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疫学又称为流行病学,最早由日本引入到刑法中用以证明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这种利用统计学原理作为归罪前提的做法对我国环境刑法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虽然其对于传统刑法理论中的禁止类推、无罪推定等基本原理相抵触,但是利用刑法作为最终手段来惩治和震慑环境污染行为的迫切需求使得学者不得不考虑为疫学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上寻找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因果关系作为认定犯罪的一个构成要件,在刑法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作为犯罪中,由于"不作为"行为的特殊性,导致因果关系的认定难度很大,根据我国刑法"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此类犯罪的认定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审判法官.因果关系推定的有条件适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环境污染犯罪主观方面认定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法对此应采取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这一制度可兼顾刑法主客观一致原则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因果关系推定的视域下,原告须先就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初步举证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盖然性。然后才发生推定因果关系成立和证明责任倒置的效果。我国现行法采用的是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规则,证明要件从诉讼伊始就已经完成了分配,损害行为和所受损失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而行为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则应当自始由被告来承担,故原告对因果关系提出“表面证据”或者“初步证据”并非被告举证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责任倒置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医疗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如何认定医疗犯罪中的因果关系是学界研究的难点问题。正是由于医疗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一般的因果关系判定方法并不足以认定医疗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因而疫学因果关系理论、事故参与度理论被引入。另外,患者的特殊体质也会对医疗犯罪中因果关系的认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证券虚假陈述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在其行为后果的认定中,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国家立法上早已采纳信赖推定原则和市场欺诈等理论,而我国的证券民事立法在此方面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交易因果关系的规定几乎为空白。因此,建议我国立法者积极引进信赖推定原则和市场欺诈理论等先进经验,重视证券虚假陈述立法,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民事法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诉讼是实现环境正义、维护公民环境权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目前的立法和理论尚有不少瓶颈,严重制约了环境正义的最终实现。这主要体现在原告资格过窄、证明责任分配不合理、证明标准过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英美侵权行为法将因果关系分为事实上因果关系和法律上因果关系两个层次,事实上因果关系主要是从事实角度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造成原告损害的原因。本文通过对美国侵权法事实上因果关系的介绍,反思事实上因果关系新的理论发展,以期对我国侵权法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海上保险中,因果关系的认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链型因果关系当中判断先条件与后条件何者为近因,二是在扇型因果关系当中,当先后条件都是近因时,如何破解全赔或不赔这一极端判决的困境。为此,针对链型因果关系的认定,应以后条件三标准判断为基础,着重把握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和作用大小;针对扇型因果关系的认定,应先判断各条件的产生属于真正的扇型还是准扇型,再判断各条件的作用方式是重叠的还是双重的,最后根据各条件的作用大小,以比例赔付为原则来确定保险人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犯罪的本质及表现和传统犯罪有很大不同,具体体现在:污染环境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往往不具有污染环境的直接故意,并且危害后果的产生和显现具有复杂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因此,当环境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出现后,依据传统刑法理论来证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因果关系相当困难。为了加强刑法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辨别与认定污染环境犯罪,有必要确立环境污染犯罪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就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2020,(5):79-87
污染环境犯罪较一般犯罪而言,社会危害性更大,辐射范围和区域更为广泛,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无形的危害,有预防性刑法介入早期干预、惩罚前置化的现实需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防控犯罪的目的采取合理的犯罪化是必要的,污染环境罪立法修改后呈现的治理早期化现象可以看作是预防性刑法下的部分展开。在反思预防性刑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污染环境罪的治理早期化现象,重新梳理并考察此二者间的逻辑关系。污染环境罪治理早期化的问题与困境一方面源于预防刑法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当下立法技术,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可寻求刑法理论内部的刑法教义学、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刑法体系外部的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综合调整。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不平衡;第二,大学生的情绪和理智不能相统一;第三,公民意识不强,道德观念薄弱,法律知识欠缺;客观方面的原因为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引起环境污染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笔者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认为人类活动中的某些不规范、不科学的行为是引起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导致环境问题加剧的直接诱因,则是环境中金属元素及其物种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0—2005年浙江省的环境与经济统计数据,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为环境指标,以人均GDP为经济指标,建立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环境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曲线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次曲线并不吻合,而是呈现出三次曲线的趋势.废水和废气排放曲线为倒S型,固体废物产生曲线为单调递增型.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1985~2007年南京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选取工业三废中的废水排放量、废气中的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指标,构造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废水排放量、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环境指标均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其拐点对应的人均GDP依次为4464、10189、9007和12844元(1990年价格),发生转折的年份分别为1992、1995、1994、1996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还没有出现拐点,其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投资和强有力的环境管理是推动南京市在较低的人均GDP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重要驱动因子,南京市今后只有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才可能最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正日益成为全人类的杀手,人类改造客观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异化为对自身的严重威胁。人们开始对科技文明的成果产生质疑的两种观点我认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的,一种是经济零增长论,消极地对待人与自然;一种是从人文伦理的角度来批判人类功利主义地开发掠夺自然。唯物史观提供了我们看待事物的基本原则。环境问题最终要靠发达的生产力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农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主要阐述了利用菌种、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一般原理、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虽然加强了污染治理,但工业企业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仍在较快增加,环境状况比较严峻。基于河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环境质量状况,从工业三废排放的强度、工业污染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弹性和环保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三方面来看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河南省目前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显。因此,以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湖北省1995—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构建时间序列的VAR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湖北省近年来工业布局的改善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但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并不理想;(2)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取决于选取的污染指标类型;(3)湖北省经济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而环境污染又会抑制经济增长,其中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是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的排放;(4)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反馈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反馈作用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