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2.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3.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人们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4.
《子不语》成书于乾隆后期,屡经刊刻,版本演变较为复杂,与“小说之禁”密切相关:乾嘉年间,禁例稍宽,《子不语》刊刻未受影响;道光、同治年间,禁例极严,《子不语》由“抽禁”到彻底禁绝;光绪年间,禁例虚设,《子不语》被广为印行;民国以后,禁例无存,《子不语》版本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对沈从文小说“佚文”的发掘,研究者开始对《看虹录》与《摘星录》进行一种传记式的实证研究,并且认为《摘星录》之版本流变是出于隐瞒“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情事”的动机。但是,从沈从文小说写作所接受的法朗士的启发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看虹录》与《摘星录》的版本流变更可能是缘于沈从文对现代主体意识的探索与深化。伴随分解性的、个别化的生活叙述与自我确认,一种新的叙述美学与一种新的伦理认知已然形成。  相似文献   

6.
宋玉赋受《庄子》影响甚大。研究者在探讨《庄子》对宋玉赋的影响时,多从赋体文学的特征着眼,认为宋玉赋中的对问体与铺陈手法等艺术特征来自《庄子》。然此类观点显非圆照,因为对问体与铺陈手法等乃赋体文学长期发展广泛吸纳沉淀而成的结果,并非专得自某一家。全面考察《庄子》与宋玉诸赋,最具《庄子》"个性"而又被宋玉赋所接受的,当是题材、作法与语言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接受理论为基础,分析许渊冲以浅化、等化、深化的"三化"策略来处理<西厢记>中的文化差异,从而达到使译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书信体小说从一诞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查森的《帕梅拉》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信体小说,促进了小说的发展,理查森也被誉为"英国小说的奠基人"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文称陀氏)的《穷人》也运用书信体来塑造俄国经典的"小人物"形象,使其一举成名。《帕梅拉》和《穷人》的书信体写作,揭示书信体小说不断产生流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昭明文选>的实际编撰者为谁,是"文选学"研究领域里颇为重要的问题.笔者从南朝梁代时期昭明太子及其身边诸多文人的文学创作,对选入<文选>的前代作品的接受情况入手进行考察,发现昭明太子和刘孝绰二人对选人<文选>作品的接受远远超越于他人,从而为确定昭明太子和刘孝绰为<文选>的实际编撰者,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平民选秀低俗风盛行,选秀节目走向低谷时,明星选秀应运而生,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作为一档明星选秀节目,<名声大震>现已成功举办了第二季.从平民选秀到明星选秀的转变,正折射了选秀节目不断调整、变化的发展历程,并对于如何提高选秀节目的生命周期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数不胜数,譬如针对同一文本《前赤壁赋》,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译者就分别翻译出了两篇译文,它们的异同无不受到两种文化背景的影响。译入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母语的把握相对于译出语译者而言确实具有其无法取代的优越性,但译出语译者的优势也不应当被忽略,更不应被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2.
《新华字典》是我国当代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这部字典自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以来,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仅汉文版《新华字典》的版次就达16个之多,此外还有多种文字的版本,包括汉语拼音版、几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和外文版。文章对《新华字典》的汉文版和非汉文版的版本情况做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翻译研究已从文本内部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语言、文化、符号、文学、社会、历史等具有互文性质的大文本中.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旨在崇尚多元的理论大背景下,进行一种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新尝试.从互文性视角解析英译<红楼梦>,从而为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要使译文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同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不但要充分识别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还要结合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质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牡丹亭》的几个英译本,通过分析文本中互文标志的翻译,揭示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接受美学来观照"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我们会发现,从认识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本体,从方法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对话、创造与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艺术兴学"的学习语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期待",有利于让学生由"实际的读者"顺利地靠近或变成"隐含的读者",让学生在学习时多些"顺向相应",少些"逆向遇挫",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及知识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6.
《论语》多个英译版本体现出翻译的不确定性,使得译本中有几处翻译存在很大的争议。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五个识解因素探讨《论语》四种英译本的几处翻译,分析认知差异对翻译不确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文艺接受角度论中介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介概念和中介思维在文艺学中的广泛运用,展示“中介论”方法的可行性。从文艺接受的角度入手,以“期待视野”为中介,分析文艺接受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期由点到面阐释中介论方法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的职业发展意味着这一群体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社会资源能力的增加.众多因素影响职校生的职业发展.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理论分析诸如接受教育的类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职校生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等结构性因素对这一群体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