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参详各史记载,排比考证,研究了隋朝大臣苏威的相关事迹,如幼时所袭父爵、奏减功臣田、弹劾李德林、谏止长城之役以及坐连高额案等几个问题,疏理、校勘了各史记载,对研究苏威的生平事迹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朝何以殷富,又何以短祚而亡?这是隋史研究中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重要问题。对此,史学界曾有种种解释,但却很少有人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其实,只要真正揭开了隋朝何以殷富之谜,其短祚而亡的原因也就会迎刃而解。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请识者指正。一隋朝殷富可谓冠于历代。马端临称:“按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1)王夫之亦称:“隋之富,汉唐之盛来之逮也”。(2)对此,古往今来的史家几乎是众口一词,并无歧见。隋朝立国承中原二百七十余年大动乱之后,社会经济凋敝,国家财政拮据。史载:开皇三年,“京师仓禀尚虚。”(3)四年,关中闹饥荒,隋文帝只好“驾幸洛阳”。(4)然而,经短短七,八年后,“国家盈富,”“库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的开凿绝非隋炀帝个人的意志使然,而是出于隋朝交通、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隋朝政治经济发展及隋朝以前完成的地区性运河也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隋炀帝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实现了南北大运河的贯通。由于隋炀帝驱使民力,突破了人民可以忍受的限度,运河还未来得及充分发挥其效能,隋朝之舟便被农民起义之滚滚洪流所覆没。但是,隋朝的大运河毕竟“为后世开万世之利”。  相似文献   

4.
隋朝是一个国祚短促的皇朝。自公元581年隋文帝扬坚“代周”建隋起,至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丧失灭国止,历时仅37年。为什么一个号称“甲兵强锐”、“风行万里”的皇朝,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率土分崩”1呢?范文澜同志认为:“因为隋文帝虽然求治有效,可是隋炀帝的造乱非常剧烈,使得一时稳定下来的隋朝很快就崩溃。”这个观点,不仅在史学界早成定论,而且在社会上也几乎成了常识。但笔者认为,隋朝之速亡,不仅仅由隋炀  相似文献   

5.
也谈隋文帝     
近年来,史学界有些同志给隋文帝杨坚冠以“贤君”“良主”的称号。但我认为,隋文帝这个“安坐而攘帝位”,“素无术学”,“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的人,是一个不足称道的封建君主。虽然,隋文帝在政治建制方面有些整顿和改革,对隋朝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大兴土木,搜括百姓,屡次用兵,使刚刚建立起来的隋王朝,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埋藏着倾覆的种子。 隋朝以前,南北动荡,士族大地主放肆抢夺肥田沃地,史称:“肥饶之处,悉是豪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现行统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一节课后的问答题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二节课后的“材料解析”题参考答案是值得商榷的。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四章“封建社会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课后的问答题:“仅就本节内容,用史实说明隋朝对后世以至今天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要点值得商榷,因为即使“就本节内容”,也不应该仅限于“隋朝的建设”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滁州这个地名虽在隋朝就已出现,但在19世纪末津浦铁路开通前,这里交通闭塞,“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欧阳修《丰乐亭记》)又由于它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北大门,战略地位重要,每有战乱,常成兵家必争之地,兵祸连绵不断,因而在整个封建时代,它始终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欠发达的“下州”。让这个“下州”与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8.
(一)大業为什么“乱”,貞观为什么“治”貞覌11年(637年),馬周說:“今之戶口,不及隋之什一。”①隋末農民起义的最后一个大浪头、刘黑起义是在武德6年溃散的(623年)。唐朝統一中國14年之后,人口还是这样稀少。馬周这个数字,自然是約略言之,并不正确;而且提出这个数字的目的是在提醒唐太宗注意劳动力缺乏,不要“多营不急之务”,未免有些誇張。但是貞观年間的人口此不上隋朝全盛时期的人口确是事实。隋朝全盛时期有46,019,956口,②唐朝到开元28年(738年)才有48,143,609口,要經过一百年的休养生息才赶上隋朝。这样看來,馬周的話虽不中亦下远矣。  相似文献   

