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制、原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发轫于19世纪初的生命哲学对今天的基础教育大有裨益。其哲学理论的核心——对生命的关注,启迪着基础教育关注儿童生命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以回归教育的生命本真;其所宣扬的"直觉"、"体验"、"生成"、"生命的冲动",启迪着基础教育应关注儿童未完成的特性,以促进其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彰显人文精神、生命关怀和人生价值的生命教育。主要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为例,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发轫于19世纪初的生命哲学时今天的基础教育大有裨益.其哲学理论的核心--对生命的关注,启迪着基础教育关注儿童生命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以回归教育的生命本真;其所宣扬的"直觉"、"体验"、"生成"、"生命的冲动",启迪着基础教育应关注儿童未完成的特性,以促进其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宽泛的概念,人文精神及其教育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系统。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予以彰显,加以弘扬的。  相似文献   

6.
<正>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而人文精神之花应该用三种教育来浇灌,即:生命教育、智力教育和灵魂教育。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包括体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但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体健康,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那么,健康又有何意义?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从以人为本的精神、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互助精神等方面对汶川抗震救灾之中国人文精神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青年的责任     
《高中生》2011,(13):30-31
前些日子读到北大教授钱理群的一篇文章《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文中从抗震救灾谈及国民性问题,进而引申到"如何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这样一个问题。文章提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三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多元社会、文化并存为核心的宽容精神,三是以社  相似文献   

9.
正推荐理由:本书是优秀语文教师熊芳芳的最新力作。作者从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三个维度,构建起了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学思想大厦。这座"大厦"以生命情怀为骨架,以深度解读为砖瓦,彰显了人性之辉和哲思之美。良好的理论修养、高度的人文精神以及令人激赏的解读能力,使她的课堂充满独特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而且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绿色"一说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绿色"作文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充满生机活力、以"真"为纲的  相似文献   

11.
论人本管理在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管理在图书馆服务中主要呈现"以人为本"、注重激励、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等特征.人本管理在开展图书馆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应通过树立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创新管理方式,运用信息技术等途径来实现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12.
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导致了他对人类的爱。他十分关注在大自然中艰难地生存的普通百姓,时刻倾听着促使诗人思索、使诗人心灵得到净化的“沉静的人间悲曲”,留下了一组倾注诗人深深感情的在大自然中艰难地生存的普通百姓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秦原始儒学极具价值的思想,是将社会和谐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孔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排斥个人选择等级的自由,压制个性的发展.奥古斯丁以上帝的至上性、普遍性消解了个性、人性.空想社会主义试图给予人们以人文关怀,但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论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观,是在和谐中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到后现代哲学 ,始终存在着一个实践范畴不含生产仅指生活的实践哲学传统 ,其合理性在于区分了生产之“是”和生活之“应”的不同含义 ,突出了生活之向善性、批判性的特征。马克思以生产论证了人的主体性 ,针对人在社会生活中主体性的丧失 ,形成了消除生产异化、变革现实生活的实践学说。实践就是人的批判性和变革性的现实生活 ,这在工具理性严重压抑人性、生产消费严重污染环境的当今时代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两个"为本"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以文化为本"。"人"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人"来说是"末" "文化"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文化"来说是"末"。人和文化对教育来说是目的,而教育对人和文化来说都是应为之服务的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应当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文化之所以是教育的本与根,之所以也是教育应为之服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简单地说,没有人,固然没有文化,然而反过来,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写作教学观,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个性化写作教学;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写作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激发写作欲望;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的空间,获取更多的写作信息;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文评价观,摒弃评价标准的模式化,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广大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观,转变写作教学观念,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在企图表现自己“原始幻觉”的欲望下所创造的白日梦或幻想小说。作在作品中力图去追寻人性中的某种状态或某个形象,并欲将其视为是自己的“我”,从而揭示了人性个体所具有的幻想性和异化性。小说以凸现个体生命为指归,对人类深不可测的灵魂和人性之谜作一次大胆而谨慎的探险,“至深呼唤至深”是它的话语动力,对生存,生命的追问是它的基本态势,“始于性而终于爱”是它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8.
耿志强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27-29,37
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是一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富有人性化的新认识,其根本是要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保障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民工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其人权保护存在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探讨农民工人权保护问题,以加强农民工人权保护的力度,切实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可分为 阶段或三种历史形态,即经验科学和生存技术、物性科学和物化技术、人性科学和人化技术,并着重分析了第二种形态的危机和向第三种形态转化的趋势,指出以人的科学为核心的整体性的人性科学是以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使相应的技术成为直接服务于人性完善和升华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从"人性张扬"到"世俗关怀",显示出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历时性的嬗变轨迹。对其特征描述与深层根源探讨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客观把握近三十年来文学思潮发展的总体面貌,深刻认识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社会生活对文学思潮样貌及走向的巨大影响、"人性化"思潮对恢复五四传统与文学回归"人学"的意义,以及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潮流所具有的促进艺术民主化、大众化与反文化、粗俗化的矛盾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