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作,它最早由清华学校研究院印行出版。1956年,科学出版社重印。这部巨的问世在汉语方言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赵元任先生也因此蜚声海内外,成为公认的现代吴语研究的莫基人,堪称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2.
作为翻译家,赵元任最得意的是他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个译本译笔精彩,译技高明,语言地道,是“一本值得后人认真研习的翻译典籍”,“在中国口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文章简要谈谈赵元任及其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并以此文缅怀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3.
赵元任是第一个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介到中国来的人。这部译作能够历久弥新,成为儿童文学译作中的经典,与赵元任先生在翻译上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文章从语体选择、文化策略、语言的音乐美与形式美三方面讨论赵元任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审美再现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性,以期深化翻译审美再现和翻译审美主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百柯 《教育》2013,(6):55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会说33种汉语方言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上他想要去的地方,很多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  相似文献   

5.
赵元任是从常州走出去的数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和翻译家,尤其是他用白话文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堪称一代经典。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从家学渊源、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常州文化对赵元任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最为憧憬的大结局,它对赵元任译学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完美演绎了"合流"与"互惠"的译学文化战略观,启迪着当今翻译创作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尝试用图里等学者提出的描写翻译学方法分析赵元任在翻译《一个女人的自传》时采取的"偏离充分性而取可接受性"翻译策略,指出赵元任译本并非是兴致所至的"胡译乱译",而是历史文化差异、翻译动机、文本用途等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赞助人的作用是翻译文化学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借鉴福柯的权力观,梳理并重新思考勒菲弗尔对赞助人的理解和定位,将对翻译赞助人的理解从"操控"转向"权力",并从这一视角考察赵元任在中国科学社时期(1915-1918)的翻译活动,重点分析译者与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月刊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其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赞助力量对翻译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引发阅读乐趣、普及科学知识和建构科学话语三个层面,思考赵元任早期科学译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元任先生是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常州方言的第一人,尤其对常州方言语音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调研出第一个常州方言音系,全面阐述常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常州方言语音,对常州方言绅谈与街谈、常州方言秘密语及常州话方言性变态语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评判译文的优劣不在是译文和原文的对等程度,而是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对赵元任先生的《阿丽思漫游奇遇记》的译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赵元任先生的译本能根据小说的特点,灵活变通,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在充分考虑了译本的类型和读者的同时又成功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不失为翻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郴州汉语方言研究始于赵元任等调查、杨时逢整理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自2000年“粤北土话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召开以来,逐渐成了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对郴州汉语方言,既有点的研究,亦有面的研究;对其境内各方言的归属亦有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在欧美家喻户晓。在中国,它也堪称儿童翻译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与第一个将它译介到中国的人——赵元任是分不开的。文章回顾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赵译本的翻译过程,探讨了译本背后的翻译规范和社会文化因素,以表明译本的最终面貌取决于文化、翻译目的和读者、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目的论看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评判译文的优劣不在是译文和原文的对等程度,而是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对赵元任先生的《阿丽思漫游奇遇记》的译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赵元任先生的译本能根据小说的特点,灵活变通,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在充分考虑了译本的类型和读者的同时又成功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不失为翻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语言形式的长短是衡量意义程度的一般标准,这种正比关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语言形式越多样化,意义越丰富;重复和冗余会减少语言的意义;语言使用的频率越高,意义越少。赵元任认为翻译时不可忽视意义程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频率对意义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泰兴方言的声调,从传统角度认为,按照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泰兴方言共有6个声调:阴平21,阳平45,上声213,去声44,阴入4,阳入5。本次试验运用语音学的声学实验方法重新测量和计算泰兴方言单字调的调值,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相似文献   

17.
王开扬 《现代语文》2013,(1):4-11,163
20世纪50年代末,赵元任编了三段全用同音字写成的故事。有人据此认为赵元任反对拼音,保卫汉字。这是误解、曲解。赵元任创作这三段"奇文",是为了说明文言单音节词多,今音同音词多,是不能担负口语交际职能的、有重大缺陷的语言。赵元任早年研制国语罗马拼音文字,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也坚持认为,"在多数文字用处的场合","现在就可以用国语罗马拼音文字"。赵元任用"打电话原理"说明,凡是"听得懂"的语言,写成拼音文字,也能"看得懂"。实行国语罗马拼音文字的困难,不在于"文字学的技术上的问题",而在于文言成份没有完全退出语文生活,和社会在"心理上还没有进展到相当的程度"。赵元任是汉字拼音化的先驱之一,他的语文改革思想对新世纪中国的语文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汉字能否拼音化和赵元任是否反对拼音是两个问题,即便不搞汉字拼音化,赵元任的学术思想也不容误解和曲解。  相似文献   

18.
赵元任是我国近代知名音乐家、语言学家,他的音乐作品广为人之,其中钢琴作品对中国钢琴创作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举例说明赵元任在语调研究中所贯穿的音乐创作手法和在歌曲创作中所运用的语调性特点,再从赵元任的两首钢琴作品的内部结构来进行分析,以期说明其与语调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调查了湖北钟祥方言,著下了《钟祥方言记》一书(简称《方言记》)。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但留下了许多本字待考,在书中用方框标示。四十多年过去了,钟祥方言的本字考证未见有人来做。不过,我们没有囿于《方言记》的方框。凡属《方言记》中的待考字,字头前边都加有角标“(?)”。《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