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生对木版年画的制作兴趣很浓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木版年画的基础制作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制作木版年画的兴趣、提高对木版年画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增强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制作木版年画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
山西临汾木版年画跟其它地区年画同样生长于民间,扎根于农村,作者们的心理倾向和思想情感是与广大农民群众相一致的,但临汾木版年画无论是从年画内容到体裁、从色彩到构图、创作方法与技法表现,都无不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光彩.  相似文献   

3.
武强年画是在燕赵文化大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木版年画类型,其中的戏曲年画是年画艺人将年画与戏曲相结合而创造的融空间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研究戏曲年画,探索戏曲与年画关系,将对戏曲艺术在民间的流传与接受产生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滩头年画为湖南一特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滩头年画丧失了往日的光景,逐渐走向衰败的境况。如何保护和传承滩头年画,使之跟上经济社会前进的步伐,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政府、学校等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致力于滩头年画的传承工作,从而焕发出滩头年画新的生命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造福人们。  相似文献   

5.
滩头年画为湖南一特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滩头年画丧失了往日的光景,逐渐走向衰败的境况.如何保护和传承滩头年画,使之跟上经济社会前进的步伐,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政府、学校等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致力于滩头年画的传承工作,从而焕发出滩头年画新的生命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造福人们.  相似文献   

6.
武强年画是在燕赵文化大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木版年画类型,其中的戏曲年画是年画艺人将年画与戏曲相结合而创造的融空间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武强戏曲年画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房间布局,创造了"随类赋形"式的戏曲年画体裁。具有寓动于静、象征寓意、不拘一格、设色简明扼要的艺术特征。其戏曲学价值,首先表现在直观、形象地再现了清中叶以后河北地区剧种间交流与融合的时代风貌,其次是地域文化传统与时代呼声的有机结合,第三注重画面在民族审美情趣影响下的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7.
民间年画是产生于民俗生活中的艺术。年画在空间范围内的传播表现为生产、销售、消费的动态过程,在时间坐标轴上表现为这一过程的重复性,年画具备了一般民俗的基本特征,因而是一种民俗艺术。  相似文献   

8.
年画探源     
新春佳节,贴上年画,以示辞旧迎新,祝愿新年繁荣昌盛,这种风俗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年画是一种独立的绘画体裁,只因新年才贴,所以称为年画。年画的来源始于贴门神,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年画的兴起,是与雕版印刷技术分不开的。雕版印画的方法发明于唐代,到明朝,随着木版画的发展,年画才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明以前,年画的题材  相似文献   

9.
杜霞 《华章》2012,(16)
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历经时代的洗礼,凝聚着无数民间艺人的心血.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坊简陋、后继乏人,生存状况一度令人担忧.探究中国民间艺术生存发展之道,迫在眉睫.朱仙镇木版年画除了急需抢救、保护,发掘、整理外,更需要从文化教育开始,让民间艺术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多样、历史悠久、寓意丰富、自成体系,存在于百姓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人美版教材涉及年画、风筝、玩具、剪纸、刺绣等多种民间美术形式。第20课“中国民间美术”是重要且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笔者把教材内容设计为2单元课时,其中1课时将民间年画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山东潍坊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结合本地区文化艺术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民间年画的文化功能、表现特征,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 ,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 ,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 ,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 ,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 ,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2.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内涵丰富的美的内容、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圆融自然的信仰体系和善恶分辨的道德诉求,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和文化意味.借助社会学中最具本土化的"政治惊扰-市场窄化"分析框架,探讨现代性转型下版画传承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或障碍因素,将对这一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审美化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传统审美理论受到了挑战,审美主体的大众化、审美客体的视觉化与审美方式的直观性等审美现实,对高校美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思考,即力求传统美学理论与现实审美需要相结合,以及正确理解图像与文字二者在审美上的不同特征,注意时代审美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钱穆在抗日战争时期,于颠沛流离之中撰写《国史大纲》,欲以重建中华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的信心,通过讲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其间屡经冲击而一再复兴,藉以阐述中华民族文化的恒久生命力所在.《国史大纲》展现了钱穆的“新通史”视野.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新疆北疆地区遇到了60年不遇的暴风雪,雪灾给农牧业及群众生活造成重大损失,新疆日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灾区采访,刊发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这是新疆日报近些年来对灾难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但灾难给媒体提出的问题也是全新的、全方位的。本文对新疆日报的此次雪灾报道进行了一次回顾、梳理,总结了几点成功与不足,以期探索一种灾难性报道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6.
<秋浦泉声>通过非常个性化的凡人小事的描写,织成一幅幅情事动人、色彩绚丽、富有张力的锦绣图画,让读者感受了美的情感,美的人生,美的信念,美的生活.当下文学创作的现实态势,影响并消解着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意境深邃"等审美传统和经验,使散文的审美品格发生了变化,它不在乎其叙事话语的大小,而在于有无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整合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traction of information by 13 and 14 year old children (n= 120) from four different pictures displaying ecological topics. The pictures were reproduced as coloured or monochrome and photographs or line drawings. The children perceived significantly more from photographs than from line drawings and from coloured than from monochrome pictures, even after the exclusion of colour‐specific item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ole of colour in enhancing figure‐ground quality and the effect of colour as a distractor. Evidence is also presented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higher scores made with photographs are related to the general ability of the child. This result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possible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complex pictures.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符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形象在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中作为其情感的符号载体 ,体现了他对人物深层的透视 ,对生命真谛的把握 ,以及深层凝重的人文关怀。本文根据张艺谋影片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的意向化、符号化的建构及其文化意义的生成这一脉络 ,阐释了其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符号性  相似文献   

19.
Four‐ to 10‐year‐olds' and adults' (N = 263) ability to inhibit privileged knowledge and simulate a naïve perspective were examined. Participants viewed pictures that were then occluded aside from a small ambiguous part. They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how a naïve person might interpret the hidden pictures, as well as rated the probability that a naïve person would think of several different pictures (with one picture being the actual item).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between ages 4 and 7 years in attributing novel interpretations; however, all age groups overestimated the probability that a naïve person could guess the actual pictur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and inhibitory control predicted participants' thought suggestions as well as aspects of their probability judgments.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的绘本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征。大部分绘本将儿童预设为主要读者,反映和表现儿童生活与心理,成人绘本内容形式的儿童化,令绘本普遍具有鲜明的儿童性;绘本作为图文合一的艺术整体,以简明之文和形象之图协同讲解故事,在具象与抽象、表象与意象的矛盾统一中呈现丰富性和多义性;具有思想艺术独创性的绘本,同时为读者预留了广阔的阅读理解空间,让绘本的阅读具有开放互动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