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一个事物而言,回答它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对回答它是什么?、它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它的运动与管理过程等问题,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因此回答档案形成规律即回答档案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涉及档案学理论中许多前提性、根本性问题。如档案是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它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与管理?等等问题,都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回答好这一问题,档案学的其他问题就失去了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晚之后,小沈阳迅速蹿红,他的搞笑台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诸如"这是为什么呢?哎,老妹儿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等.而且,不同系列的山寨版搞笑台词也不断衍生出来,诸如,"上班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嚎?电脑再一开一关,又一天过去了,嚎?"等.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农民种粮直补金发放的时节,各地纷纷落实党的这一富农政策。作为一名媒体派出的驻地记者,该如何报道这一新闻呢?这一问题,让笔者进而想到:一名驻站记者应以怎样的视角,来捕捉当地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4.
春天的约会     
(一) 是谁? 是谁在灵魂的深处呼唤着时间的厚度?这声音让我在每个懒睡的清晨都有一种渴望和羞愧,这声音刺激着我抑制不住要向前奔跑,奔跑,再奔跑!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约会     
(一)   是谁?   是谁在灵魂的深处呼唤着时间的厚度?这声音让我在每个懒睡的清晨都有一种渴望和羞愧,这声音刺激着我抑制不住要向前奔跑,奔跑,再奔跑!   ……  相似文献   

6.
当我快要写完这篇短文,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稍稍停顿了一下,想了想:它最打动我的是什么?是华丽的图画?还是一串串奇遇?嗯,是华丽与奇遇之上的甜柔的气息最让我感动,这气息一定来自旁帝的家。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对学术腐败的普遍指责与声讨中,无不涉及到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生态问题:学术编辑的职业化是不是个问题?职业化了要不要学者化?学者化了能不能中心化?这三个方面归结起来,实际上也就是职业化的学术编辑究竟应当如何作为才能实现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学术性内核与创造性活力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对"编辑学者化"这一口号的积极倡导,也有赖于对"编辑中心化"这一新的发展态势的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8.
徐永杰 《出版经济》2005,(11):38-39
自2004年7月份进入出版社以来,我一直在思索自身的定位问题:如何尽快进入编辑这一角色?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策划编辑?一名优秀的出版人到底需要具备哪些必需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方博  方刚 《今传媒》2011,(8):35-37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要的媒体议题,媒体通过自己的报道框架对大学生就业这一主题进行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框架究竟是怎样的?大学生就业这一议题又是怎样通过框架来呈现的?对大学生就业,什么样的报道框架是合理的?本文利用台湾学者对框架的高、中、低三层分类方法,以《中国青年报》2006-2010年对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框架为例,探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框架议题的变化过程,为大学生就业这一议题寻找合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奶奶的一生竟和一棵树有关。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奶奶望着门前的树发呆,这是一棵槐树。我就问奶奶你看啥?奶奶说是看树。我心里就奇怪,这树有啥看的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电视文化”的观念被提出来了。对于这一新的观念究竟应该如何认识?电视文化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促进电视文化的发展?……这  相似文献   

12.
张慧 《新闻实践》2007,(4):45-45
“2006年,总有一些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2006年,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难以释怀;这一年,是谁触动你的心弦?这一年,是谁让你泪湿双眼?”……这是“2006·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总片头中的开头语。随着片  相似文献   

13.
自数字出版诞生之日起,对于"商业模式"的讨论就一直未停息,对于现状的表述,也总是停留在类似"商业模式尚未清晰"或"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上面,而这一困惑对于传统出版单位而言尤为强烈,这不禁令人思索:各家出版单位苦苦追寻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寻找?数字出版是否真的有所谓模式?或者是否真的需要这个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田园 《今传媒》2006,(12):57
做了驻站记者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者都称做“无冕  相似文献   

15.
我们播音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建立起来,这是播音队伍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看法。(一)关于播音要素问题。苏联播音员在五十年代曾总结播音有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对谁播?我们也延用了这三要素,后来又补充了怎么播这第四要素。是什么?为什么?这两要素是解决对稿件的理解问题,是怎么播一篇稿件的基础。怎么播?是表达问题,是手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与稿件相贴切的有声语言传达出去的一种方法。因此,播音的几要素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理解作为基础,表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术了。  相似文献   

16.
回望这几年发生的公共事件中,道听途说的传闻、故意编造的谣言,一次次轻易传播蔓延,甚至由此认定官方信息有猫腻有黑幕。这值得反思。这其中,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自然首先需要反思。比如,在公共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回应的速度够不够快?提供的事实够不够充分?沟通的态度够不够坦诚?  相似文献   

17.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女性的危机》(辽人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它是否是一本具有不同凡响的洞察力、无与伦比的书呢?它是否是“自我解放”的小说,“唤起了一代人觉悟”的书呢?以致“西方妇女人人喜爱,竟然达到了人手一册”的地步呢?不!它不是一本货真价实的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晨,当你路过街边的报刊亭时,那里都会摆放着几十种"新鲜出炉"的报纸。你会不假思索的放下零钱,拿走那份你每天都看的报纸,这一幕场景也许你已重复了许多年,但是,你是否认真的想过,你拿起的为什么是这一份而不是那一份报纸呢?仅仅是你的习惯使然吗?我们知道,习惯是日积月累的产物,那么是什么使你养成的这个习惯呢?仅仅是这份报纸的内容吗?  相似文献   

19.
春天的约会     
(一)是谁?是谁在灵魂的深处呼唤着时间的厚度?这声音让我在每个懒睡的清晨都有一种渴望和羞愧,这声音刺激着我抑制不住要向前奔跑,奔跑,再奔跑!由远而近的是新潮的景象,由近而远的是贫瘠的记忆。又是谁?又是谁在季节的尽头涂抹描绘着自然凝重的面容?这姿势让生命苏醒的每一个角落都涌起一股激情在狂热地燃烧,燃烧,再燃烧!冉冉升腾的是狗年的序幕,徐徐熔灭的是鸡年的剧本。(二)乘坐日历的头班车,多少年了,你一直信守着一个约定,一个关于时光更迭生命轮回的约定。不管是多么经典的写意画,还是山中妹妹们随手而采的一朵鲜花;不管是横空飞掠的小…  相似文献   

20.
新闻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新闻语言需要怎么样的表达?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新闻语言的表达,就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语言的表达,让受众了解新闻。换句话说,就是新闻工作者借助语言这一工具,经表达架起的桥梁,将信息过渡(传达)给受众。要想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