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苗族斗牛具有鲜明的生命美学特征.要创建苗族斗牛审美文化品牌需要有合理的思路与策略.主要表现为:(一)在苗族文化资源的整合中创新品牌;(二)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的开发方向;(三)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四)以文化品牌建设推动人文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牛打架是贵州尤其是黔东南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重要非物质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牛打架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审美情趣,奠基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与西方式斗牛有根本区别.重新为“牛打架”正名,从生命审美角度探究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情趣,对于保护和传承黔东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苗族文化资本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就是侧重打造与众不同的知名品牌,然后通过品牌的知名度,实现成功的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4.
虽然苗族银饰蜚声海内外,但品牌缺失却成为它在新时代中持续生存和发展创新的切肤之痛.建设品牌已经成为苗族银饰在新时代中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苗族银饰生产经营者自身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单凭其自身之力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有效地形成品牌形象,加上苗族银饰的生产经营不仅是产品的经营,更是文化的经营,因此,将文化研究和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将不同生产者之间结合起来,形成“研产”联盟,成为苗族银饰品牌建设快速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苗族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和民族特征,尤其是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舞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但是现今该地区的苗族舞蹈在生存和发展的间隙中,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存在传承后继乏人,现代创编缺乏对苗族舞蹈的民族特性及民族舞蹈内涵的挖掘,记录保存手段落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因素.显然,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苗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本文在分析贵州黔东南苗族舞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贵州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服饰图案是黔东南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黔东南苗族文化深受巫文化的影响,苗家人崇拜自然,信奉互渗率,借服饰图案再现并获得奇特的神力。这引导黔东南苗族构建了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并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实现了诗意的栖居,这种观念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黔东南苗族鼓舞文化的体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有着丰厚的苗族鼓舞文化,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笔者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对黔东南具有代表性的木鼓舞、铜鼓舞和踩鼓舞的体育功能进行研究;对苗族鼓舞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大众广适、社交等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剑河县大稿午村苗族原生态水鼓舞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黔东南剑河县大稿午村苗族水鼓舞越来越频繁地走上表演舞台并因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而声名远播.本文在充分的实地考察前提下,对植根于农耕文化背景中的大稿午村苗族水鼓舞的起源、原初形态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考,以期更好地把握水鼓舞历史演进过程,进而促进苗族水鼓舞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休闲方式丰富多彩,休闲文化源远流长,苗族的传统休闲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苗族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休闲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休闲的劳动性、艺术性、经常性和平等性。贵州苗族休闲文化的开发主要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在一些苗族村寨旅游景点的开发中得到尝试。开发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开发产品的差异性不足,品牌规划与品牌建设不到位。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苗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发展起来的形成具有特征的数学文化,至今在他们生活中有些仍然被使用。从2007年凯里学院理学院课题组申报贵州省教科所课题黔东南地区苗族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苗族服饰中数学因素的挖掘与应用得到立项起,就开始苗族文化中的数学研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