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教版教材《史记选读》中《李将军列传》一文,精选典型事迹,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又廉洁爱士的李将军形象。然而,这样一位深受士兵爱戴和人民同情的"飞将军",却落得个引刀自刭的结局,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究其悲剧原因,除了主观上的不善言辞、性格刚烈外,客观上的政治影响则应起主导作用,故而课本编者的评论"李广身为一代名将,其实是死于人为制造的悲剧",是极为中肯的。在这人为制造的悲剧中,起决定作用的,恐怕是汉武  相似文献   

2.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饱满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李广这个“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闪耀着理想光辉的名将形象,高度赞扬了李将军超群的武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洁的人格,对李广的悲剧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不平,并以此谴责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 作为一名武将,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的最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就是通过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建立军功,以报效国家,博取封侯,光宗耀祖。然而他一生的苦苦追求,始终未能实现,最后却落得个自杀身亡的悲惨结局。 读《李将军列传》,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造成李广悲剧的原因。表面上看,司马迁在传中借汉文帝、汉武帝之口说李广“不遇时”,“数奇”。文帝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先生写过一篇《咬文嚼字》,现已收入中学教材。这篇文章强调:咬文嚼字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却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为了阐述这一观点,作者引了《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广脱险     
匈奴大入上郡(汉时郡名,约今陕北蒙西一带),天子使(派遣)中贵人(受宠的宦官)从(跟随)广勒(统领)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率领)骑数十纵(驰骋),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ji,骑兵)且(快要)尽。中贵人走(奔逃)广。广曰:“是必射雕者(射雕的能手)也。”广乃遂从百  相似文献   

5.
李广传奇     
匈奴大入上郡①,天子使中贵人②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  相似文献   

6.
李广射虎     
《学语文》2009,(3):12-13
李广是汉朝的一员大将。他家世世代代擅长射箭,李广也以射箭而闻名。由于他神勇无比,骁勇善战,人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7.
<正>问:期末考试时,三年级试卷里有一题"请写出表现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诗句"。评卷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很多学生也是写的这句诗。这是根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文包诗课文《李广射虎》的内容设计出题的。请问,  相似文献   

8.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的《咬文嚼字》,列举了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炼字等典例,从传统文艺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情感的微妙关系。现代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从新颖视角重新解读和探究经典文本的可能。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概念,秉承"咬文嚼字"的精神,重新审视"李广射虎",并从文本叙事形式和内容感情表达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朱光潜先生观点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十课有首古诗《出塞》,在教学第三行“但使龙城飞将在”时,我问:“‘飞将’是指谁呀?”有部分学生冲口而出“李广”,另一些学生却说“李广英”。这是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但却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怎么会是“李广英”呢?在备课时我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再问了一次,让他们给我确定的答案,可结果一样,甚至部分同学在私底下争论起来。我叫同学们认真读注释(3)——“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然后我在黑板上分别板书,“李广/英勇善战”和“李广英/勇善战”。学生读了几遍,终于有了一致的结论。我补充道:“李…  相似文献   

10.
正[开开心心——阅读]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前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他们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了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的  相似文献   

11.
12.
《齐东野语》为宋代周密所撰笔记体名著,卷十四中《数奇》篇考辨率音,篇幅不大,而论述甚精。兹全录之如下:《李广传入“广数音,毋个当单于。”注云;“奇,不偶也,言广命更不偶也。数音所角切,奇,居宜切。”宋景文以为江南本《汉书》,数乃所具切,角字乃具字之误耳。然或以为疑。余因考《艺文类聚》、《冯敏通集》“吾数奇奇薄”,《唐文粹》徐敬业诗“数青良可叹”,王维诗“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练数奇”,社持“数奇消关塞,过广存箕领”,罗隐诗“数奇当自愧,时薄欲何干”,玻诗“数音逢恶岁,计拙集枯格”,现其仍对,则…  相似文献   

13.
李广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但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悲情描述,历代文人骚客的无限感发,使他的形象单一化、固定化了。人们所传唱、接受的李广,是一个勇敢善战、能挽雕弓射天狼,却终生未被封侯的悲剧形象。事实上,李广有着多重性格、多面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结合《史记·李将军列传》思想内容,探讨“数奇”笔法:一是选材典型,剪裁得当;二是对比手法,突出烘托;三是融入情感,寓论于史。在“数奇”笔法运用的同时,其难能可贵的是“实录”精神,可堪写作信史之典范。  相似文献   

15.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著名的大将,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都有赫赫战功。可是两人带兵的路子大为不同。《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相似文献   

16.
运气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汉武帝攻伐匈奴时,起用了四位大将,他们是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论对边塞及敌情的熟悉,论指挥才能和武艺胆略,李广应居四将之首。匈奴人特别  相似文献   

17.
王峰 《教育》2009,(12)
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纵横沙场约40年,最终不但没有封侯,反而含恨自杀。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就连王勃在他的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中也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语文教学,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包诗"作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搭建了小学生学"诗"的平台.激发了学生读"诗"的兴趣,提供了学生学"诗"的方法,更为可贵的是教材对"文"的处理字斟句酌.别具匠心,是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的俱佳例子。"文包诗".核心虽然是"诗",但"诗""文"相互配合,融为一  相似文献   

20.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诗中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希望边境有“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而李广无疑就是这样一位杰出将领!他以非凡的勇敢,忠信正直的磊落襟怀,以及有别于传统的治军方法,成为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