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数学美的特征数学大厦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同时也是优美的.那么“数学美”的含义是什么呢?数学美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几位大师的高论。亚里斯多德:“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所  相似文献   

2.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紧密相连".对称美便成了数学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人们研究数学提供了某些启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善和美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其中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审美观是真、善、美的统一。法国作家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识别“美”、“丑”是必要的,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无论说是“艺术”,还是“科学”,都.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更好地育人。艺术追求美,科学追求真,育人追求善。可见,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青竹儿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jjyljy 课堂教学的和谐状态应该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了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也一定是基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真诚”的表达,基于教师对数学内容“友善”的呈现,有了“真”和“善”,才会有“美”?同样,学生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感知到了数学所带给他们的“美感”,获得了“善学”的方法,也一定会形成“真知”,奠定富有创造力的丰厚的数学知识底蕴。  相似文献   

6.
“以美育德”指向的是美和善的关系,追求的是美和善的和谐统一。向善和爱美是人的社会天性,也是存在方式,人类离不开善和美的生活。善和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皆源自人性的内在需求和生命自身的自由追求,都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与美是共通的,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善是美的基础,而美是善的表现形式。基于善和美的相通性,美才得以育德,德才得以育美,这是“以美育德”的逻辑起点。审美教育实质上是唤起受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过程,而审美经验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美育主要通过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和坚定道德信念等方式促进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郭晓燕 《云南教育》2001,(20):36-38
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学的解题通法和数学观念的有机结合。数学观念的具体内容有:数学美的意识、整体意识、推理意识等。数学美的意识指能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法国著名科学家庞加莱认为:“数学的美感,数和形的和谐感,几何学的雅致感,这是一切真正数学家都知道的审美感……,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感,起着我已经说过的微妙的筛选作用。”因此,“缺乏这种审美感的人永远不会成…  相似文献   

8.
“和美语文”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提出并实践的教学主张。美的辞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和美语文从古今中外哲人中汲取精髓与智慧,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一分为三的哲学观,求得对立统一,从和谐融通中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态之美。多年来,和美语文在阅读教学方面逐步形成了“美不胜收、韵味无穷、有感而发、品味高雅”四大教学智慧。尤其是那“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构建的和美课堂,令人沉醉不已、深受启迪。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由于审美意识不强 ,教与学的不得法 ,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数学不是数字就是公式的枯燥印象 ,难以对数学产生兴趣 ,部分学生甚至有恐惧心理 ,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使有些学生学习兴趣较浓 ,如数学“好玩”、“能使人动脑子”、“数学有无穷的奥秘”等 ,他们也只是初步感受到美 ,一般都是无意识的 ,也仅停留在严谨的推理和运算方法的认识上 ,对数学中美的意蕴、美的表现和美的启迪还缺乏明确的理解和探求 ,并非知道有数学美的存在。数学教育对数学美学内容重视不够 ,热情不高 ,是数学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站在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物理教学同样如此,物理学中并不缺少美的例证,而是缺少美的揭示,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去发掘物理的科学美,并通过美的设计,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学科的美学特征和美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杨蕾 《教书育人》2008,(2):100-102
哲学是求索真、善、美的学问,哲学教学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要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也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学习同样也离不开阅读。但我们经常会在学生的书面作业或是综合测试中遗憾地发现,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湖南教育》2006,(6):24-25
数学教育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大都过于强调研究方法与技巧,疏于数学内在美的发掘,尤其高中教学以高考为目的,使得师生疲于应付,他们大多对数学的美视而不见,以致教也显得枯燥,学亦显得乏味,甚至将师生对数学的喜爱磨灭掉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学把思维训练比作是“找开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有学把数学说成是研究模型的学问,这里“模型”一词,泛指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或逻辑思维中的任意一种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常明 《山东教育》2007,(1):67-68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要求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了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教育;突出了数学精神的“真”,忘记了人文精神的“善”与“美”。新课程呼唤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强调数学教学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在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培养,以学生为本,凸现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彰显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物体”。他认为人的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产生了审美能力,人们都按美的愿望去创造物质产品。“人类在按美的规律创造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美,创造了美的结晶——艺术。”当人们在漫长的文艺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文艺作品创造的规律时,也就逐步按照美的规律来自觉地创作了。人们很早就把文艺和美联系起  相似文献   

19.
数学以其严谨、雅致、含蓄表现着美的特质,数学课中“美育”教学是展示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形式。用数学语言美阐释对称图形等数学美的因素,须锤炼教师素质,把握“以美启真”的思维性策略,方能点拨蕴涵于数学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和方法,夯实数学课中的“美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学情感,是教学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本质上是教师精神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