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阳历史悠久,从战国时期到后金定都辽阳,一直是祖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作为一个都邑,最初叫襄平,是战国时期燕国所置辽东郡的首府。五世纪初,地入高句丽,改襄平为辽东城,唐代收复辽东,置安东都护府,治所曾一度在今辽阳。唐废“襄平”,把汉代位于浑河下游的辽阳县旧名,移作辽东城的名字,延用至今。辽置东京辽阳府,金置东京辽阳路,皆为五京之一,元属辽阳路,明为辽东都司,治所都在辽阳。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261年),建东京于辽阳,天命十年迁沈阳,从此东北的政治中心北移。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设辽阳府,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升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  相似文献   

2.
辽阳是一座具有近24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战国至后金,这里始终是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流传至今的古典文学和史学名著中,有不少反映古代辽阳社会生活的作品和篇什。本文拟以历史的演进为经、以典籍的流传为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梳理和提炼,以期加深对辽阳人文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八月至十一月,明与后金的大凌河城之战,是一次比较重要的战争。是役后金围困大凌河城达三月有余,明守军一万六千余名基本上全军覆没,大凌河城被拆毁,守将祖大寿以允降而仅得身免,明军在关外的精锐遭受严重的损失。 我馆所藏明代档案内,有少量涉及此次战争的文件,比较具体地反映了明王朝这一方在大凌河城守卫及救援的部分情况。现选出十九件兵部呈文予以发表,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4.
皇太极与火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一位杰出的有为之君,他善于发现和揭露面临的问题,采取改革手段,学习新事物,使后金政权自我完善,不断向前发展。当他看到八旗劲旅对明军作战中,长于野战,却无制远摧坚之具,往往受挫,因此开始制造和使用火炮,从而促进后金军队的发展和壮大,这对清王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此略作探讨。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后金汗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兴兵反明。后金兵在随后战斗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明军则闻风丧胆,屡遭惨败,退守辽西宁锦一线。此时,明朝一些有识廷臣,提出凭坚城、设重炮固…  相似文献   

5.
杨达  王拯 《档案天地》2023,(9):17-19+5
<正>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自春秋时期的卫国五鹿城起,大名有2200余年的建城史;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成为阳平郡治所起,有近1700年的区域中心史。曾三为国都、七为陪都,十一次为省级治所、十四次为地市级治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脉系。经认真梳理归纳,笔者认为,大名主要存在以下十大文化脉系:一是衙署文化。由于历史原因,大名的衙署是最全的,全国鲜有城市能比。国都、陪都的百官衙署或留守司衙署,省级治所、市级治所、县级治所衙署,  相似文献   

6.
南京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古城,公元前472年,春秋吴国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战国楚置金陵邑于石头山,自此南京称金陵。公元229年,三国吴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尔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的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49年,史称“十朝古都”。南京还曾为南宋“行都”,明永乐京师北迁后的“留都”,南明国都等。  相似文献   

7.
位于东北沈阳的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时,努尔哈赤力排众议,果断决定由辽阳东京城迁都沈阳,营建宫室,使沈阳成为东北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文化之中心,从而为清军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沈阳故宫在清王朝迁都北京后的260年间,一直受到清王朝的尊崇,被称为"京宫阙"、"陪都宫殿"。清制,历朝皇帝登基后,均须东巡陪都,祭奠祖宗。乾隆朝,高宗弘历多次东巡谒陵,对先皇宫室深怀尊崇,并规定此后凡内府刻印之书,  相似文献   

8.
王尔烈,辽宁辽阳人,字君武,号瑶峰,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二十三日生于奉天府辽阳州,原籍河南,明末定居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  相似文献   

9.
王尔烈,辽宁辽阳人,字君武,号瑶峰,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二十三日生于奉天府辽阳州,原籍河南,明末定居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  相似文献   

10.
背景资料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二十五岁时,为报父、祖之仇,以十三副先人遗甲起兵,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五十八岁时在赫图阿拉城(即兴京)建立了女真少数民族政权--大金(史称后金).六十岁时正式开始向明朝宣战.短短八九年间,明朝在辽东辽西的军事重镇大批落入后金军队之手.  相似文献   

