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由是人的本性需求。儿童自由有利于儿童发展创造力,塑造和谐个性以及培养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等。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现实中,儿童自由处于缺失状态。儿童自由的实现有赖于创建良性的制度环境、教育者对儿童的宽容以及儿童对自由适度原则的把握等。  相似文献   

2.
人的未定性和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儿童在自由中不断生成新的自我。生成性儿童观的要求是确保教育不成为压迫性、控制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引导的力量,顺遂儿童的生成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不断趋近于充分的自由个性实现。  相似文献   

3.
人的未定性和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儿童在自由中不断生成新的自我。生成性儿童观的要求是确保教育不成为压迫性、控制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引导的力量,顺遂儿童的生成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不断趋近于充分的自由个性实现。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自由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个人自由、社会自由和理智的自由。具体分析了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应享有和发展的三种自由,认为目前学校对儿童的个人自由限制过多,所以儿童的个人自由与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强调,这是他们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与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学校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获得自由,将学生培养成自由人。  相似文献   

5.
论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内在需求。人的自由根据所体现的领域不同,分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也同样包括三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自由是理性的选择自由;教育活动中的社会自由是权威和纪律保障的自由;教育活动中的个性自由是自我实现的自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就是个性自由在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7.
8.
教育权力与儿童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整个教育系统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儿童自由与教育权力的辩证关系而走入了歧途,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实践之效,而且导致了对儿童自由的错误阐释。应该肯定教育权力的正当性并保证其在促进儿童自由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统一的基础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即促进儿童的成"人"。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与人的类特性,是人在活动中通过把握现实可能性并将其与人的本质要求相结合而表现出的自觉、自为、自主与自律的状态。认识论、政治学、伦理学和美学意义上的自由各有其具体内容,但它们都是人的完整自由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增进人的自由是教育作为一项育人事业的根本价值诉求。由于自由是包含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因此,教育增进人的自由需要以培养人的自由能力、提升人的自由权利与义务意识、生成人的自由道德境界和发展人的审美自由等多个方面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3):168-169
尼尔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以"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自由快乐的人"为教育目的,以"给学生权利,让学生民主自治"为管理方式,探索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性"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他的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问题儿童"的教育产生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尊重含有敬重、遵从、重视之意,尊重的内涵包括平等、价值、人格、修养等。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尊重,尊重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统一,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统一,是教育抽象和教育具体的统一。"理解尊重,践行尊重"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空间。这种教育空间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学生成人,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尊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2.
扎根于美国社区的儿童博物馆,从当地商业机构、慈善机构、政府部门等获得支持,并主动与社区的学校、家庭及其他教育性机构合作,共同在儿童教育方面产生"合力"。  相似文献   

13.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香兰 《教育科学》2005,21(5):61-64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是培育人类优异的心灵,赠予人以美好经历的教育,它以古典政治哲学为基础,以引导人追求善的生活为目标,以创建真正的民主社会为政治诉求。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当今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自由     
自由与控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的发展需要自由也需要控制,无论是自由还是控制,其合理性的标准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教育自由的实现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教育者自身要具有自由,培养学生自由能力,提高自律水平,通过建立公正的制度保障自由。  相似文献   

15.
蒋忠心  周兢 《中学教育》2019,16(2):64-73
语言文化多元背景下的儿童学业教育问题,更加凸显了儿童学业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关于学业语言的概念界定,学者尚未达成共识。对已有文献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学业语言的定义呈现出多元化形态,且演变出不同理论视角的概念发展图景。基于教育语言学立场的学业语言概念框架阐释,指向一种多元融合的学业语言连续体模型。学业语言是不同于日常会话的一种特别的语言语域,旨在实现信息交流、学业思考与社会象征三大功能,在学业教育话语情境实践中表现出特定的语言学特征和语用学规范。学业语言视阈下的课程教学、教师教育发展有其特定的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16.
教学自由是教师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教学的行为空间。教学自由要体现教师的意志,但同时教师要承担相应的教学责任,它并非不要限制。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自由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它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智慧产生的条件,是教学美创生的基石。教师教学自由的实现,需要让课程真正回归教师,同时教师要追求教学理性以及追求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7.
劳动塑造人,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前儿童人生整体发展,当前,重释学前儿童劳动教育意蕴势在必行。学前儿童劳动教育旨在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施加教育影响,以培养起年轻一代的劳动素养。在实践中应贯彻教育与劳动、共性与个性、思想与行动、规约与自主、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劳动教育应当拥抱自然,走进儿童心灵,走入儿童生活,构建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审美人类学,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人本身的科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是美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和融合.本文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文学家、美学家席勒的"美是现象中的自由"这个命题的深层涵义,揭示美的人类学性质,探索美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联系现代社会的审美困境,阐发了美的人类学性质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9.
庄子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在他看似旷达、洒脱的外衣下,却隐藏着深沉的悲剧内核。庄子的自由观不可避免的带有悲剧的意蕴,其自由观的悲剧意蕴表现在:现实夹缝中的自由、灵魂孤独中的自由。这与庄子生活时代社会秩序的混乱、专制霸权主义的横行、自然科学的落后以及庄子个人对人的存在论困境的体认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0.
教育自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家对教育自由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教育应该自由并且要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同时,万事万物都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因此教师更应该把握教育自由的“程度”,从而促使自由在教学中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由过度”和“自由欠缺”两种教育自由“失度”现象。为缓解这些“失度”现象,教师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主体教育观念,其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关爱与威严要并存,再次在自由精神教育中要关注“人”的发展,最后要利用班级规范制度给予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利的保护和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