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阴柔美是女性创作中一种极为鲜明的创作风格,她缠绵、委婉、纤丽,又极富深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冰心和丁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权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尽管她们的作品创作风格不同,却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女性创作的阴柔美。从对这两位创作风格迥异的女作家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阴柔之美是女性作家所共有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2.
女性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茅盾的“新女性”到张抗抗的“作女”,反叛不羁的女性形象一再出现,但因时代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从牯岭到东京》与《读〈倪焕之〉》是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标志性文章,其中的申辩与诤言既表述了他的文学理念,也显示了他与革命文学阵营信念相同观点却不尽一致的基本立场。这种独立姿态使他陷入了不被阵营所认可的尴尬境地,他努力求取理解却换来了更加无情的推拒。茅盾的这种姿态与境遇堪可看作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身上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具体表现为自身无法摆脱的矛盾冲突: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情与理的冲突;生与死的冲突。这种精神悲剧的形成有其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的作品是不是女性文学,这些年她本人与研究者总是各说各话.本文认为拂去表面化的东西,王安忆的小说中表达得仍然是非常强烈的女性意识与立场.这种意识与立场反映了当代语境下新时期女性对于生存、家庭、情感的认识,只是因为她的作品追求一种温柔的坚强与优雅的孤独,所以在更现代性、时代感与现实性的同时还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化气质,与其他女性文学相区别.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在小说中有许多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的鲜活.而茅盾描绘的女性形象却具有与其他小说中形象不同的特点,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独特的,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茅盾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传统型、娜拉型和卢森堡型.茅盾揭示了历史与现实在历时性状态下对传统女性的双重制约,环境的改造力是传统女性通向现代女性的桥梁.娜拉型女性从家庭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不断幻想,又不断幻灭,现代意识和传统的民族文化心态在她们身上共存,使得她们矛盾和痛苦.茅盾预示了娜拉型女性的出路在于走向卢森堡型的女性行列,但并没有在两者之间架设起“桥梁”.茅盾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败得失主要是由茅盾的创作心态决定的,茅盾的婚恋情结和革命情结是制约茅盾创作心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卢伟 《现代语文》2004,(11):44-44
茅盾,原名沈雁冰,是我国现代学家。1927年,正是白色恐怖时期,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处境危险。为了避祸,他隐藏在上海家中。此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幻灭》。  相似文献   

9.
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男权意识与女性知语的有机融合,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观照女性在特定时期的生存、命运和精神困境,且对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解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家对男权意识的超越。但由于受到创作主体性别角色和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家在创作中仍未彻底走出男权意识的樊篱。  相似文献   

10.
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男权意识与女性话语的有机融合 ,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观照女性在特定时期的生存、命运和精神困境 ,且对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解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家对男权意识的超越。但由于受到创作主体性别角色和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作家在创作中仍未彻底走出男权意识的樊篱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作品还能否继续留存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行列,他是否应该被剔除文坛“老三”的传统位置,这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的问题,而不能妄下断论。新世纪茅盾经典作品的研究,在《子夜》《蚀》《霜叶》等作品上都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茅盾流亡日本期间存在着悲观绝望情绪,在其文学作品多有表现,从中可看出茅盾成长的艰巨性,同时,这些作品也展现出了三十年代中日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语言方面的造诣是很深的,对汉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论著的语言艺术体现在语言多样,生动形象,逻辑严明等方面。毛泽东论著的语言艺术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4.
《湘南学院学报》2020,(1):63-67
周克芹的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具有较强的政治化审美意蕴,其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先进觉悟者、善美受难者、愚昧落伍者三类,多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就艺术表现而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糅合、全知视角的运用,有利于表达当时文学思潮的价值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与承先启后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武康时期是毛滂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武康,他走过了一个艰辛的心路历程:力图实现兼济之志,勤勉于政事;难以实现济世理想,在仕途中痛苦地渴望着归隐;最终调解仕隐矛盾,以仕为隐。思想也因此而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们试图通过鼓吹新性道德观的性革命来再造文明,达到社会的根本改造.其中,茅盾的性爱思想是极具代表性的,他性爱思想的核心是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并认定它是中国社会根本改革所最切要的.他在这一方面不仅有理论探讨,而且还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具有鲜明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左翼作家对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批判中 ,茅盾对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是他的独特贡献 ,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由作为理论基础的两个命题和一个基本文艺主张组成。两个命题是 :第一 ,文艺原本是表现民族意识的 ;第二 ,近代是民族主义文艺时代。一个基本文艺主张是 ,要创造以民族意识为“中心意识”的民族主义文艺。茅盾通过概念的澄清和具体实例的剖析批驳了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的两个命题 ,然后又结合政治现实的分析 ,指出了国民党文人的民族主义文艺主张的欺骗性和反动性。就当时的情况而言 ,茅盾的批判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简评奥尼尔晚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男权思想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分析了尤金·奥尼尔在其晚期作品《诗人的气质》和《更庄严的官邸》中塑造的诺拉和萨拉母女二人的形象。认为奥尼尔将诺拉塑造成了受男性奴役的奴性化的天使,而将萨拉塑造成恶女人,这一形象其实只是她的表面现象,她本质上与母亲一样,所作所为受控于丈夫,而且二人对各自的丈夫都表现出母性的关怀,这些反映出奥尼尔以男性叙述身分塑造了女性,使她们失去自我,显示出他扎根于"女性"和"母性"传统的模式中,证明他具有男权思想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9.
性道德观是一个人整体道德观和妇女观的重要组部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一成不变的性道德观是不存在的。透过性头等观的变革、更新,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在这一方面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给人以巨大的启示,具有鲜明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通过《蚀》、《虹》、《腐蚀》等小说的创作,真实地再现了“五四”落潮后的时代女性在新的历史转换中的人生演变轨迹。这一母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茅盾早年投身妇女运动、《红楼梦》女性现的影响以及作者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