11.
辽阳供电公司成立于1972年5月19日,是国家大一型供电企业,隶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担负着辽阳两县(市)五区4743平方公里、185万人口的供电任务.2002年1月8日国家档案局批准辽阳供电公司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为国家一级,2002年4月29日辽阳供电公司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一级标准单位.下面结合辽阳供电公司几十年工作实践,针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粗略地谈谈笔者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首山清风寺     
首山,位于辽阳城西南十五里,因孤峰耸峙,势若辽境诸山之首,所以得名“首山”。又称“手山”,传说是唐将薛仁贵东征时在坡石上留有手印而得名,有“鞍山下了马,手山按一把,亮甲山亮盔甲”之佳话。据《辽阳古迹遗闻》载,首山也称“驻跸山”,因唐太宗曾在此……  相似文献   

13.
邗江     
邗汪原名邗城、邗沟,又名邗溟沟、中渎水、渠水。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大运河斜贯。雨临滨江,北濒淮水,东连江都,西接仪征,环抱扬州城。据史料记载:春秋时代,长江下游崛起两个国家,一个叫吴国,国都昊县;一个叫越国,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由  相似文献   

14.
王雁 《兰台世界》2012,(25):25-26
明朝立国后,尤其注重北方防务,在辽东形成了以军镇为主体的城镇模式,在辽河以东的主要城镇有开原城、铁岭城、沈阳城、辽阳城、海州城、盖州城、复州城、金州城等,在辽河以西主要有广宁城、义州城、锦州城、右屯卫、宁远城、前屯城等。经过明清战争,辽宁城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明清战争对辽宁城镇的损毁从后金对明宣战到入关的二十余年间,从战场波及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22,(4):121-122
<正>本书通过各方面的研究,记述南海子在历史上的多重功能,传播南海子文化内涵。1125年,辽为女真族建立的金所灭。女真族主要生活在白山黑水的森林地带,“善骑射,喜耕种,好渔猎。”(《大金国志·初兴风土》)辽代国都政治功能较弱,金朝迁都燕京后,改变了辽代以来移动政治中心的形式,国都的政治功能得到强化,形成了固定政治中心与移动政治中心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在辽阳市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中,有一份珍贵的白话公文告示,告示内容通俗易懂,是由时任辽阳州知州史纪常为整顿吏治所作。史纪常(1870—1923),字曜五,江苏宜兴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通化县知事。宣统元年(1909)二月,出任辽阳州知州,1912年4月调任,任职三年。史纪常在任辽阳州知州期间,雷厉风行,政绩比较突出,特别是他在整顿吏治方面,改组衙署,裁撤房、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06,(7):I0001-I0001,F0002
在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生日这一天,辽阳广播的电波响彻天空。历经50年的辽阳广播,经过几代广播人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辽阳电台已经拥有新闻综合,交通文艺、评书戏曲、音乐广播4套节目,6个频率,具备中波、调频、网络多重覆盖功能。全天播出76个小时,新闻综合广播覆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正>辽阳古称襄平,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后来名曰辽阳。辽阳地处辽宁省中部,东临本溪、凤城、岫岩,南界鞍山、海城,西接辽中、台安,北依沈阳。辽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建置,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军事重镇。辽阳农业较为发达,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重点地区。辽阳地泉资源远近驰名。  相似文献   

19.
在后金天聪年间,皇太极曾多次对明王朝腹地用兵。其中,有一次长达两个多月,分兵四路从尚方堡、龙门口、独石口、得胜堡进军,兵锋及于今河北宣化、保安以及今山西大同、应县(时称应州——下同)、灵丘、平鲁(井坪城)、朔县(朔州)、代县(代州)、五台山一带。京师为之震动,调动援兵,宣布戒严。后金八旗兵虏掠了大批人口和财物后,才回师沈阳。  相似文献   

20.
足迹     
《兰台世界》2014,(Z4):29-30
<正>辽宁省境内的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出生地,也是他称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立为首都之地,后又移都辽阳(称为"东京")和沈阳(更名为"盛京"),改国号"大清"。清军入关后,盛京成为陪都。在这里,就有了后金和清朝形成的太多的史料和文献。如今,辽宁省档案馆便得天独厚的承继了这些珍贵的档案。早在清亡之后,这些档案历经了民国、日伪等时期,曾有国人在此整理翻译出版,如汉译《满文老档》。伪满洲国时,日本人为其统治中国的施政需要,到东北各地搜集了大量历史档案,并翻译出版,如影印并日译《顺治年间档》、影印清朝《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