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我一路问女儿小年课上学了些什么。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后,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又说,"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了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很抱歉,她五岁,已经很自然地有了美国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这么直接地从儿童身上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中医里对人体"上火"症状的描述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常见症状为胃疼口臭、咯血咳嗽、烦躁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失眠等。中医又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火乃必需,超过正常就属邪火。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的经济奇迹。而一旦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为时代主旋律,就会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白岩松 《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2014,(11):8-10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控制世界,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各个民族来说,什么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文化就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有人或许会说:不,我们拥有GDP,我们有钱,我们有高楼。但如果把一个民族比喻成一个人的话,GDP、高楼和钱就是我们的外套和我们脸上的气色,气色当然需要变好,但是如果你的骨子里没有文化,脑子里没有思想,不管外套穿什么名牌,你都不可能成为名牌。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就可以解决这样三个问号: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一次看到丹尼尔·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就被书名所蕴含的诡黠之处所吸引。初读者很容易陷入这一修辞学上的陷阱,无用在此被赋予了一语双关的涵义:相对于实用原则而言,在功利主义喧嚣尘上的今天,无用被描述成象牙塔生活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然而教育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其无用性, 相似文献
17.
18.
什么是“无用”?什么是“有用”?这似乎与时间期限的长短很有关系。让我来举三个例子说明那些短期看上去“无用”的知识,在长期的巨大有用性。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理科的,是物理学的例子。佛来克斯纳是一位对美国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当年 相似文献
19.
刘京平 《第二课堂(小学)》2014,(6):4-12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人物。他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大师是怎样炼成的呢?胡适的好友、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曾对女儿任以都说:“我们那一代人出去留学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学成归国,要为国家、人民尽点心力、做点事。你们这一代却对公众的事没有什么理想,只愿念个学位,找份好差事,这算什么?” 相似文献
20.
教育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背景的转换,教育却在有用与无用之间徘徊。教育无用的观念给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扭转教育无用论。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有用与无用价值观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教育由无用向有用理性转换的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