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玲 《小学生》2009,(7):37-37
有一个六岁的小孩,当他的父亲超速被警察拦截时,他正坐在车上,亲眼看见父亲递了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给警察。父亲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  相似文献   

2.
李阳波 《教师博览》2009,(11):27-27
有一个6岁的小孩,当他父亲超速被警察拦截时,他正坐在车上,亲眼看见父亲递了50元给警察,于是警察把他们放走了,父亲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  相似文献   

3.
我渴望父爱     
从我记事起,身边只有母亲。在家里的相册中,也总找不到父亲的身影……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当上学或放学,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接送。看着他们拉着父亲粗大的手,或靠在父亲宽厚的背上时,我是多么羡慕啊,多么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但是现实总让我不解,父亲,你在哪里啊?回到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而我却并不显得快乐,原因自然是餐桌旁总是少一个“人”。用餐时,我几乎都不说话。母亲似乎也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只是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有时,母亲因工作忙常不能回家,而我则会习惯性地拿出母亲买好的方便面来煮。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我…  相似文献   

4.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8,(6):11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7.
父亲要重视对孩子的管教,学会怎样去惩罚孩子,但不要体罚他们。多数孩子一听到父亲的管教就联想到惩罚。他们认为父亲是迫使他们为做错事而受苦的人。虽然不是每个父亲都如此,但绝大多数的父亲都是只负责“管”的责任,而忽略了“教”的责任。有一些父亲根本不参加儿子的管教工作,把孩子小时候的管教责任完全推给了母亲。对于中国家庭中的父亲而言,如果当父亲把管教儿女的责任全交付给母亲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就会增多,没有父亲帮助,她极难克服这些摩擦。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为了  相似文献   

8.
<正>Part1.内容介绍在阿尔切街18号的那座房子里,住着邓巴家的5个兄弟。他们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离家出走,留下了这5个男孩,迷茫地面对一片狼藉的生活。5兄弟中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名叫克莱。他常常一个人孤独地待在屋顶,总是几近折磨自己地跑着步。当那个被兄弟们称为“谋杀犯”的父亲突然回到家,请男孩们帮他修一座桥时,所有人都拒绝了,只有克莱答应了。  相似文献   

9.
由于工作需要,许多夫妻不得不分居两地。两地分居家庭中的孩子一般都在母亲身边,因此,常听一些父亲说孩子认生,不跟他亲,等等。其实,这些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亚于孩子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孩子的爱甚至比母亲更深沉。出现父子生分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孩子缺少感受父爱的机会。父爱对孩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两地分居的夫妻双方应担起责任并作出实际的努力,去创造让孩子感受父爱的机会。从小生命开始孕育起,做母亲的就应经常向远方做父亲的介绍孩子在娘胎里的情况,并在“胎教”时与孩子“谈谈”有关他父亲的内容,听录有父亲声音的磁带。在孩子将要出世时,父亲最好能回家探亲,使孩子一出生就能见到父亲,以建立最初的父子间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艾美丽 《成长》2006,(2):35-36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察觉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不如母亲。我们姐弟4人有什么事征求父母意见,母亲总是第一个发言,然后就拍板决定。即使是问父亲,他也会说:“问你妈去。”时间长了,我们不会再去问父亲,都是直截了当地向母亲汇报。  相似文献   

11.
<正>作品《目送》开篇中,写了作者儿子华安第一次上小学,当他背着书包进学校时,在那纷乱的人群中,作者依然能够清楚地看见儿子的背影,就仿佛一百个婴儿在啼哭,也能清楚地分辨出自己孩子的哭声。短短数行,没有提到一个"爱"字,但言语之间却将母亲对孩子的爱,烘托得淋漓尽致。后来写到华安16岁赴美做交换生机场送别,上大学在街边等车的身影,父亲送作者到大学任教,作者赶往医院看望父亲,以及火葬场与父亲最后的凝望,这每一次的目送都是爱的传递,爱的表达。爱的表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  相似文献   

12.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13.
杨连 《宁夏教育》2009,(7):151-152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持久的教育场所,父母具有爱护孩子的天性与职责。”然而如何教育、如何爱护却大有文章。大有讲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首先要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很疼爱孩子的,但疼爱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往往是深沉严格,母亲往往是温柔细腻。无论父母心里有多疼爱孩子,都不要不加考虑的,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由于我对女儿的培养教育有些与众不同,而颇具争议,褒贬不一。例如:当别的父母辛苦劳作,一点点为下一代“堆砌”洋房时,我却用本就不多的钱带女儿到处旅游;当一位母亲在看到孩子的成绩单上有一个95分竟当众打了已15岁的女儿一大巴掌时,我却在告诉女儿:别当分数的奴隶,只要尽你所能减少后悔就行。当一位父亲厉声厉色地对女儿说大学之前不许  相似文献   

15.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16.
外婆     
有些人说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可以坚定地告诉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至少我不是!至少我的母亲不是!至少我的外婆不是!”我小时候外婆常对我说:“你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当我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她的一生和她对我说过的话。外婆出生在一个殷实人家,她的父亲在老上海开了一家广式的“群芳君”,专营广式点心和糕饼等。店铺很大,在老上海的历史中也能查到。当年日本人轰炸上海虹口区,外婆的父亲连同“群芳君”一起消失了……外婆的母亲就靠着一台缝…  相似文献   

17.
日前,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动物园游玩时,孩子的手被熊咬住,危机关头母亲毅然将自己的手捅进熊嘴里,换取了孩子的手。事后,一位记者问了…下周围的女性: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会这样做吗?“会!我会这样做的。”她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得如此肯定。而就在这时,有一位年长的母亲却若有所思地说崽了这样一句话:“天下的母亲对孩子毫无二心,儿女却不然,一位母亲可以养活一个孩子,而这十个孩子末必能养活了一个母亲。”一语既出,听之动容。  相似文献   

18.
有的父母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服从自己,而不管自己给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适如(?)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用积木建造“高楼大厦”,父亲却硬要他丢下心爱的游戏去画图画,孩子实在不愿意停下来,就被父亲指责为“不听话”再如,客人来了,母亲硬要女儿给客人表演唱歌或跳舞,女儿不干,母亲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啊!”其实,女儿不愿是怕难为情。很明显,类似上面所说的情况是不能怪罪孩子“不听话”的,因为孩子有孩子的乐趣,孩子有孩子的顾忌,作父母的决不能只要求孩子服从  相似文献   

19.
用心做父亲     
男人,无论是高官、富豪、明星、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当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色——父亲;男人,无论事业上如何辉煌,能够怎样地“呼风唤雨”。并不意味着有教养孩子的能力和作为父亲的成功。父亲对孩子来说是唯一的,是孩子永远的学校。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父亲要履行做父亲的职责。要用“心”来做。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什么?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了什么作用?父母在有了孩子后应具备哪些理念与方法?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孩子们在企求这么理所当然的事,作为父母应该认真面对这样的现实。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东西,孩子就能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进行一次再认识吧。“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