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采用的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格五个方面并结合例题作了简单的表述.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求异,善于应用数学思想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进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欣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端翠 《教育探索》2007,(10):42-43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包括:进行物理实验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方法,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创新演示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介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用科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彭丽莎 《考试周刊》2011,(5):182-183
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才华、能力的尺度。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它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注重学生创新性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教学论"中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掌握主动学习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严峻挑战,语教学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责任。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拓宽语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改进语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语课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改善语教学环境,营造学生新氛围; 改革语教学评价,增加学生创新的机率;注重个性培养,铸塑学生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课程理念主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和创新人格。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冲出应试教育禁锢的突破口,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做到:重视地理知识结构的构建;发扬民主教学,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动机的形成;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蔡秋明 《中国教师》2008,(20):28-30
<正>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课堂教学应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中学数学教学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已成为新形势下数学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习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素质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复合知识结构;明确历史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加强学科综合教学。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创新意识、创造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重要性,提出具体措施,即:提高教师素质,以"创新"培养"创新";建立新型良好的创新环境;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善于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语文素质,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1.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学生作文是他们认识水平的物化形态,大多数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尤其表现在内容上。如写教师就一定要带病工作、深夜补课“,春蚕”“、蜡烛”成了教师的代名词;写学生就一定是乐于助人、劳动积极。内容消极,缺乏独立人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的逆向或多向思维的指导,保持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2.启发学生触发联想,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它要求我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开放式的情境中,创新思维水平有了充分的提高;指导他们学会用化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在精神情操升华的同时,也塑造了他们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创新的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实用的价值,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性人才;要采用灵活的模式,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选择;要推行人本化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学生知识和人格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在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不要对学生设下一些条条框框,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加“诱因”,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提供创新基础;注重学习策略获得的培养。间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在学习中的培养,直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程春霖 《考试周刊》2012,(39):64-65
教师具备培养创新能力的智慧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教师给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这是最关键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最主要的,教师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刘建英 《考试周刊》2013,(57):105-106
<正>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是获得聪明。"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国际意识;发展学生的智能,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他们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