9.
牛弘与隋朝的文化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义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1):17-18,23
隋朝建立后百事待举,百业待兴,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是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牛弘上献书之策、制礼仪、议明堂、议定乐律、修定刑律,为隋朝的文化制度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董保德功德记》与隋代敦煌崇教寺舍利塔王惠民隋代重视经营西域,西域也频遣使来华,于是早有“华戎所交一都会”①之称的敦煌成了隋朝中央政府特别关注的一州。裴矩《西域图记》“序”云:“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②莫...  相似文献   

11.
隋炀帝三次派人入海,到达台湾(时称流求)进行“抚慰”、“慰谕”,前后历时六七年之久,说明隋朝很重视台湾,且有长期经营台湾的打算。但是第三次行动后不久,隋朝国内环境恶化,隋朝力量被迫从台湾退回,从而中断了对台湾的经略。虽然如此,隋朝这些活动延续了三国时期吴国对台湾的经略,加深了海峡两岸的交往,为之后宋、元在澎湖明确治权,并以澎湖遥制台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九章隋朝重点问题:隋朝统一前后进行的改革。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创立科举制度,改革法律;继续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改革府兵制。改革的意义。重要名词:隋文帝:即杨坚,隋朝的建立者。原为北周大臣,公元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灭陈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唐王朝是建立在隋朝废墟上的崭新帝国,面对隋亡的前车之鉴,唐初统治者一方面注意吸取其亡国教训;另一方面又继承了隋朝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的诸多成果。其中,对隋朝的“孝治”政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文献“十厄”○侯强○中国古典文献浩如烟海,但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浩劫,其劫难有“十厄”之说。前人论述有关文献亡佚者,当首推隋朝牛弘,他提出书有“五厄”。一、秦始皇三十四年焚书。二、汉末王莽之乱,宫室图书并从焚毁。三、东汉末年,献帝移都、董卓之...  相似文献   

15.
蝉诗三绝     
蝉,俗名知了,栖于高树之上,古人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此视为高洁之物,加以偏爱,歌以咏之,生产了一些咏蝉诗作。在唐人咏蝉诗中,有三首深受后人称道,被誉为蝉诗“三绝”。“一绝”是虞世南的《蝉》。虞是隋朝旧臣,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重用,声名远播,因此有感而发,托物寓意。诗为:“垂绥清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46页 :“隋朝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 ,设计和指导了隋朝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营建。”说“指导了”两城的营建是可以的 ,说“设计”两城的“营建”却讲不通 ,这里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应为 :隋朝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 ,设计和指导营建了隋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这样 ,意思与原句完全一样 ,却避免了原句在语法上的错误动宾搭配不当$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二中@徐敏  相似文献   

17.
第九章 隋朝 重点问题: 隋朝统一前后进行的改革。 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创立科举制度,改革法律;继续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改革府兵制。改革的意义。 重要名词: 隋文帝:即杨坚,隋朝的建立者。原为北周大臣,公元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灭陈统一中国。他在位期间,对政治、经济、军事都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发展。后  相似文献   

18.
桥梁自古有之.在古代桥梁的建造中,应用得较多的是拱桥,因为这种桥梁建造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十分坚固.河北的赵州桥,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圆弧拱桥.这座由隋朝的能工巧匠李春建造的桥梁,被世界桥梁界誉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的建筑”.  相似文献   

19.
隋朝素以“国计之富”艳称于中国历史,实际上隋的富庶,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并不尽属实。隋代速亡,原因何在?或以为就在于其“国计之富”,也不符合史实,隋短祚而亡,原因主要在其内部离心因素过多。  相似文献   

20.
颜之推,字介,生于南朝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卒于隋朝开皇十年间(约公元590年后),山东临沂人。侯景乱后,历仕北齐、北周。为了“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颜氏家训·勉学》以下引文只注篇名)而写了长达二十篇的“家训”,内容主要反映了他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被后人誉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铿’,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养生篇”是我们研究其养生思想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思想史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