级晚报的《秦皇岛晚报》,也顺应报业发展的潮流,在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后,适时推出了专门刊载经济新闻的经济生活版。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社会新闻栏目的思想性和组编质量,使之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和审美作用,是办好社会新闻——这个拥有极大读者群栏目的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温州日报·双休专刊》的“每周快事·憾事”专栏,作了有益的探索。 “每周快事·憾事”专栏是该报《双休专刊》一个富有创意、广受读者好评的栏目。这个栏目每周一期,每次刊出4至6条社会新闻,冠以“每周  相似文献   

19.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拥有众多 读者,始终被作为新民晚报的拳头产品。无论是报纸复刊的当初,还是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新闻都被列为晚报的强项,从版面的安排到大力的配置,都予以适当的倾斜。在长期的发展探索中,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一、社会新闻的传统特色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主要特色是: 一、新鲜性。晚报的社会新闻以时效性见长,大量见诸版面的是“昨夜今晨”的社会新闻。尤其是当日新闻备受青睐,有时为了及时刊发这类新闻,往往先报选题,确定字数,留好版面,再拼装合成,同行们将其称为“抢稿”。只要…  相似文献   

20.
罗文斌 《当代传播》2003,(3):84-84,93
今年3月21日,《乌鲁木齐晚报》又一次改版。这是在以往几次改扩版的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改版。新改版的报纸仍是32版,但内容有了根本的变化:前16版以动态新闻为主,强调信息量,力求时效性,讲求覆盖面。在新闻编排上,放弃了传统的以时政、社会、教育等新闻类别划分版面的做法,以区域性结合重要性来组合版面,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信息,并且通过版面编排让读者体会到晚报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后16版主推新闻杂志——从周一到周六,依次为地球七日、影视娱乐、财富经济、都市生活、时尚消费、晚报周末。新闻杂志每日以7个版的容量,通过对新闻事件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