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历史智慧的汲取,它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战线的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借鉴和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和实践浅论李起民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注重以史为鉴一样,邓小平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尤其在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设计、实施中国改革开放蓝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既注重又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从古典史学家到当代史学家,从希罗多德到斯塔夫里阿诺斯,西方历史学家编纂世界史的努力从未间断过。他们把已知的地理范围视为一个世界,把记述历史的范围扩大到已知的世界,他们为已知地理范围所写的历史表述了世界历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是在不断摆脱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观念过程中前进的。这是西方历史学家认识世界历史的共同趋向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延续的需要。《国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生活的老师,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是因为人类能继承历史遗产,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不学历史,不继承历史遗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将永远停留在野蛮状态。同样,不坚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坚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同样是岌岌可危之事。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视和善于对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政党.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自身以及学术界、理论界对新中国历史经验的研究持续不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历史经验的成功总结也推动了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目前关于新中国历史经验的研究在内容、视野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应当结合实际生活的变化及实践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诞辰,更要进一步总结百年历史经验,走好未来的路.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视角总结升华党的历史经验,并形成新的概括,其中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基本经验、重要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科学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过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理念、思想方法、科学结论都是在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中形成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更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场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和反思,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探究经验和想象经验,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在经过《屈原》、《棠棣之花》和《虎符》等一系列史剧创作的实践之后,为了回答对他的史剧创作历史真实的非难,也是对史剧创作的回顾和总结,他曾写了《历史·史剧·现实》一文,其中有几段这样精辟的论述: 说得滑稽一点的话,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 史学家是凸面镜,汇集无数的光线,凝结起来,制造一个实的焦点。史剧家是凹面镜,汇集无数的光线,扩展出去,制造一个虚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已引起多数历史教师的重视。广大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和历史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突出的是,如何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发掘历史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授历史知识融为一体;如何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乡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影视界、学术界对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师生思想极为活跃,全国各个阶层对民族历史的反思颇为强烈的形势下,坚定地、有效地用民族辉煌的历史教育下一代,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如何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注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老一辈马列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在民族危机冲撞下的20世纪40年代的爱国主义史学观念,着重从总结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总结历代反时侵略的民族战争的经验教训,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封建史学和以古讽今、揭示蒋家政权必亡的历史命运等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并且高度评价翦伯赞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史学家,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促进中国新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并以此文来纪念史学大师翦伯赞逝世35周年。  相似文献   

13.
高度重视历史并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中汲取思想智慧,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内在要求,更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现实之需。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学家的威尔逊,在历史述方面有其独到思想,少有人知。本旨在对威尔逊就历史述中历史真相、史学家与史料的关系、地区史与国史、历史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史学家的素养等问题的思想作一梳理,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史学。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张澜 《历史教学》2003,(8):39-42
作为历史学家的威尔逊,在历史著述方面有其独到思想,少有人知.本文旨在对威尔逊就历史著述中历史真相、史学家与史料的关系、地区史与国史、历史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史学家的素养等问题的思想作一梳理,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史学.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称赞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帅只有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才能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如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是关乎教帅能否在教学中完成教书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中开辟前进道路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继承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根基、遵循原则和科学武器。坚持唯物史观以总结历史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匡正总结历史经验科学性、端正总结历史经验思想、批判错误思潮;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厘清坚持实事求是必要性、做好充分调查研究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成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遵循、前提论域、实践基点;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彰显总结历史经验提能力、聚民心、促党建的目标导向、价值旨向、根本要求,对新时代更好总结历史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前进提供方法论遵循。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认识和研究新时期我国的民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妥善处理国内民族关系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积累的历史经验。总结、学习和运用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