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甲校,看到校园的墙壁上、草坪边、花木旁那块曾经叫做“警示牌”的小东西的“冷面孔”——“禁止……”、不准……”、“严禁……”后面再加上“违者罚款100元”、“违者记‘大过’一次”等字眼,一律祈使句式,一律命令的语气,斗大的“禁”字,刺眼的“罚”字,让人看了心惊肉  相似文献   

2.
论“不”字独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1 所谓“不”字独说,是指“不”字和“不”字的迭用形式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若有上下文,前后也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某种标点符号隔开。0.2 能独说的副词数目有限,而且一般使用频率不高,用法也不复杂。但“不”字情况不同。据我们观察,“不”字独说的现象相当活跃。0.3 “不”字独说有两种作用:一是简明否定,二是修订引进。本文分别讨论这两种作用,并说明相关的一些问题。0.4 为了避免引例过长,有的地方不得不借助于省略号。但原文有的本身也有省略号。为了避免混淆,原文的省略号一律用三点(…),笔者所用的省略号一律用六点(……)。  相似文献   

3.
在最新出版的汉语字典中,将“廷”字族的字全都改成廷。如:廷、庭、挺、艇、霆、蜓……,另外的一些字,如“任”字族的字仍是原来的样子,如任、赁、凭、恁……“壬”与“壬”的混用始于1956年的文字改革,由于当时的疏忽,错将这“壬”字族的字与“壬”字族的字弄混了。1999年最新出版的字典对这一字族的字作了改正。由于汉字体系很庞大,改动其中的一小处,必然要牵动很多系统,如在目前的各个汉字处理软件中,仍还打不出“廷”字族的汉字来,全部改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将这一点记住了,不要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量例证,指出唐代避讳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中是最不严格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时宽松的政治思想氛围有关。由此可知,“玄元之妙”中所谓唐玄宗以后,所有书写“玄”字的地方,一律要改写作“元”字,以免犯“大不敬”的忌讳之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5.
反问句式“不亦……乎”之“亦”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情态副词“也”字,一为音节衬字,这两种理解均使反问语气缓和。一般“不亦……乎”句式反问气势较强,“亦”字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诸如“大雨”、“大风”、“大城市”等都有一个“大”字,但译成英语时就不能一律译为“big”或“large”或“great”。现就汉语中同一“大”字的不同英译分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属于忠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派”,读周益民《皇帝的新装》的实录,也许会失望,你几乎找不到一处字、词、句、篇的刻意训练:多音字不正音,形近字不辨形,“诚实”一词的反讽不讨论,“既不……也不……也不”这样的句式不训练,童话的想象与夸张不研究……整个课堂,就盯着一个“骗”字,扣着一对“真与假”展开话题,开掘这个童话本身丰富的意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用”字介词结构已经被学者们作了细致的描写和研究,然而现代汉语“用”字介词框架一直未被重视,很多学者把更多的眼光放在“在……上/中/下”、“从……到”等框架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用”字框架到目前并未有人提及,更没有做细致描绘。将“用”字结构纳入“用”字框架之中,在前人对于“用”字结构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字框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习惯句式“如何”可做句子的谓语;做句子状语时,都是询问动作行为的原因,一律译作“怎么能”;做宾语时,谓语动词一般是“无”字,这时的习惯格式都不是询问办法,而表示一个名词“办法”,和动词谓语合在一起译成“没办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述汉语“是……的”句中有关“是”字省略问题的研究,分析“是”字的省略情况.由“……的”句与“是……的”句的关系比较,分析得出“是……的”句中“是”字一般不能省略.为“是……的”句的多角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她”在现代汉语中是第三人称代词,指女性或具有女性特征的事或物。这个“她”字,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呢。在我国古代汉语字典中是找不到“她”字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没有这个字,那时第三人称不论男女一律用“他”来称呼。“五四”运动时期,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加上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骤增,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唯”和“惟”当作“独、只有、只是”意义时是通用的 ,所以“唯独”“唯恐”“唯一”等也常写作“惟独”“惟恐”“惟一” ,历来如此 ,本无疑义。然而近年来发明的电脑对文稿中的“唯独”“唯一”等等一律亮红 ,于是一些出版单位就跟着一律改“唯独”“唯一”为“惟独”“惟一” ,不改即判为错误。这是大可不必的。为了辨别有力 ,我抄录了一些词书的解释和上千条古今的书证 ,希望能有助于使坚持者信服。首先是没有哪一本词书摒弃了“唯”字的“独、只有、只是”这个义项。比如《辞海》 ,“唯”字的第一音第一义项即是 :“同‘惟’。①独 :…  相似文献   

13.
唐光兰 《云南教育》2005,(32):41-41
一天.我教学生识“象”字。解释完“象”字的意思后,我请学生用“象”字组词。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大象”、“小象”、“象牙”……忽然有个女生站起来说:“飞象。”  相似文献   

14.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的“宜”与“不宜”包头铁路第二中学王子令一、宜“活”不宜“死”关于课堂教学,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点出了课堂教学的要害。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6.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  相似文献   

17.
刘婷 《学语文》2013,(5):60-60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词尾大约有五个,到了现代汉语.除了“然”还具有一定的造词功能外.其他的词尾几乎都保留在成语和引用性的古代汉语文句中。形容词的词尾到现代汉语中一律改为“……的样子”,但是一些方言中还有些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些可能是民族语言的底层,也有可能是古汉语的遗留形式。东北方言中有个能产的词尾“道”,据我们观察,其用法就是用在形容词或名词活用的形容词之后,表示“……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欢度春节”,有的写作“欢渡春节”,哪一个对? “度”是过的意思,凡度过均应当用“度”。“度日如年”、“虚度年华”、李白诗“一夜飞度镜湖月”,王之涣诗“春风不度玉门关”,王安石词“看余度石桥”,字均用“度”。“欢度春节”自亦应用“度”,写作“欢渡”是不正确的。《论文》:“渡,济也。”此字从水,只用于过水。“过渡时期”用过水的比喻,故亦用“渡”。其他过义一概用“度”。古代“度”可通“渡”。《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忘维楫。”此应用“渡”者都用“度“字。而“渡”字不能通“度”。因此,按简化原则,最好一律用“度”,就不致发生“欢度”、“欢渡”的歧异。  相似文献   

19.
徐静 《辅导员》2011,(23):19-20
“誓”是一个熟面孔.也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个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发誓……”可对于“誓”这个普普通通的字,好多人却容易写错。这不,小刚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文”与“夂”的分辨在学生的作业中,把“攵”误写成“夂”是常行的事,一般性地纠正,见效甚微,采用列字找规律的方法,较为有效。首先尽量列出带有“攵”与“夂”的字来,并适当归类。攵:①敷敦敖玫收攻改牧败政故敌效教救敛敏散敞数……②激做做撒辙擞③蔽熬邀整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