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本文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高知"剩女"现象的现状和后果,详细梳理了高知"剩女"现象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本文认为,应该认真分析高知"剩女"现象带来的社会生态影响,妥善化解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受教育程度,对苏州市吴中区20—29岁(2006年)已婚夫妇的教育匹配、年龄匹配、户籍匹配、地域匹配与独生子女身份匹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高知女性所处的教育发展环境与独生子女性别年龄结构对城镇高知女性不得不面对的择偶困境原因进行了探索,认为城镇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数量在婚龄差上的错位及城镇独生女与独生子数量在婚龄差上的错位是造成城镇高知女性择偶困难的重要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3.
音乐学是艺术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既具有纯科学的一面又具有社会学的一面.自远古先民到当今社会,人类历来都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但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既不要把音乐看得高于一切,也不能忽视音乐对社会影响和作用.没有音乐的社会是沉寂荒凉的,没有音乐教育的教育是干瘪而粗糙的.我们要正确理解“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和“非乐”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4.
李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认识进化问题是认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仅限于自然认识进化上.很少关注到社会认识的进化。社会认识进化是和社会历史活动始终交织、互动发展的过程,对此问题研究的薄弱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三个:社会认识活动主客体内在相关、价值因素的参与以及社会历史现象在重复性、整体性上与自然对象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颜晓峰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4):66-68
当代社会已成为信息社会,信息化的主要表现是信息的普遍化、电子化、网络化、媒体化和数字化.信息化给人的认识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友石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2):8-9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非常重要 ,只有把职业教育的地位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才能使其持续健康地发展。而职业教育要真正地面向未来和服务社会 ,必须有正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的社会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7-11
民族精神是社会认识的共识,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精神是思想、观念,是客观化的意识,具有稳定性.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是以知识的形式保存在民族经典文本中的思想.它凝聚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形成是社会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居来提·热合买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9-12
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动力、目标、战略和途径等问题,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对发展理论的哲学研究、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夏志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大主体构成 ,二者社会角色的充分展示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之本。时至今日 ,女性参与社会活动遇到的巨大阻力远远超过男性。究其原因 ,一是根深蒂固的世俗礼法已使人们习惯于男女不平等的现状 ;二是“约定俗成”的女性家庭角色阻碍着女性社会角色的发展 ;三是社会氛围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间的难以协调性给女性充任社会角色造成心理障碍。因此正视女性的社会价值 ,积极营造女性参与社会实践的宽松氛围 ,才能使女性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个体认识只有进行社会扩展,才能获得现实形式和价值。扩展是在群体的复合发展与社会流动中实现的。其基本机制是通过认识事件凸现进而形成认知场的态势流来完成,具体有信息和文化的两种模式。前者立足逻辑的格,后者展开的是社会学过程。它们的交织成就了个体认识社会扩展的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11.
张秀丽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61-62
一个民族社会的各种观念、思维、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制度乃至信仰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广告创意语言产生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的广告语言创意都无不带有该社会的文化痕迹。尤其是社会文化中的生活观念深深影响着广告语言创意。 相似文献
12.
种海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1)
社会认识检验过程,就是社会认识理论回到社会实践中接受实践验证和评判的过程。对特定的社会认识理论的检验,检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二者在时空上共时同步展开进行,显示出对整个活动实行动态跟踪地监测、反馈、调节和控制的显著特点.这就意味着在社会认识检验过程中始终贯穿并渗透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当前.探索和研究社会认识检验过程的一般原则,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论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是指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机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路线、社会决策模式和社会行动策略。现代教育改革的已有社会认识路线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而上下结合的认识路线是未来教育改革认识路线的逻辑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决策模式主要有草根式与精英式两种基本模式,未来教育改革决策的发展方向是从利益分割走向利益多赢;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行动策略包含微观与宏观两个基本维度,在实现微观的静悄悄的教室革命和宏观的轰轰烈烈的行动建构过程中,必将走向个人行动与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因此,遵循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未来教育改革需要在合理、规范的教育价值引导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教育评价机制,在培育和谐、合作、互动的教育改革文化的过程中,营造良性的社会理解基础,在多元利益主体协商与对话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教育决策平台,在多元社会立场不断融合的背景下,营造教育改革的良性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文钢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1):1-7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人的择偶模式从传统时代的"包办婚姻"向现代社会的"自由择偶"的转变。佤族的择偶模式却从来都是"自由择偶"。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找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包办婚姻"的因素,是以"父系父权"家庭制度及其一系列衍生因素决定的,但是这些因素也普遍存在于佤族社会中,佤族社会却形成了"自由择偶"的传统。由此提出:从妻子对家庭经济贡献的维度解释包办婚姻的形成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被中断有其历史必然性。本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转轨原因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对于《社会统计学》课程,学生常有三种认识误区,即将社会统计学数学化、工具化和本质化。这三种认识误区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分清社会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统计思维方式,以及使学生合理认识社会统计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新军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11,(5):120-124
作为社会性别中"他者"的女性,是以被扭曲的"镜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在主流话语的浸染下,长期以来,女性形象及认识仍存在着悖谬之处。这主要包括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不息与依附传统观念之悖;女性的情感特色与缺乏创造性之悖;女性的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性别的否定之悖。当代女性随着自觉性的不断提升,社会评价逐渐提高",镜像"也开始逐渐被打破。女性的社会解放与自身解放,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9.
『认识社会』:小学社会课教学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讲授小学社会课应紧紧抓住“认识社会”这条主线,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抓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生活能力 社会课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家庭生活”这部分内容,在学习一些家庭生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些家庭生活能力。如做家务、防煤毒、处理烫伤,正确判断发生在家庭内部或邻居间对错、… 相似文献
20.
社会认识的科学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社会认识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影响了社会认识科学化的程度,也对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本文提出如下构想:(1)对社会认识进行全时空研究;(2)解决社会认识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适度引进的自然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